一种设降重缺口的轻量化车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34008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设降重缺口的轻量化车桥,设降重缺口的轻量化车桥包括横杆和两个连接在横杆两端的大弯,大弯远离横杆的一端设有主销孔,所述横杆的两端的上表面上设有钢板弹簧座,所述横杆包括从上向下依次设置的上侧壁板、连接壁板和下侧壁板,上侧壁板、连接壁板和下侧壁板三者呈工字型连接在一起,所述大弯远离横杆一端的端部设有降重缺口,降重缺口沿前后方向贯通大弯,降重缺口同主销孔连通在一起;所述大弯和横杆都为铸造结构,大弯和横杆一体成型在一起,上侧壁板、连接壁板和下侧壁板都为铸造结构,上侧壁板、连接壁板和下侧壁板一体成型在一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设降重缺口的轻量化车桥,用于降低车桥的重量。用于降低车桥的重量。用于降低车桥的重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设降重缺口的轻量化车桥


[0001]本技术涉及车桥,具体涉及一种设降重缺口的轻量化车桥。

技术介绍

[0002]汽车前轴又称前桥、有时又称为车桥,用于安装前轮、支撑汽车前部重量,用前悬挂架与车架连接。在中国专利申请号2011201792654、授权公告日为2011年12月28日、名称为“汽车前桥总成”的专利文件中即公开了一种现有结构的汽车前轴。汽车前轴包括横杆和两个悬臂(大弯),横杆的两端各设有一个车架支撑部(盖板弹簧座),横杆的两个各连接有一个悬臂,悬臂设有主销孔。使用时,将转向节通过主销穿设在主销孔中而同前轴连接在一起,前轮安装于转向节。最初的汽车前轴存在以下不足:横杆和悬臂为分体结构,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的,故悬臂和横杆之间的位置容易产生偏差而不符合要求,导致良品率低;转向部件容易碰撞到悬臂,为了防止悬臂受到碰撞时变形,为了通过抗冲击能力需要将悬臂制作得较粗、从而导致车辆重量增加而增大油耗;为此本公司进行改进,设计出了名称为“平底铸造结构的汽车前轴”;该车桥的横杆包括从上向下依次设置的上侧壁板、连接壁板和下侧壁板,上侧壁板、连接壁板和下侧壁板三者呈工字型连接在一起且都为平板结构。车桥的轻量化(即在满足车桥抗冲击要求且材料不便的前提下降低车桥的重量)为本公司近年来的研发主攻方向,轻量化实现后不但能够降低车桥制作的成本,而且也能够降低车辆的油耗,对厂家和使用者是一个双的事情,经过多年的研发和无数次的实验探索,设计出了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设降重缺口的轻量化车桥,用于降低车桥的重量。
[0004]以上技术问题时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设降重缺口的轻量化车桥,设降重缺口的轻量化车桥包括横杆和两个连接在横杆两端的大弯,大弯远离横杆的一端设有主销孔,所述横杆的两端的上表面上设有钢板弹簧座,所述横杆包括从上向下依次设置的上侧壁板、连接壁板和下侧壁板,上侧壁板、连接壁板和下侧壁板三者呈工字型连接在一起,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弯远离横杆一端的端部设有降重缺口,降重缺口沿前后方向贯通大弯,降重缺口同主销孔连通在一起;所述大弯和横杆都为铸造结构,大弯和横杆一体成型在一起,上侧壁板、连接壁板和下侧壁板都为铸造结构,上侧壁板、连接壁板和下侧壁板一体成型在一起。经过无数的实验对车桥不同部位进行减材降重发现,注销孔的外侧挖除对车桥强度基本没有影响,所以本技术方案能够在保证车桥强度的情况下进行降重实现轻量化。
[0005]作为优选,所述连接壁板包括间隔设置的若干前板块和若干后板块,前板块沿横杆的延伸方向分布,后板块沿横杆的延伸方向分布,相邻的前板块和后板块之间通过连接板块连接在一起,前板块的上端同上侧壁板连接在一起、下侧同下侧壁板连接在一起,后板块的上端同上侧壁板连接在一起、下侧同下侧壁板连接在一起,连接板块的上侧同上侧壁板连接在一起、下侧同下侧壁板连接在一起,前板块同连接板块之间的夹角大于90
°
且小于
180
°
,后板块同连接板块之间的夹角大于90
°
且小于180
°
。通过实验抗撞击实验发现,通过降重维持抗撞击次数符合标准的情况下,最大降重量能够达到15%左右。(其中壁厚优选降低连接壁板的后度占多数的情况下降重比例大)。
[0006]作为优选,经过前板块的厚度方向的中线的竖平面与经过上侧壁板的宽度方向的中线的竖平面之间的距离等于经过后板块的厚度方向的中线的竖平面与经过上侧壁板的宽度方向的中线的竖平面之间的距离。能够更好的消除冷缩的影响。
[0007]作为优选,前板块的厚度为经过前板块的厚度方向的中线的竖平面与经过上侧壁板的宽度方向的中线的竖平面之间的距离的两倍以上;后前板块的厚度为经过后板块的厚度方向的中线的竖平面与经过上侧壁板的宽度方向的中线的竖平面之间的距离的两倍以上。能够提高强度。
[0008]作为优选,后板块同连接板块之间的夹角大于160
°
且小于180
°
。抗冲击效果好。
[0009]作为优选,所述上侧壁板内设有沿横杆的延伸方向延伸的上侧散热通道,上侧散热通道的两端贯通两个钢板弹簧座的上表面形成上气口,上侧散热通道的中心线位于经过上侧壁板的宽度方向的中线的竖平面上;所述下侧壁板内设有沿横杆的延伸方向延伸的下侧散热通道,下侧散热通道的两端贯通下侧壁板的下表面而形成两个下气口,下侧通通道的中心线位于经过下侧壁板的宽度方向的中线的竖平面上。本技术方案,能够在冷却时通过散热通道进行散热以通过内部散热效率,从而降低冷却导致表面微裂纹量,实现提高车桥强度。
[0010]作为优选,降重缺口位于大弯上下方向的中部。对主销孔使用时对主销轴的固定限位作用的干扰小。
[0011]作为优选,降重缺口为圆形缺口。增加的车桥表面积量小。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能够降低车桥重量;优选方案能够使得铸造车桥冷却收缩时有收缩量释放空间(即通过连接板块的变直来提供收缩时的释放空间),从而使得车桥内部因为车桥制作过程中的冷却产生的内部撕裂损伤小,撕裂损伤小则起到提高车桥强度的作用,此时在维持车桥强度不便的情况下能够降低车桥壁厚,从而实现降重实现轻量化;散热通道的设置,使得浇筑时能够提高车桥内部的散热速度,实现内外散热速度平衡,避免表面先冷硬化而内部后冷硬化从而导致表面产生内部产生微裂纹,微裂纹的存在会导致车桥强度下降;对强度增加没有关键作用的部位进行挖除,能够实现降重。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设降重缺口的轻量化车桥的正视示意图;
[0014]图2为图1的A—A剖视示意图;
[0015]图3为图2的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6]图4为横杆通过经过滑杆中心线的左右方向延伸的竖平面进行剖切时的剖视示意图;
[0017]图5为横杆的横截面示意图;
[0018]图6为车桥模具的俯视示意图;
[0019]图7为车桥模具通过两个模具半部的交界面的竖平面进行剖视时的示意图;
[0020]图8为图7的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1]图中:横杆1、大弯2、主销孔3、钢板弹簧座4、上侧壁板5、连接壁板6、下侧壁板7、前板块8、后板块9、连接板块10、前板块同连接板块之间的夹角D、后板块同连接板块之间的夹角E、上侧散热通道11、上气口12、下侧散热通道13、下气口14、车桥模具15、前模具半部16、后模具半部17、前沙模半部18、浇注孔20、车桥型腔21、前凹坑22、上悬挂凸块23、下悬挂凸块24、上限位缺口25、上风道26、上气管27、下风道28、下气管29、上散热通道砂芯30、下散热通道砂芯31、钢板弹簧座前半部型腔33、降重缺口45、降重缺口前半部沙芯49。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设降重缺口的轻量化车桥,设降重缺口的轻量化车桥包括横杆和两个连接在横杆两端的大弯,大弯远离横杆的一端设有主销孔,所述横杆的两端的上表面上设有钢板弹簧座,所述横杆包括从上向下依次设置的上侧壁板、连接壁板和下侧壁板,上侧壁板、连接壁板和下侧壁板三者呈工字型连接在一起,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弯远离横杆一端的端部设有降重缺口,降重缺口沿前后方向贯通大弯,降重缺口同主销孔连通在一起;所述大弯和横杆都为铸造结构,大弯和横杆一体成型在一起,上侧壁板、连接壁板和下侧壁板都为铸造结构,上侧壁板、连接壁板和下侧壁板一体成型在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设降重缺口的轻量化车桥,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壁板包括间隔设置的若干前板块和若干后板块,前板块沿横杆的延伸方向分布,后板块沿横杆的延伸方向分布,相邻的前板块和后板块之间通过连接板块连接在一起,前板块的上端同上侧壁板连接在一起、下侧同下侧壁板连接在一起,后板块的上端同上侧壁板连接在一起、下侧同下侧壁板连接在一起,连接板块的上侧同上侧壁板连接在一起、下侧同下侧壁板连接在一起,前板块同连接板块之间的夹角大于90
°
且小于180
°
,后板块同连接板块之间的夹角大于90
°
且小于180
°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学福何伟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铁驰马轻量车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