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形LCM模组组装生产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3387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环形LCM模组组装生产设备,包括环形输送线和多个独立设置在环形输送线上的组装定位模具,沿环形输送线依次设置有背板上料工位、反射片组装工位、导光板组装工位、下扩组装工位、BEF组装工位、上扩组装工位、胶框组装工位、BLU检查工位、CELL组装工位、PCB组装工位、TC组装工位、Mylar贴附工位、LCM检查工位以及下料工位;环形输送线同时带动多个组装定位模具移动,以转换组装工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采用环形输送线带动组装定位模具在各个组装工位之间转换,每个组装工位进行一道组装工序,可实现连续化组装,有效减少了工序切换的耗时,提高组装效率;同时物料在工序切换时不易出现损伤、粘尘等问题,提升了装配良品率。配良品率。配良品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形LCM模组组装生产设备
[0001]

[0002]本技术涉及一种环形LCM模组组装生产设备。
[0003]
技术介绍

[0004]LCM(LCD Module)即LCD显示模组、液晶模块,指将液晶显示器件、连接件、控制与驱动等外围电路、PCB电路板、背光源以及结构件等装配后的组件。
[0005]目前,在LCM模组组装时,各个组装工序都是相独立的,整个组装生产线不连续,工序间需要借助于移载机器人或者人工搬运物料,这不仅增加组装耗时,降低组装效率,而且由于光学膜片、导光板及液晶面板都是易损部件,在搬运过程中出现损伤、粘尘后会严重影响显示效果,后续只能返工更换部件。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目前的LCM模组的组装生产线进行改进,以提高组装效率和组装质量。
[0006]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做出改进,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环形LCM模组组装生产设备,设计合理,有效提高组装效率和组装质量。
[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环形LCM模组组装生产设备,包括环形输送线和多个独立设置在环形输送线上的组装定位模具,沿环形输送线依次设置有多个组装工位,所述环形输送线同时带动多个组装定位模具移动,以转换组装工位。
[0009]进一步的,所述环形输送线包括环形机台,所述环形机台的顶部设置有环形输送轨道;多个组装定位模具设置在环形输送轨道内,且与环形输送轨道滑动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环形输送轨道的内侧端同轴设有环形输送带,所述环形输送带的内侧端连接有若干个水平设置的驱动带轮,所述驱动带轮与输送电机相连接,输送电机通过驱动带轮驱使环形输送带转动;所述环形输送带的外侧端与多个组装定位模具的内侧端固定连接,以带动组装定位模具沿着环形输送轨道移动。
[0011]进一步的,所述环形输送轨道的底面中部同轴固定有环形导轨,所述组装定位模具的底部与环形导轨滑动连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环形输送线呈圆环状或椭圆环状。
[0013]进一步的,所述组装工位的数量与组装定位模具的数量相同。
[0014]进一步的,多个组装工位沿环形输送线的输送方向依次为背板上料工位、反射片组装工位、导光板组装工位、下扩组装工位、BEF组装工位、上扩组装工位、胶框组装工位、BLU检查工位、CELL组装工位、PCB组装工位、TC组装工位、Mylar贴附工位、LCM检查工位以及下料工位。
[0015]进一步的,还包括设于环形输送线外侧的背板输送机构、反射片模切机、导光板热压机、下扩模切机、BEF模切机、上扩模切机、胶框注塑机、BLU检查设备、CELL组装设备、PCB组装机械手、TC组装机械手、Mylar输送机构、LCM检查设备以及下料机械手,背板输送机构的输出端与背板上料工位之间设有背板上料机械手;反射片模切机的输出端与反射片组装工位之间设有反射片上料机械手;导光板热压机的输出端与导光板组装工位之间设有导光板上料机械手;下扩模切机的输出端与下扩组装工位之间设有下扩上料机械手;BEF模切机
的输出端与BEF组装工位之间设有BEF上料机械手;上扩模切机的输出端与上扩组装工位之间设有上扩上料机械手;胶框注塑机的输出端与胶框组装工位之间设有胶框上料机械手;BLU检查设备的检测端设于BLU检查工位;CELL组装设备的输出端与CELL组装工位之间设有CELL上料机械手;PCB组装机械手对PCB组装工位处的PCB进行翻转、锁附;TC组装机械手对TC组装工位的TC进行组装、锁附;Mylar输送机构的输出端与Mylar贴附工位之间设有Mylar贴附机械手;LCM检查设备的检测端设于LCM检查工位;下料机械手用于将下料工位处组装好的LCM取下。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效果:本技术设计合理,采用环形输送线带动组装定位模具在各个组装工位之间转换,每个组装工位进行一道组装工序,可实现连续化组装,有效减少了工序切换的耗时,提高组装效率;同时物料在工序切换时不易出现损伤、粘尘等问题,提升了装配良品率。
[0017]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俯视构造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环形输送线的俯视构造示意;
[0021]图4是图3中的A处放大示意图;
[0022]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环形输送线的局部剖面构造示意图;
[0023]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俯视构造示意图。
[0024]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
“ꢀ
纵向”、
“ꢀ
横向”、
“ꢀ
上”、
“ꢀ
下”、
“ꢀ
前”、
“ꢀ
后”、
“ꢀ
左”、
“ꢀ
右”、
“ꢀ
竖直”、
“ꢀ
水平”、
“ꢀ
顶”、
“ꢀ
底”、
“ꢀ
内”、
“ꢀ
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7]如图1~5所示,本技术一种环形LCM模组组装生产设备,包括环形输送线1和多个独立设置在环形输送线1上的组装定位模具2,组装定位模具2用于放置组装所需的零件,在组装定位模具内进行装配;沿环形输送线依次设置有多个组装工位,所述环形输送线1同时带动多个组装定位模具2移动,以转换组装工位。采用环形输送线带动组装定位模具在各个组装工位之间转换,每个组装工位进行一道组装工序,可实现环形连续化组装,有效减少了工序切换的耗时,提高组装效率;同时物料在工序切换时不易出现损伤、粘尘等问题,提升了装配良品率。
[0028]本实施例中,所述环形输送线1可为圆环状,也可以是椭圆环状,也可以是其他环形状;此处以环形输送线呈圆环状为例,具体为:环形输送线1包括圆环状的环形机台3,所述环形机台3的顶部设置有同轴分布的环形输送轨道4,环形输送轨道4也为圆环状;多个组装定位模具2设置在环形输送轨道4内,且与环形输送轨道滑动连接。
[0029]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驱动组装定位模具沿着环形输送轨道移动,所述环形输送轨道4的内侧端同轴设有圆环状的环形输送带5,所述环形输送带5的内侧端连接有若干个水平设置的驱动带轮6,所述驱动带轮6与输送电机7相连接且穿过环形输送轨道4的内侧
壁,输送电机7通过驱动带轮6驱使环形输送带5转动;所述环形输送带5的外侧端与多个组装定位模具2的内侧端固定连接,环形输送带5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形LCM模组组装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输送线和多个独立设置在环形输送线上的组装定位模具,沿环形输送线依次设置有多个组装工位,所述环形输送线同时带动多个组装定位模具移动,以转换组装工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形LCM模组组装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输送线包括环形机台,所述环形机台的顶部设置有环形输送轨道;多个组装定位模具设置在环形输送轨道内,且与环形输送轨道滑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环形LCM模组组装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输送轨道的内侧端同轴设有环形输送带,所述环形输送带的内侧端连接有若干个水平设置的驱动带轮,所述驱动带轮与输送电机相连接,输送电机通过驱动带轮驱使环形输送带转动;所述环形输送带的外侧端与多个组装定位模具的内侧端固定连接,以带动组装定位模具沿着环形输送轨道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环形LCM模组组装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输送轨道的底面中部同轴固定有环形导轨,所述组装定位模具的底部与环形导轨滑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形LCM模组组装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输送线呈圆环状或椭圆环状。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形LCM模组组装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工位的数量与组装定位模具的数量相同。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形LCM模组组装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多个组装工位沿环形输送线的输送方向依次为背板上料工位、反射片组装工位、导光板组装工位、下扩组装工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峰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研晖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