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自锁功能的弹射取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13200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自锁功能的弹射取药装置,属于医药用具技术领域,其包括外壳,外壳的一端设置有药瓶接口,药瓶接口的出药端设置有取药通道,取药通道的出药端设置有弹射出口和撞药口,且弹射出口的外侧连通有出药通道,撞药口内水平滑动安装有撞药轴,撞药轴的中部设置有自锁轴肩,撞药轴的一端沿远离撞药口的方向依次套设有弹射弹簧、取药按钮,弹射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取药按钮、自锁轴肩抵接;自锁轴肩的一侧设置有自锁杆,自锁杆竖直滑动安装外壳内,自锁杆的一侧连接有固定杆,固定杆的端部安装有活动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减少取药过程中对药片的摩擦、破坏;以及降低出现儿童误食药片的风险。以及降低出现儿童误食药片的风险。以及降低出现儿童误食药片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自锁功能的弹射取药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用具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自锁功能的弹射取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很多颗粒状药品是盛装在瓶体内保存的,且现在市场上普遍见到的药瓶都是需要人手动将瓶盖旋开,再倒出需要服用的药品数量。但在此取药过程中,由于每次倒出的药片数量都难以把控,其经常会出现倾倒出过多药片的问题。此时,多余的药片只能再用手将其放回药瓶内。而在这个取放过程中,由于药片会接触空气与手,不可避免地会使手上的汗液、污物等沾污药片,从而造成污染,甚至影响药片的质量。
[0003]为此,市面上开始出现各种便于实现定量取药的药瓶结构,例如在药瓶的出药口处设置具有载药孔(槽)的活动部件,并在取药过程中先通过该载药孔(槽)暂时存储规定数量的药片,再通过该活动部件的竖直滑动来改变该载药孔(槽)的出药位置处的开口大小,并通过改变该载药孔(槽)在出药位置处的开口大小使得载药孔(槽)内所存放的规定数量的药片能够流出该载药孔(槽),进而实现定量取药的目的。
[0004]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上述定量取药结构仍存在有以下问题:由于该活动部件主要通过其内部结构的竖直滑动来改变出药位置处的开口大小,在活动部件的滑动取药过程中,靠近载药孔(槽)开口位置处的药片容易被活动部件和对应的固定部件挤压、摩擦,进而破坏该药片的包衣,甚至造成整个药片发生破裂,并降低药效。此外,现有的定量取药装置还缺乏自锁功能,容易造成儿童误食药品,并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自锁功能的弹射取药装置,并使其一方面能够通过弹射机构定量取药,并避免药片在取药过程中因严重的挤压、摩擦而被破坏,另一方面能够通过自锁结构对整个装置进行保护,进而避免出现儿童误食问题。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自锁功能的弹射取药装置,其包括外壳,外壳的一端设置有药瓶接口,药瓶接口的出药端设置有取药通道,取药通道的出药端设置有弹射出口和撞药口,弹射出口和撞药口相对设置,且弹射出口的外侧连通有出药通道,撞药口内水平滑动安装有撞药轴,撞药轴的中部设置有自锁轴肩,撞药轴上远离撞药口的一端沿远离撞药口的方向依次套设有弹射弹簧、取药按钮,弹射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取药按钮、自锁轴肩抵接;自锁轴肩上远离弹射弹簧的一侧设置有自锁杆,自锁杆竖直滑动安装外壳内,且自锁杆的上部能够与自锁轴肩上远离弹射弹簧的一侧抵接和位于自锁轴肩的下方,自锁杆的一侧连接有固定杆,固定杆的端部安装有活动挡块,活动挡块能够遮挡弹射出口和位于弹射出口的下方。
[0007]这样在实际取药过程中,可先通过药瓶接口将本专利技术安装在需要进行取药的药瓶上,并通过倒置药瓶将部分药片转移至取药通道内;随后在需要取药时,先按压取药按钮挤压弹射弹簧,再控制自锁杆及固定杆、活动挡块向下移动将自锁轴肩与自锁杆的上部分离,
以及将弹射出口露出,这时撞药轴会在弹射弹簧的作用下向取药通道内移动,并将位于弹射出口位置处药片推入出药通道内,且此时该药片能够顺着出药通道的走向滑出外壳,并完成一次取药动作。另外,在此取药过程中,由于本专利技术采用弹射取药的方式,其可减少取药过程中对药片的摩擦,保证其可以完好取出药片,不会出现药片陷入活动部件和固定部件间隙中的卡死问题,以及出现药片表面被磨损的问题;同时,本专利技术通过设计对应的弹射弹簧结构、自锁杆结构等等,还可致使在取药按压取药按钮的过程中需要一定的压力阈值才能实现取药动作,降低出现儿童误食药片的风险。
[0008]进一步地,取药按钮上靠近取药通道的一端套设有复位弹簧固定架,复位弹簧固定架固定安装在外壳的内部,取药按钮的中部套设有弹射复位弹簧,弹射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抵接取药按钮和复位弹簧固定架。且在取药结束后,本专利技术可在弹射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拉拽取药按钮、撞药轴进行复位。
[0009]进一步地,取药按钮的端部设置有滑动空腔,滑动空腔的开口端设置有末端凸缘一,末端凸缘一的外侧能够抵接弹射弹簧;撞药轴上远离撞药口的一端设置有末端凸缘二,末端凸缘二伸入滑动空腔内,且末端凸缘二能够与末端凸缘一的内侧抵接,这时本专利技术可通过末端凸缘一和末端凸缘二之间的配合,在取药结束之后通过取药按钮内所设的末端凸缘一强制牵拉撞药轴,实现撞药轴复位。
[0010]进一步地,取药按钮的下部固定连接有顶杆,顶杆上远离取药按钮的一端设置有斜面一;自锁杆侧面与顶杆相对的位置处设置有侧面斜槽,侧面斜槽的下槽壁为斜面二,斜面二与斜面一接触,且斜面一和斜面二均为靠近取药通道的一端向上倾斜设置的斜面;自锁杆的底端设置有自锁复位弹簧。这样在取药过程中,当顶杆随取药按钮向靠近取药通道的方向移动时,自锁杆可在斜面一和斜面二的配合下向下移动,直至自锁杆的端部与自锁轴肩分离;同样,在取药结束后,当顶杆随取药按钮向远离取药通道的方向移动时,自锁杆还可在自锁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向上移动至对应的高度,并再次与自锁轴肩抵接。
[0011]进一步地,撞药轴上用来与药片接触的一端包裹有弹性材料,并通过该弹性材料保证弹射药片的过程中药片包衣完好无损。
[0012]进一步地,药瓶接口的出药端设置有取药漏斗,取药漏斗的内腔为取药通道,且取药漏斗上大口径的一端为取药通道的进口端,取药漏斗上小口径的一端为取药通道的出口端,出口端的底面封闭设置。这时,本专利技术可通过该漏斗状的取药通道将药瓶接口处所倒出的药片依次有序的引导至弹射出口处,并依次堆叠。
[0013]进一步地,出药滑道的走向取为类抛物曲线,且出药通道的宽度沿药片的走向逐渐增大,以便取出药片。
[0014]进一步地,活动挡块的上表面为斜面,出药通道的进口端设置有锥形接药口,锥形接药口的下部设置有活动挡块通行孔,并通过该活动挡块通行孔保证活动挡块能够顺畅的上下运动。
[0015]进一步地,出药通道的出口端设置有临时储药区和出药口,并通过临时储药区对所取得的药片进行临时储存。
[0016]进一步地,出药通道的材质为弹性材料,且其所使用弹性材料的弹性模量小于药片的弹性模量,以保证药片滑出的过程中包衣完好。
[0017]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一方面,在取药过程中,由于本
专利技术采用弹射取药的方式,其可减少取药过程中对药片的摩擦,保证其可以完好取出药片,不会出现药片陷入活动部件和固定部件间隙中的卡死问题,以及出现药片表面被磨损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本专利技术通过设计对应的弹射弹簧结构、自锁杆结构等等,还可致使在取药按压取药按钮的过程中需要一定的压力阈值才能实现取药动作,进而降低了出现儿童误食药片的风险;此外,本专利技术还可以根据常规取药量的多少对弹射出口和撞药口的尺寸进行设计,实现一次性取出指定的药片数量。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自锁功能的弹射取药装置,包括外壳(1),外壳(1)的一端设置有药瓶接口(2),药瓶接口(2)的出药端设置有取药通道;其特征在于,取药通道的出药端设置有弹射出口(82)和撞药口(81),弹射出口(82)和撞药口(81)相对设置,且弹射出口(82)的外侧连通有出药通道(16),撞药口(81)内水平滑动安装有撞药轴(9),撞药轴(9)的中部设置有自锁轴肩(92),撞药轴(9)上远离撞药口(81)的一端沿远离撞药口(81)的方向依次套设有弹射弹簧(7)、取药按钮(3),弹射弹簧(7)的两端分别与取药按钮(3)、自锁轴肩(92)抵接;自锁轴肩(92)上远离弹射弹簧(7)的一侧设置有自锁杆(13),自锁杆(13)竖直滑动安装外壳(1)内,且自锁杆(13)的上部能够与自锁轴肩(92)上远离弹射弹簧(7)的一侧抵接和位于自锁轴肩(92)的下方,自锁杆(13)的一侧连接有固定杆(11),固定杆(11)的端部安装有活动挡块(12),活动挡块(12)能够遮挡弹射出口(82)和位于弹射出口(82)的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自锁功能的弹射取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取药按钮(3)上靠近取药通道的一端套设有复位弹簧固定架(6),复位弹簧固定架(6)固定安装在外壳(1)的内部,取药按钮(3)的中部套设有弹射复位弹簧(5),弹射复位弹簧(5)的两端分别抵接取药按钮(3)和复位弹簧固定架(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自锁功能的弹射取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取药按钮(3)的端部设置有滑动空腔(31),滑动空腔(31)的开口端设置有末端凸缘一(32),末端凸缘一(32)的外侧能够抵接弹射弹簧(7);撞药轴(9)上远离撞药口(81)的一端设置有末端凸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慧乐陈天丽王旭坤汪忠来
申请(专利权)人:电子科技大学长三角研究院湖州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