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液压力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31589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51
一种油液压力开关,包括开关座、活塞体、开关帽、微动开关及复位弹簧等,开关座内部形成第一腔室并于其第一端开设能连通于第一腔室的通油口,开关帽设于开关座的第二端。通过在开关帽上设置微动开关,并通过在开关座内设置能上下移动的活塞体,并能利用润滑装置管路内的油液压力驱使活塞体移动,从而触碰设于微动开关上的开关触点并将其触发,当油液压力处于低位时,活塞体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能迅速复位,由于微动开关上的开关触点行程很短,因此活塞体的行程也可以设计的很短,既能使密封圈的耐磨度迅速提高,延长其使用寿命,且能使每个该压力开关的触发动作及复位动作响应更加灵敏迅速,还能使压力开关的精度提高。还能使压力开关的精度提高。还能使压力开关的精度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油液压力开关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开关,尤其是涉及一种油液压力开关。

技术介绍

[0002]压力开关,在润滑装置里面所起的作用,就是用来检测那个管路的压力,油泵分配器在供油的时候需要有足够高的压力,而足够高的压力和足够低的压力的话,就是靠这个压力开关来输出信号的,压力开关的功能就是把被测管路的油压高低信号值转化为开关量,并通过信号线输出通路或断路的指令,在常规状态下,当没有压力或者压力比较低,达不到压力开关的激活值时,那么它就是不通的,当管路内的压力达到那个能激活压力的时候,它就会发出通的信号。
[0003]因此,压力开关是润滑装置中的必备检测原件,目前,国产的压力开关,通常采用灌胶膜片式的结构,这种结构的压力开关其使用寿命通常都比较短,目前市场上流通的压力开关大多为灌胶膜片式,并还存在动作复位不灵敏,耐压承受不高,且易出现灌胶处打爆现象,造成整个润滑系统漏油,反馈信号不能及时的反馈至主机进行判断,对设备的润滑点起不到很好的润滑,从而使设备的摩擦副受损,从而降低精度和使用寿命,而采用进口件的话,价格又太昂贵。
[0004]为此,如何提供一种能结构简单易操控、成本更加低廉、反应更加灵敏,且使用寿命长的油液压力开关,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且响应动作更加灵敏、使用寿命更长的油液压力开关。
[0006]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油液压力开关,包括有开关座,内部形成第一腔室并于其第一端开设能连通于第一腔室的通油口;
[0007]活塞体,并于其端部处套设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内置于所述第一腔室且能沿所述第一腔室的内壁往复滑移,并设有能限制所述活塞体过渡滑移的限位部。
[0008]开关帽,设于所述开关座的第二端,并能与所述开关座合围形成供活塞体移动的第二腔室;
[0009]微动开关,内置于所述开关帽,其具有的开关触点能与活塞体处于上移状态时的端部相抵并被触发;
[0010]复位弹簧,内置于所述第二腔室,能使触发于所述微动开关的活塞体复位。
[0011]为了方便微动开关安装,并能使其安装更加稳定牢固,优选地,所述的开关帽上开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微动开关的安装腔室,所述安装腔室连通于所述第二腔室,并于安装腔室的侧壁上形成能供所述微动开关放置的安装平台,所述微动开关的上方还增设有能限制所述微动开关脱离于所述开关帽的限位件。
[0012]为了方便微动开关的拆卸、更换及维修,优选地,所述的限位件呈圆环状,所述限
位件通过螺纹配合能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开关帽。
[0013]为了使活塞体只能于一定的范围内上下移动,优选地,所述的限位部包括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为设于所述活塞体上的第一凸缘,所述第一凸缘的端面于所述活塞体移动时能抵住所述第二腔室与第一腔室之间所形成的第一台阶面上而形成限位,所述第二限位部为设于所述活塞体上的第二台阶面,所述第二台阶面于所述活塞体移动时能抵住设于所述开关帽上且位于所述第二腔室与安装腔室之间的第二凸缘而形成限位。
[0014]为了便于活塞体触发,优选地,所述的开关触点外凸于所述微动开关的底部平面,所述开关触点的触发行程为0.8mm。
[0015]为方便复位弹簧安装,也为了能使活塞体触发微动开关后能被快速复位,优选地,所述的复位弹簧套设于所述活塞体上,且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抵住所述第一凸缘和所述第二凸缘。
[0016]为了平衡第二腔室和外界的压力差,而使活塞体得移动能更加得顺畅,优选地,所述的第二腔室侧壁上开设有连通于所述第二腔室的通气孔。
[0017]为了实现开关座和开关帽快速拆装,以便于后期的安装和维修,优选地,所述的开关座和所述开关帽通过螺纹配合能拆卸地连接于一起,所述开关座和所述开关帽的外壳上均成型有更利于扳手夹持转动的六边形。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在开关帽上设置微动开关,并通过在开关座内设置能上下移动的活塞体,并能利用润滑装置管路内的油液压力驱使活塞体移动,从而触碰设于微动开关上的开关触点并将其触发,当油液压力处于低位时,活塞体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能迅速复位,由于微动开关上的开关触点行程很短,因此活塞体的行程也可以设计的很短,既能使密封圈的耐磨度迅速提高,延长其使用寿命,且能使每个该压力开关的触发动作及复位动作响应更加灵敏迅速,还能使压力开关的精度提高。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
[002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分解状态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另一角度的分解状态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活塞体处于上移触发微动开关状态);
[0023]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活塞体处于下移复位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5]图1~5所示的为本实施例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油液压力开关包括开关座1、活塞体2、开关帽3、微动开关4、复位弹簧5及限位件6等。
[0026]参考图1至图3,开关座1内部形成第一腔室1a并于其第一端开设能连通于第一腔室1a的通油口1b,活塞体2的端部处套设密封圈2a,密封圈2a内置于第一腔室1a且能沿第一腔室1a的内壁往复滑移,活塞体2还设有能限制活塞体2过渡滑移的限位部2b,开关帽3设于开关座1的第二端,并能与开关座1合围形成供活塞体2移动的第二腔室3a,微动开关4内置
于开关帽3,微动开关4具有的开关触点4a能与活塞体2处于上移状态时的端部相抵并被触发,复位弹簧5则内置于第二腔室3a,能使触发于微动开关4的活塞体2复位。
[0027]参考图2至图5,为了方便微动开关4的安装,并能使其安装更加稳定牢固,在本实施例中,在开关帽3上开设有用于安装微动开关4的安装腔室3b,安装腔室3b连通于第二腔室3a,并于安装腔室3b的侧壁上形成能供微动开关4放置的安装平台3c,微动开关4的上方还增设有能限制微动开关4脱离于开关帽3的限位件6,限位件6呈圆环状,限位件6通过螺纹配合能拆卸地连接于开关帽3。
[0028]参考图4和图5,为了使活塞体2只能于一定的范围内上下移动,在本实施例中,限位部2b包括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第一限位部为设于活塞体2上的第一凸缘2b1,第一凸缘2b1的端面于活塞体2移动时能抵住第二腔室3a与第一腔室1a之间所形成的第一台阶面2b2上而形成限位,第二限位部为设于活塞体2上的第二台阶面2b3,第二台阶面2b3于活塞体2移动时能抵住设于开关帽3上且位于第二腔室3a与安装腔室3b之间的第二凸缘2b4而形成限位。
[0029]为了便于活塞体2快速触发微动开关4,在本实施例中,特意将开关触点4a设计成外凸于微动开关4的底部平面,并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液压力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开关座(1),内部形成第一腔室(1a)并于其第一端开设能连通于第一腔室(1a)的通油口(1b);活塞体(2),并于其端部处套设密封圈(2a),所述密封圈(2a)内置于所述第一腔室(1a)且能沿所述第一腔室(1a)的内壁往复滑移,并设有能限制所述活塞体(2)过渡滑移的限位部(2b);开关帽(3),设于所述开关座(1)的第二端,并能与所述开关座(1)合围形成供活塞体(2)移动的第二腔室(3a);微动开关(4),内置于所述开关帽(3),其具有的开关触点(4a)能与活塞体(2)处于上移状态时的端部相抵并被触发;复位弹簧(5),内置于所述第二腔室(3a),能使触发于所述微动开关(4)的活塞体(2)复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液压力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关帽(3)上开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微动开关(4)的安装腔室(3b),所述安装腔室(3b)连通于所述第二腔室(3a),并于安装腔室(3b)的侧壁上形成能供所述微动开关(4)放置的安装平台(3c),所述微动开关(4)的上方还增设有能限制所述微动开关(4)脱离于所述开关帽(3)的限位件(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液压力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件(6)呈圆环状,所述限位件(6)通过螺纹配合能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开关帽(3)。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液压力开关,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芷瑜张芷毓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利马达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