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Z型引出筋的双面弹性体平面振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2898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Z型引出筋的双面弹性体平面振膜,属于平面振膜喇叭技术领域,包括PCB板和中心振膜,所述中心振膜包括基材膜片,所述基材膜片的正面设有线路一,所述基材膜片的反面设有线路二,且在中心振膜的两侧边缘对称留有往外延伸到PCB板上的Z型引出筋,所述中心振膜的正面设有弹性体一,中心振膜的反面弹性体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Z型引出筋,使得中心振膜振动时受引出筋的牵制更小,让振动膜在磁场中振动更均衡,自由,并采用沉铜或填导电涂料技术,让平面振膜实现了两层导电线路工作,F=IBL,L呈翻倍增加,大幅度提高动力,使平面振膜喇叭能发出洪亮的声音,解决了平面振膜喇叭动力不足,声音小的问题。声音小的问题。声音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Z型引出筋的双面弹性体平面振膜


[0001]本技术属于平面振膜喇叭
,具体涉及一种带Z型引出筋的双面弹性体平面振膜。

技术介绍

[0002]平面振膜喇叭技术是一项喇叭发声技术。该技术将音圈和振膜一体化处理,振膜放置于磁场中,通过音圈中的电流信号变化在磁场中带动振膜同步运动而产生声音。这项技术可用在HiFi音箱高音单元上,如带式高音、气动式高音它的音质优于绝大多数动圈单元,在清晰度和解析度上可以比拟动铁,静电式单元。
[0003]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1、现有的喇叭平面振膜引线的引出筋都是直线引出,引出筋材料刚性大,没有弹性体的收缩性,振动时会牵制中心振膜振动,严重影响平面振膜的振幅,大大影响平面喇叭的灵敏度;2、现有的喇叭平面振膜大都是单面弹性体,中心膜片的线路有一面没被覆盖,容易氧化,所以就要在中心膜片两面覆盖一层覆盖膜或做防氧化处理,这样中心膜的重量就增加了,平面振膜的动力本来就不大,严重影响喇叭的灵敏度,特别高频影响很大。单面贴合弹性体,这让中心振膜偏离平面喇叭磁路上下磁间隙的中心位置,影响振动的均匀性,加大平面振膜的失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Z型引出筋的双面弹性体平面振膜,具有改善线路抗氧化,喇叭灵敏度和失真的特点。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带Z型引出筋的双面弹性体平面振膜,包括PCB板和中心振膜,所述PCB板的中间设有装配空间,所述中心振膜设在装配空间上,所述中心振膜包括基材膜片,所述基材膜片的正面设有线路一,所述基材膜片的反面设有线路二,所述中心振膜通过切割成型后,且在中心振膜的两侧边缘对称留有往外延伸到PCB板上的Z型引出筋,所述中心振膜的正面设有弹性体一,中心振膜的反面弹性体二,所述中心振膜通过弹性体一与弹性体二设在PCB板的装配空间上,使中心振膜与PCB板之间留有切除间隙,从而使中心振膜呈悬空设置。
[0007]需要说明的是,弹性体一和弹性体二贴合在一起,中间夹着中心振膜,从而使得线路一,线路二更处于平面振膜喇叭上下磁路的中心位置,线路在磁路系统中做切割磁力线运动更均匀,喇叭的失真就会更小,中心振膜被弹性体一、弹性体二粘接好置于平面振膜喇叭PCB支架的中央位置,贴合在一起的弹性体一和弹性体二有非常好收缩性,从而使中心振膜在磁路系统中振动有很好的弹簧作用,振幅也大幅度增加,从而解决了平面振膜喇叭中低音差问题。
[0008]优选的,所述线路一与线路二的引线沿着Z型引出筋延伸与PCB板上的焊接点焊接。
[0009]优选的,所述基材膜片的线路一与线路二采用纳米沉积加水镀处理,并通过沉铜
或填导电涂料技术使得线路一与线路二联通。
[0010]优选的,所述弹性体一与弹性体二通过绷紧工艺贴合于基材膜片的正反两面。
[0011]优选的,所述弹性体一与弹性体二均采用TPU、TPE、TPR或RB材料制作而成。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通过将Z型引出筋,双层弹性体提高平面振膜的振动振幅,让振动膜在磁场中振动更均衡,并采用沉铜或填导电涂料技术,让平面振膜实现了两层导电线路工作,F=IBL,L翻倍增加,线路在磁场中,大幅度提高动力,使平面振膜喇叭能发出洪亮的声音,解决了平面振膜喇叭声音小的问题,且双层弹性体内损因子大,平面振膜跟PCB没有直接连接,能吸收非主流的嘈杂音,Z型引出筋,双层弹性体的顺性大,让平面喇叭的失真更低,使得平面振膜喇叭灵敏度更大,发声更加清晰,柔和,并使用耐高温材料,可以直接焊接,粘接作业简洁,性能稳定。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未贴合弹性体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未贴合弹性体的反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弹性体与中心振膜的结构分解图;
[0018]图5为本技术中心振膜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6为本技术PCB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PCB板;11、装配空间;12、焊接点;2、中心振膜;21、基材膜片;22、线路一;23、线路二;24、Z型引出筋;25、引线;3、弹性体一;4、弹性体二;5、切除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2]如图1

6所示,本方案中的一种带Z型引出筋的双面弹性体平面振膜,其实施例包括PCB板1和中心振膜2,所述PCB板1的中间设有装配空间11,所述中心振膜2设在装配空间11上,所述中心振膜2包括基材膜片21,所述基材膜片21的正面设有线路一22,所述基材膜片21的反面设有线路二23,所述中心振膜2通过切割成型后,且在中心振膜2的两侧边缘对称留有往外延伸到PCB板1上的Z型引出筋24,所述中心振膜2的正面设有弹性体一3,中心振膜2的反面弹性体二4,所述中心振膜2通过弹性体一3与弹性体二4设在PCB板1的装配空间11上,使中心振膜2与PCB板1之间留有切除间隙5,从而使中心振膜2呈悬空设置。
[0023]具体的,所述线路一22与线路二23的引线25沿着Z型引出筋24延伸与PCB板1上的焊接点12焊接。
[00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引线25经Z型引出筋24引出到PCB板1上的焊接点12焊接,保证中心振膜2震动受引出筋牵制更小,振动更加平衡,自由。
[0025]具体的,所述基材膜片21的线路一22与线路二23采用纳米沉积加水镀处理,并通过沉铜或填导电涂料技术使得线路一22与线路二23联通。
[00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水镀处理加厚导电层,提高导电效果,保证产品使用
的稳定性。
[0027]具体的,所述弹性体一3与弹性体二4通过绷紧工艺贴合于基材膜片21的正反两面。
[002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止另一面线路氧化,使得平面振膜振幅更大,收缩性更好,解决了平面振膜喇叭的中低频不足问题,让中心振膜处于平面振膜喇叭的上下磁间隙的中间位置,振动更均匀,失真更低,发声更加柔和,悦耳。
[0029]具体的,所述弹性体一3与弹性体二4均采用TPU、TPE、TPR或RB材料制作而成。
[003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证生产的便利性,大大增加了平面喇叭的振幅,防止线路与空气接触,有防氧化作用,基材膜片21的镀层深入基膜与基膜结合力好,线路均匀,导电性好。
[0031]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通过纳米沉积技术使得基材膜片21的两面形成导电层,并通过水镀把导电层加厚,提高导电效果,然后在基材膜片21的两面蚀刻出需要的线路一22和线路二23,再通过沉铜技术,把基材膜片21正反两面的线路一22和线路二23进行联通,使线路一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Z型引出筋的双面弹性体平面振膜,包括PCB板(1)和中心振膜(2),所述PCB板(1)的中间设有装配空间(11),所述中心振膜(2)设在装配空间(1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振膜(2)包括基材膜片(21),所述基材膜片(21)的正面设有线路一(22),所述基材膜片(21)的反面设有线路二(23),所述中心振膜(2)通过切割成型后,且在中心振膜(2)的两侧边缘对称留有往外延伸到PCB板(1)上的Z型引出筋(24),所述中心振膜(2)的正面设有弹性体一(3),中心振膜(2)的反面弹性体二(4),所述中心振膜(2)通过弹性体一(3)与弹性体二(4)设在PCB板(1)的装配空间(11)上,使中心振膜(2)与PCB板(1)之间留有切除间隙(5),从而使中心振膜(2)呈悬空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芳万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普田膜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