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储能中心电力控制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人工智能
,具体为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储能中心电力控制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电力控制中心存在不足,特别是面对不断变化的电力负载需求的时候。首先,传统储能中心的数据采集受限于传感器数量、位置和采样频率等因素,无法全面监测电力系统,导致实时监测信息不准确完整;传统储能中心缺乏实时监控和自动化机制,无法跟踪电力负载的变化并动态调整报警规则和异常阈值,这导致电力系统难以及时适应新的负载需求和变化,影响电力系统可靠性和稳定性;而传统应急响应措施缺乏灵活性和自动化程度,无法智能调度以应对具体负载情况和优先级,影响电力系统的效率和效果;综上所述,传统电力控制中心的不足集中在数据采集、处理分析、报警规则设定、应急响应和持续监控等方面。通过引入先进技术和方法,可以弥补这些不足,提高电力系统的效率、可靠性和稳定性,实现更高水平的电力控制和管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储能中心电力控制系统及方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储能中心电力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S1:系统通过传感器实时采集电力系统中与负载相关的各项数据,包括单位时间段内的总电力消耗、用电设备输出的最大总功率和平均功率、输电线的总电阻、输电线的最大电流和平均电流、一日之内的最大用电量和平均用电量;S2: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供负载变化的实时监测信息,并预测电力的负载需求;S3:根据预测的电力负载需求和影响储能中心安全的因素,设定报警规则和异常阈值,以判断是否触发报警;S4:在报警触发后,采取应急响应措施来应对负载异常情况;S5:持续监控负载情况,并根据电力负载情况调整报警规则和异常阈值,以适应系统的需求和变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储能中心电力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根据负载变化分析电力负载需求的工作过程如下:基于采集到的数据,提取与电力负载需求相关的特征,将每个时间段的平均电力消耗记为A,电力供应最大需求记为M,电力供应最小需求记为m,峰谷负荷差异记为P,根据公式:Q=β1*A+β2*M+β3*m+β4*P其中,每个时间段的平均电力消耗设置权重记为β1,电力供应最大需求设置权重记为β2、电力供应最小需求设置权重记为β3、峰谷负荷差异设置权重记为β4,Q表示为电力负载需求;所述每个时间段的平均电力消耗A的计算过程如下:单位时间段内的总电力消耗记为E,单位时间段内的持续时间记为t,根据公式:A=E/t所述电力供应最大需求记为M的计算过程如下:用电设备输出的最大总功率记为P
总
,输电线的总电阻记为R
总
,输电线的最大电流记为Imax,一日之内的最大用电量记为Smax,记节假日期间的用电量上浮
∝
倍,根据公式:所述电力供应最小需求m的计算过程如下:输出的用电设备的平均功率记为P
均
,输电线的总电阻记为R
总
,输电线的平均电流记为I
均
,一日之内的平均用电量记为S
均
,记节假日期间的用电量上浮
∝
倍,根据公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储能中心电力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根据计算得出的电力负载需求,设置储能设备报警规则和异常阈值,设置阈值步骤如下:S3
‑
1:设定最大电力负载的报警阈值为A,A为计算出的电力负载需求的M倍,设定报警规则触发的时间窗口为W,设定最大输出电流的报警阈值为S,设定储能设备最大使用寿命的报警阈值为F,设定最优充电电压和电流的报警阈值为G,设定用电设备输出的最大总功率的报警阈值为H,设定最大充电速率的报警阈值为J;S3
‑
2:计算电力负载变化率:Q(t)=(q(t)
‑
q(t
‑
1))/q(t
‑
1),其中q(t)表示当前时期的
电力负载量,q(t
‑
1)表示上一个时期的电力负载量;计算平均电力负载变化率:AvgR=(ΣQ(t))/N,其中ΣQ(t)表示时间窗口内电力负载变化率的总和,N表示时间窗口内时间点的数量;S3
‑
3:定义电力负载异常阈值百分比为R,若平均电力负载变化率的绝对值大于电力负载异常阈值百分比,即|AvgR|>R,则视为电力负载异常;所述电力负载异常阈值百分比R的获取过程包括:将实际电力负载超过最大电力负载的次数记为Ti,电网线路故障次数记为Tj,恶劣气候影响次数记为Tn;实际电力负载超过最大电力负载的次数的占比系数为g1,电网线路故障次数的占比系数为g2,恶劣气候影响次数的占比系数为g3,根据公式:R=Ti*g1+Tj*g2+Tn*g3R表示电力负载异常阈值百分比,且g1>g2>g3;S3
‑
4:触发报警机制,当储能中心的充电速率超过最大充电速率的报警阈值J,触发第一报警机制,使得报警灯在单位时间T内闪烁Ci次,使报警喇叭在单位时间T内响应Vi次;当充电电压和电流偏离最优充电电压和电流的报警阈值G或当输出功率在时间窗口W内超过用电设备输出的最大总功率的报警阈值H或当负载的输出电流在时间窗口W内超过最大输出电流的报警阈值S或当平均电力负载变化率的绝对值大于电力负载异常阈值百分比R,触发第二报警机制,使得报警灯在m1倍单位时间T内闪烁m1*C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蓝天,施磊,
申请(专利权)人:壹品慧数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