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建筑新风节能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97232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8 09: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新风系统节能控制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建筑新风节能控制系统,包括:预计到达时间获取模块、区域空气质量监测模块、区域空气质量分析模块、风量等级符合分析模块、新风设备调节控制模块、实际到达时间获取模块、新风设备二次调节控制模块和数据库,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计算目标大厦各楼层区域的空气质量综合系数和新风设备各风量等级的符合影响系数来分析各楼层区域对应的风量等级,提升了新风设备调节控制的精准性,同时结合各楼层区域对应用户的实际到达时间和新风设备的开启时长,分析出各楼层区域新风设备二次调节的风量等级,增加了新风设备调节控制的节能性和效率。效率。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建筑新风节能控制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新风系统节能控制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到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建筑新风节能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现如今,人们对所处环境空气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厦作为很多人集中办公的地方,更应该做好空气质量的监测和调节,但是有些大厦空间较为密闭,缺少空气流通,因此很多大厦引入了可以通风换气、净化尘埃的新风系统,在用户到达前由工作人员开启对应楼层区域的新风系统,提前将区域内的空气质量调节至标准状态,而为了更加便捷且精准的实现提前调节,应该引入更加智能化的方法,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速,且逐渐运用到多个领域,这其中各类电器设备对人工智能的使用尤其突出,因此,亟需将大厦的新风系统与人工智能结合,实时监测并及时调整以达到精准调节空气质量的目的。
[0003]现有的新风系统虽然可以满足大多数大厦净化空气的基本作用,但还存在一些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大多数大厦现有的新风系统主要是由人为控制或是统一同时开启各个新风设备,一方面增加了工作人员的负担,而且由人为控制也无法做到精准地将每一个被楼层区域的新风设备及时开启并将对应楼层区域的空气质量综合系数调节至标准,另一方面每个用户楼层区域的时间不一样,到达区域的时间也不一样,存在差异性,若将各个楼层区域的新风设备统一同时开启,则会导致有些区域对应用户已经到达,但对应楼层区域的空气质量调节仍未完成,或是有些区域的空气质量调节已完成,但对应用户还未到达,新风设备一直处于开启状态,浪费资源。
[0004](2)少数大厦会根据用户预定的到达时间来提前开启各楼层区域的新风设备,虽然已经做到差异化开启新风设备以实现精准调节,但考虑到不同用户预定到达大厦区域的时间与实际到达大厦区域的时间仍存在偏差,会导致有些楼层区域按照对应用户预计到达大厦区域的时间开启新风设备,也未能准时将区域的空气质量调节至标准状态,不够精准,或是有些楼层区域已将区域的空气质量调节至标准状态,但用户仍未到达,不能达到节能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的缺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建筑新风节能控制系统,能够有效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涉及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建筑新风节能控制系统,包括:预计到达时间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大厦中各楼层区域对应用户的预计到达时间,分析目标大厦各楼层区域对应新风设备的预计监测时间。
[0007]区域空气质量监测模块用于根据各楼层区域对应新风设备的预计监测时间,对各楼层区域的空气质量信息进行监测,分析各楼层区域的空气质量综合系数。
[0008]区域空气质量分析模块用于当某楼层区域的空气质量综合系数大于或等于预设
的标准空气质量综合系数时,则该楼层区域的风量等级为设定风量等级,反之则将该楼层区域记为目标区域,进而执行风量等级符合分析模块。
[0009]风量等级符合分析模块用于获取各目标区域的体积,分析各目标区域对应各风量等级的符合影响系数,进而筛选各目标区域对应的风量等级。
[0010]新风设备调节控制模块用于获取各楼层区域对应的风量等级,对各楼层区域对应的新风设备进行对应风量等级的调节控制。
[0011]实际到达时间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各楼层区域对应用户的实际到达时间。
[0012]新风设备二次调节控制模块用于获取各楼层区域对应新风设备的开启时长,分析各楼层区域对应各风量等级的符合影响系数,筛选各楼层区域对应的二次风量等级,进而对各楼层区域对应的新风设备进行二次风量等级的调节控制。
[0013]数据库用于存储目标大厦中各楼层区域对应用户的预定方式和用户登记信息,并存储各区域的体积、从电梯到各区域的距离、各区域历史用户的工区信息以及设定的新风设备的各个风量等级在单位体积下开启单位时间的调节空气质量综合系数。
[0014]进一步地,所述目标大厦各楼层区域对应新风设备的预计监测时间,其具体分析方式为:从数据库中提取目标大厦中各楼层区域对应用户的预定方式,其中用户预定方式包括在线预定方式和前台登记方式,若某楼层区域对应用户的预定方式为在线预定方式,则获取该楼层区域对应的在线预定信息,得到该楼层区域对应用户的预计到达时间,若某楼层区域对应用户的预定方式为前台登记方式,则获取该楼层区域对应的前台登记时间,分析该楼层区域对应用户的预计到达时间。
[0015]进而统计各楼层区域对应用户的预计到达时间,分析各楼层区域对应新风设备的预计监测时间,其具体计算公式为T
0i
=T
i

T

,其中T
0i
表示第i个楼层区域对应新风设备的预计监测时间,T
i
表示第i个楼层区域对应用户的预计到达时间,T

表示大厦设定的提前开启楼层区域新风设备的时长,i表示楼层区域编号,i=1,2,......n。
[0016]进一步地,所述各楼层区域的空气质量信息包括温度、湿度、PM2.5含量和二氧化碳浓度。
[0017]进一步地,所述各楼层区域的空气质量综合系数,其具体分析方式为:根据监测所得的各楼层区域的空气质量信息计算出各楼层区域的空气质量综合系数,其具体计算公式为:其中ω
i
为第i个楼层区域的空气质量综合系数,

T、

RH、

PM、

C分别表示设定的大厦区域适宜环境中的适宜温度、适宜湿度、适宜的PM2.5含量和适宜的二氧化碳浓度,T
i
、RH
i
、PM
i
、C
i
分别表示第i个楼层区域的温度、湿度、PM2.5含量以及二氧化碳浓度,λ1、λ2、λ3、λ4分别表示设定的区域温度、湿度、PM2.5含量以及二氧化碳浓度对应的空气质量影响因子。
[0018]进一步地,所述各目标区域对应各风量等级的符合影响系数,其具体分析方式为:根据各楼层区域的空气质量综合系数筛选出各目标区域的空气质量综合系数,再从数据库中调取各目标区域的体积和设定的新风设备的各个风量等级在单位体积下开启单位时间的调节空气质量综合系数,结合大厦设定的提前开启楼层区域新风设备的时长,计算各目标区域对应各风量等级的符合影响系数,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为第s个目标区域对应第j个风量等级的符合影响系数,α
j
为设定的新风设备的第j个风量等级在单位体积下开启单位时间的调节空气质量综合系数,j表示新风设备风量等级的编号,j=1,2,......,f,V
s
为第s个目标区域的体积,ω
s
表示第s个目标区域的空气质量综合系数,s表示目标区域编号,s=1,2,......m,m≤n,为预设的标准空气质量综合系数,

ω为预设的空气质量综合系数偏差,进而对比筛选出各目标区域对应的风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建筑新风节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预计到达时间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大厦中各楼层区域对应用户的预计到达时间,分析目标大厦各楼层区域对应新风设备的预计监测时间;区域空气质量监测模块用于根据各楼层区域对应新风设备的预计监测时间,对各楼层区域的空气质量信息进行监测,分析各楼层区域的空气质量综合系数;区域空气质量分析模块用于当某楼层区域的空气质量综合系数大于或等于预设的标准空气质量综合系数时,则该楼层区域的风量等级为设定风量等级,反之则将该楼层区域记为目标区域,进而执行风量等级符合分析模块;风量等级符合分析模块用于获取各目标区域的体积,分析各目标区域对应各风量等级的符合影响系数,进而筛选各目标区域对应的风量等级;新风设备调节控制模块用于获取各楼层区域对应的风量等级,对各楼层区域对应的新风设备进行对应风量等级的调节控制;实际到达时间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各楼层区域对应用户的实际到达时间;新风设备二次调节控制模块用于获取各楼层区域对应新风设备的开启时长,分析各楼层区域对应各风量等级的符合影响系数,筛选各楼层区域对应的二次风量等级,进而对各楼层区域对应的新风设备进行二次风量等级的调节控制;数据库用于存储目标大厦中各楼层区域对应用户的预定方式和用户登记信息,并存储各区域的体积、从电梯到各区域的距离、各区域历史用户的工区信息以及设定的新风设备的各个风量等级在单位体积下开启单位时间的调节空气质量综合系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建筑新风节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大厦各楼层区域对应新风设备的预计监测时间,其具体分析方式为:从数据库中提取目标大厦中各楼层区域对应用户的预定方式,其中用户预定方式包括在线预定方式和前台登记方式,若某楼层区域对应用户的预定方式为在线预定方式,则获取该楼层区域对应的在线预定信息,得到该楼层区域对应用户的预计到达时间,若某楼层区域对应用户的预定方式为前台登记方式,则获取该楼层区域对应的前台登记时间,分析该楼层区域对应用户的预计到达时间;进而统计各楼层区域对应用户的预计到达时间,分析各楼层区域对应新风设备的预计监测时间,其具体计算公式为T
0i
=T
i

T

,其中T
0i
表示第i个楼层区域对应新风设备的预计监测时间,T
i
表示第i个楼层区域对应用户的预计到达时间,T

表示大厦设定的提前开启楼层区域新风设备的时长,i表示楼层区域编号,i=1,2,......n。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建筑新风节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各楼层区域的空气质量信息包括温度、湿度、PM2.5含量和二氧化碳浓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建筑新风节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各楼层区域的空气质量综合系数,其具体分析方式为:根据监测所得的各楼层区域的空气质量信息计算出各楼层区域的空气质量综合系数,其具体计算公式为:其中ω
i
为第i个楼层区域的空气质量综合系数,

T、

RH、

PM、

C分别表示设定的大厦区域适宜环境中的适宜温度、适宜湿度、适宜的PM2.5含量和适宜的二氧化碳浓度,T
i
、RH
i
、PM
i
、C
i
分别表示第i个楼层区域的温度、湿度、PM2.5含量以及二氧化碳浓度,λ1、λ2、λ3、λ4分别表示设定的区域温度、湿度、PM2.5含量以及二氧化碳浓度对应的空气质量影响因子。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建筑新风节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目标区域对应各风量等级的符合影响系数,其具体分析方式为:根据各楼层区域的空气质量综合系数筛选出各目标区域的空气质量综合系数,再从数据库中调取各目标区域的体积和设定的新风设备的各个风量等级在单位体积下开启单位时间的调节空气质量综合系数,结合大厦设定的提前开启楼层区域新风设备的时长,计算各目标区域对应各风量等级的符合影响系数,其计算公式为:其中为第s个目标区域对应第j个风量等级的符合影响系数,α
j
为设定的新风设备的第j个风量等级在单位体积下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元蓝天
申请(专利权)人:壹品慧数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