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梯对重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电梯的
,尤其是涉及电梯对重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电梯中的对重块是用于增加电梯配重,以提高电梯的升降速度及平稳性。对重块安装于对重框(或称为限位框)内,由于对重块的长度较长,并且随着电梯容量增加,对重块的长度也可能随之增大。而将对重块安装于对重框时,需要将对重块的一端抬高,将另一端降低,使对重块倾斜卡进对重框后,再调整对重块于对重框内的位置,最后再用压架对最上层的对重块施加向下压力以固定。
[0003]但由于对重块的长度较长,一端需要抬起至较高位置方能顺利安装于对重框内;且为了便于对重块卡进对重框内进行位置调整,对重块与对重框之间存在的活动间隙较大,当对重框进行升降的过程中,使得对重块和对重框之间容易由于相互碰撞而产生噪音,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缩短对重块与对重框之间的间隙,以减少对重块和对重框在运行过程中之间相互碰撞而发出噪音,本申请提供电梯对重结构。
[0005]本申请提供的电梯对重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电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电梯对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对重框(1)、若干个堆叠于对重框(1)内的对重单元(2)以及将对重单元(2)进行压紧的压紧组件(3),所述对重单元(2)包括相互抵接的第一对重块(21)、第二对重块(22)以及对第一对重块(21)和第二对重块(22)之间进行固定的紧固件(23),所述第一对重块(21)和第二对重块(22)靠近对重框(1)的端面的中部均凸出设置有滑块(4),所述对重框(1)的相对两内侧壁均开设有供滑块(4)滑移连接的滑槽(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对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重块(21)远离所述对重框(1)的端面凸出设置有第一凸台(211),所述第二对重块(22)远离对重框(1)的端面凸出设置有与第一凸台(211)咬合抵接的第二凸台(221),所述第一凸台(211)和第二凸台(221)之间的抵接位置处呈Z字型设置,所述紧固件(23)设置于第一凸台(211)和第二凸台(22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对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台(211)和所述第二凸台(221)均贯穿开设有螺纹通道(5),两个螺纹通道(5)相通,所述紧固件(23)包括依次螺纹穿设于两个螺纹通道(5)的对拉螺栓(231)和螺纹连接于对拉螺栓(231)的对拉螺母(2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嘉鑫,郑艺宣,倪奕萍,苏志达,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中侨富士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