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田川专利>正文

一种少烟新型燃烧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2249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少烟新型燃烧炉,包括有炉本体,所述炉本体具有内炉,所述内炉具有燃烧腔,所述内炉的外周侧还设置有圆筒;所述内炉的第一周侧壁与所述圆筒保持有第一进气间隙;所述燃烧腔还凸设有进气柱;其中:所述内炉的底壁设置有第一进气孔连通外界,所述内炉的第一周侧壁设置有第二进气孔连接所述第一进气间隙,所述进气柱具有第三进气孔连通外界,所述进气柱具有出气孔连通所述燃烧腔。如此,通过在燃烧腔的下、中、上相应设置第一进气孔、出气孔、第二进气孔从而未燃烧的燃烧物质在向上逸出过程中能够实现再燃烧,提高了燃烧物的燃烧效率,减少了烟尘的逸出。减少了烟尘的逸出。减少了烟尘的逸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少烟新型燃烧炉


[0001]本技术涉及燃烧炉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少烟新型燃烧炉。

技术介绍

[0002]在一些地区和特色餐馆中,仍会使用到火炉,目前所使用的火炉都是以煤块和木柴等作为燃料的,这些燃料都是有限的资源,传统的燃烧炉对煤块和木柴在一次燃烧过程中所产生的烟气都直接由烟囱排放掉了,这种初级的燃烧方式,既浪费资源,又给大气增加了污染排放,很不利现在节能减排的实际要求。
[0003]后来,出现了燃烧效率更好的二次燃烧炉,如CN104421969A、CN105571123A、CN106509968A,但是这些燃烧炉仍还不够好,具体地说,在实际使用中,专利技术人发现,即使燃料进行了二次燃烧,但是仍有少量的燃料粒子没有完全燃烧就飞出炉外,这不仅浪费了资源,也产生了较多的烟尘,不利于一些餐馆的环境维护。
[0004]因此,需要研究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少烟新型燃烧炉,其通过在燃烧腔的下、中、上相应设置第一进气孔、出气孔、第二进气孔从而未燃烧的燃烧物质在向上逸出过程中能够实现再燃烧,再次提高了燃烧物的燃烧效率,减少了烟尘的逸出。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少烟新型燃烧炉,包括有炉本体,所述炉本体具有内炉,所述内炉具有底壁和第一周侧壁,并且底壁和第一周侧壁围构形成有开口向上的燃烧腔,所述内炉的外周侧还设置有圆筒;所述内炉的第一周侧壁与所述圆筒保持有第一进气间隙;所述内炉的下侧设置有积灰盘,所述内炉的底壁与所述积灰盘保持有第二进气间隙;所述燃烧腔还凸设有进气柱;其中:
[0008]所述内炉的底壁设置有第一进气孔连通外界,所述内炉的第一周侧壁设置有第二进气孔连接所述第一进气间隙,所述进气柱具有第三进气孔连通外界,所述进气柱具有出气孔连通所述燃烧腔;
[0009]以及,所述第二进气孔高于所述出气孔,所述出气孔高于所述第一进气孔;或者,所述出气孔高于所述第二进气孔,所述第二进气孔高于所述第一进气孔。
[001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进气孔位于所述燃烧腔的上部,所述出气孔位于所述燃烧腔的中部。
[001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进气柱具有第二周侧壁和设置于第二周侧壁上沿的盖帽;其中,所述第一进气孔沿所述内炉的第一周侧壁周向设置有多个,所述出气孔于所述进气柱的第二周侧壁周向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进气孔于所述内炉的底壁设置有多个。
[0012]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进气柱的盖帽封闭设计。
[0013]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内炉的周侧壁与底壁之间设置有导引斜面,所述积灰盘对应所述内炉的底壁设置。
[0014]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内炉的第一周侧壁为圆环形,且所述第一周侧壁与所述圆筒同心设置。
[0015]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圆筒的上端外侧设置有止挡盘,所述止挡盘设置有开口向上的容纳槽。
[0016]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通过在燃烧腔的下、中、上相应设置第一进气孔、出气孔、第二进气孔从而未燃烧的燃烧物质在向上逸出过程中能够实现再燃烧,提高了燃烧物的燃烧效率,也减少了烟尘的逸出;同时,本申请之燃烧炉也有结构简单巧妙、适于推广应用等诸多优势。
[0017]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之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之实施例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之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之实施例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0022]附图标识说明:
[0023]10、内炉;11、底壁;111、第一进气孔;12、第一周侧壁;121、第二进气孔;122、导引斜面;13、燃烧腔;20、圆筒;21、第一进气间隙;30、积灰盘;31、第二进气间隙;40、进气柱;41、第三进气孔;42、出气孔;50、止挡盘;51、容纳槽;100、炉本体。
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对本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晰、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
[0025]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0026]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7]参照附图1至图4,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一种少烟新型燃烧炉,包括有炉本体100,所述炉本体100具有内炉10,所述内炉10具有底壁11和第一周侧壁12,并且底壁11和第一周侧壁12围构形成有开口向上的燃烧腔13,所述内炉10的外周侧还设置有圆筒20;所述内炉10的第一周侧壁12与所述圆筒20保持有第一进气间隙21;所述内炉10的下侧设置有积灰盘30,所述内炉10的底壁11与所述积灰盘30保持有第二进气间隙31;所述燃烧腔13还凸
设有进气柱40;其中:
[0028]所述内炉10的底壁11设置有第一进气孔111连通外界,所述内炉10的第一周侧壁12设置有第二进气孔121连接所述第一进气间隙21,所述进气柱40具有第三进气孔41连通外界,所述进气柱40具有出气孔42连通所述燃烧腔13;
[0029]以及,所述第二进气孔121高于所述出气孔42,所述出气孔42高于所述第一进气孔111;或者,所述出气孔42高于所述第二进气孔121,所述第二进气孔121高于所述第一进气孔111。通常,所述第二进气孔121位于所述燃烧腔13的上部,所述出气孔42位于所述燃烧腔13的中部(即所述第二进气孔121高于所述进气柱40的出气孔42)。
[0030]参阅图4,本申请之燃烧炉在使用时,燃烧腔13的底部、中部、上部(顶部)均有充足的氧气进入燃烧腔13内,从而在底部不完全充分燃烧的燃烧物质在向上逸出过程中,首先能与从燃烧腔13中部进入的氧气接触,起到再次燃烧的作用;接着,存在微量的未燃烧粒子在继续向上逸出时,也能够与从燃烧腔13上部进入的高温氧气(氧气由于经过第一进气间隙21,温度变高)接触,进行再次燃烧,如此,提高了燃烧物(例如干柴)的燃烧效率,也减少了烟尘的逸出。
[0031]具体而言:所述进气柱40具有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少烟新型燃烧炉,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炉本体,所述炉本体具有内炉,所述内炉具有底壁和第一周侧壁,并且底壁和第一周侧壁围构形成有开口向上的燃烧腔,所述内炉的外周侧还设置有圆筒;所述内炉的第一周侧壁与所述圆筒保持有第一进气间隙;所述内炉的下侧设置有积灰盘,所述内炉的底壁与所述积灰盘保持有第二进气间隙;所述燃烧腔还凸设有进气柱;其中:所述内炉的底壁设置有第一进气孔连通外界,所述内炉的第一周侧壁设置有第二进气孔连接所述第一进气间隙,所述进气柱具有第三进气孔连通外界,所述进气柱具有出气孔连通所述燃烧腔;以及,所述第二进气孔高于所述出气孔,所述出气孔高于所述第一进气孔;或者,所述出气孔高于所述第二进气孔,所述第二进气孔高于所述第一进气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少烟新型燃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气孔位于所述燃烧腔的上部,所述出气孔位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川
申请(专利权)人:田川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