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铸圆坯快换用连接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2025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铸圆坯快换用连接件,属于冶金连铸技术领域。包括外框,所述外框内设有内框,所述内框底部通过隔板支撑于外框底部,所述外框、隔板和内框同轴布置,且三者中心分别开设通孔,形成钢液流道;所述外框上方设有搬运线,所述搬运线两端分别与外框底部连接。所述外框包括外框中环,所述外框中环上方设有外框上环,所述外框中环下方设有外框底板,三者同轴布置且通过外框侧板单元固定连接。所述内框包括内框中环,所述内框中环上方设有内框上环,所述内框中环下方设有内框底板,三者同轴布置且通过内框侧板单元固定连接。本申请适用于φ1200mm及以下铸坯的快换,提高了搬运的便捷性和快换成功率。提高了搬运的便捷性和快换成功率。提高了搬运的便捷性和快换成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铸圆坯快换用连接件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连铸圆坯快换用连接件,属于冶金连铸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连铸工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连铸机的不断完善,连铸中间包使用寿命直接影响了连铸机的生产作业率,目前有不同的延长中间包使用寿命的方法,但仍然达不到长时间连续浇铸的效果。中间包快换技术可以延长浇注炉数,提高铸机的作业率,同时减少连铸坯的切头、切尾量,减少报废,提高钢水的收得率。在快换实施过程中,连接件用于结晶器内冷却钢水、形成前后浇次铸坯的连接部位,需要承受新生产的铸坯的拉力,是快换是否成功的关键工具之一。由于大规格铸坯的断面大,体重重,接头处漏钢产生的危害性更大,因此对连接件的连接强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技术的连接件在牢固程度、使用便捷程度及快换成功率方便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
[0003]中国专利CN 202199767 U一种中大型连铸坯的中间包快换工具公开了一种大规格中间包快换连接件工具,可用于直径φ600mm圆管铸坯的快换。该方案涉及的连接件只能用于φ600mm圆管铸坯的快换,不能应用于更大规格圆管铸坯的快换,存在一定的使用断面限制,对于更大断面的铸坯快换时的牢固程度和承受能力存在一定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连铸圆坯快换用连接件,适用于φ1200mm及以下铸坯的快换,提高搬运的便捷性和快换成功率。
[0005]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连铸圆坯快换用连接件,包括外框,所述外框内设有内框,所述内框底部通过隔板支撑于外框底部,所述外框、隔板和内框同轴布置,且三者中心分别开设通孔,形成钢液流道;所述外框上方设有搬运线,所述搬运线两端分别与外框底部连接。
[0006]所述搬运线的数量为一根或多根。
[0007]所述外框包括外框中环,所述外框中环上方设有外框上环,所述外框中环下方设有外框底板,三者同轴布置且通过外框侧板单元固定连接。
[0008]所述外框侧板单元包括若干外框侧板,若干所述外框侧板环向均匀间隔布置,相邻所述外框侧板之间分别设置外框侧板连接钩。
[0009]所述内框包括内框中环,所述内框中环上方设有内框上环,所述内框中环下方设有内框底板,三者同轴布置且通过内框侧板单元固定连接。
[0010]所述内框侧板单元包括若干内框侧板,若干所述内框侧板环向均匀间隔布置,相邻所述内框侧板之间分别设置内框侧板连接钩。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一种连铸圆坯快换用连接件,通过搬运线搬运放置、连接件,适用于φ1200mm及以下铸坯的快换,提高了搬运的便捷性和快换成功率。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连铸圆坯快换用连接件的示意图;
[0013]图中1外框、1.1外框上环、1.2外框中环、1.3外框底板、1.4外框侧板、2内框、2.1内框上环、2.2内框中环、2.3内框底板、2.4内框侧板、3隔板、4搬运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5]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连铸圆坯快换用连接件,包括外框1,外框1内设有内框2,内框2底部通过隔板3支撑于外框1底部,三者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外框1、隔板3和内框2同轴布置,且三者中心分别开设通孔,形成钢液流道。外框1上方设有搬运线4,搬运线4两端分别与外框1顶部连接。使用时,通过吊起搬运线4,使得连接件吊起,并将连接件搬运、放置于结晶器内,待连接件放置稳定后,将搬运线从外框上取出,实现连铸过程的快换操作。
[0016]搬运线4的数量为一根或多根,提高了搬运稳定性。
[0017]外框1包括外框上环1.1和外框中环1.2,外框上环1.1设于外框中环1.2上方,外框中环1.2下方设有外框底板1.3,三者同轴布置且通过外框侧板单元固定连接,形成网状框架结构。外框侧板单元包括若干外框侧板1.4,若干外框侧板1.4环向均匀间隔布置,外框侧板1.4分别与外框上环1.1、外框中环1.2和外框底板1.3固定连接。相邻的外框侧板1.4之间分别设置外框侧板连接钩,增强外框强度。
[0018]内框2包括内框上环2.1和内框中环2.2,内框上环2.1设于内框中环2.2上方,内框中环2.2下方设有内框底板2.3,三者同轴布置且通过内框侧板单元固定连接,形成网状框架结构。内框侧板单元包括若干内框侧板2.4,若干内框侧板2.4环向均匀间隔布置,内框侧板2.4分别与内框上环2.1、内框中环2.2和内框底板2.3固定连接。相邻的内框侧板2.4之间分别设置内框侧板连接钩,增强内框强度。
[0019]内框侧板连接钩和外框侧板连接钩分别为Z字型结构件。
[0020]外框上环尺寸与外框中环尺寸相匹配,外框上环的直径大于外框底板的直径。内框上环尺寸与内框中环尺寸相匹配,内框上环的直径大于内框底板的直径,使得外框和内框分别呈上口大下口小。
[0021]实施例一
[0022]本实施例的一种连铸圆坯快换用连接件,包括外框和内框,匹配的结晶器尺寸为φ1200mm。外框上环和外框中环尺寸为φ1050

1150mm,外框底板尺寸为φ800

900mm。外框侧板的上部与外框上环、中环通过焊接的方式相连接,外框侧板的底部与外框底板通过焊接的方式相连接,外框侧板的下部倾斜布置,外框侧板的下部与水平面的法线夹角为50

80
°
。内框上环和内框中环尺寸为φ800

900mm,内框底板尺寸为φ600

700mm。隔板外径与内框底板外径尺寸相同。外框底板、内框底板、隔板三者中心均设有通孔,形成钢液流道,便于钢液流入。外框上环上连接搬运线,用于搬运连接件,待连接件放置稳定后,将搬运线从上环取出,实现连铸过程的快换操作。
[0023]实施例二
[0024]本实施例的一种连铸圆坯快换用连接件,包括外框和内框,匹配的结晶器尺寸为
φ900mm。外框上环和外框中环尺寸为φ750

850mm,外框底板尺寸为φ500

600mm。外框侧板的上部与外框上环、中环通过焊接的方式相连接,外框侧板的底部与外框底板通过焊接的方式相连接,外框侧板的下部倾斜布置,外框侧板的下部与水平面的法线夹角为50

80
°
。内框上环和内框中环尺寸为φ500

600mm,内框底板尺寸为φ300

400mm。隔板外径与内框底板外径尺寸相同。外框底板、内框底板、隔板三者中心均设有通孔,形成钢液流道,便于钢液流入。外框上环上连接搬运线,用于搬运连接件,待连接件放置稳定后,将搬运线从上环取出,实现连铸过程的快换操作。
[0025]实施例三
[0026]本实施例的一种连铸圆坯快换用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铸圆坯快换用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框,所述外框内设有内框,所述内框底部通过隔板支撑于外框底部,所述外框、隔板和内框同轴布置,且三者中心分别开设通孔,形成钢液流道;所述外框上方设有搬运线,所述搬运线两端分别与外框底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铸圆坯快换用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搬运线的数量为一根或多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铸圆坯快换用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包括外框中环,所述外框中环上方设有外框上环,所述外框中环下方设有外框底板,三者同轴布置且通过外框侧板单元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晨潇孙逢源方勇过春霞江树青徐婷周娇黄云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兴澄特种钢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