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向组件、转向架、轨道车辆及轨道交通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119989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7 11: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导向组件、转向架、轨道车辆及轨道交通系统,导向组件包括导向悬臂、主导向轮以及辅导向轮,主导向轮用于可滚动地接触轨道梁的导向面,主导向轮绕第一轴线可旋转地连接至导向悬臂,主导向轮位于导向悬臂的沿横向的端部;辅导向轮沿纵向位于主导向轮的侧方,辅导向轮绕第二轴线可旋转地连接至导向悬臂,第二轴线平行于第一轴线和竖向,横向、纵向和竖向中的任意两者相垂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导向悬臂设置主导向轮和辅导向轮,通过主导向轮接触轨道梁的导向面,辅导向轮可以在转向架经过弯道、导向面不平整等情况下和主导向轮共同接触导向面以分摊受力,从而延长主导向轮的使用寿命。导向轮的使用寿命。导向轮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导向组件、转向架、轨道车辆及轨道交通系统


[0001]本技术总地涉及轨道交通的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导向组件、转向架、轨道车辆及轨道交通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专利技术人发现,相关技术中的一些轨道交通系统,转向架上的导向轮在过小半径弯道的过程中受力较大,导致导向轮寿命低,从而增加轨道车辆的维保成本,同时也会影响车辆的运行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在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0004]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导向组件,用于轨道车辆的转向架,所述导向组件包括:
[0005]导向悬臂;
[0006]主导向轮,所述主导向轮用于可滚动地接触轨道梁的导向面,所述主导向轮绕第一轴线可旋转地连接至所述导向悬臂,所述主导向轮位于所述导向悬臂的沿横向的端部;以及
[0007]辅导向轮,所述辅导向轮沿纵向位于所述主导向轮的侧方,所述辅导向轮绕第二轴线可旋转地连接至所述导向悬臂,所述第二轴线平行于所述第一轴线和竖向,所述横向、所述纵向和所述竖向中的任意两者相垂直。
[0008]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导向组件,通过在导向悬臂设置主导向轮和辅导向轮,通过主导向轮接触轨道梁的导向面,辅导向轮可以在转向架经过弯道、导向面不平整等情况下和主导向轮共同接触导向面以分摊受力,从而延长主导向轮的使用寿命。本技术的转向架结构简单,有助于降低成本,便于推广应用。
[0009]可选地,在所述横向且背离所述导向悬臂的质心的方向,所述主导向轮凸出于所述辅导向轮的外侧。
[0010]可选地,在所述竖向,所述主导向轮和所述辅导向轮在垂直于所述纵向的同一平面内的投影至少部分地错开。
[0011]可选地,在所述竖向,所述主导向轮在垂直于所述纵向的平面内的投影完全覆盖所述辅导向轮在所述平面内的投影。
[0012]可选地,在所述横向且背离所述导向悬臂的质心的方向,所述主导向轮相对于所述辅导向轮凸出的部分的尺寸为ΔL,ΔL的取值范围为5mm~50mm。
[0013]可选地,ΔL的取值范围为10mm~20mm。
[0014]可选地,所述辅导向轮的外径小于所述主导向轮的外径。
[0015]可选地,在所述导向悬臂的沿横向的端部,两个所述辅导向轮沿所述纵向位于所述主导向轮的两侧。
[0016]可选地,所述导向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导向悬臂。
[0017]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转向架,用于轨道车辆,所述转向架包括:
[0018]构架;和
[0019]如上述的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连接至所述构架。
[0020]可选地,所述转向架还包括一对走行轮,所述走行轮用于在轨道梁行走,所述走行轮连接至所述构架。
[0021]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的转向架,通过应用上述的导向组件,能够通过主导向轮和辅导向轮的共同配合实现在过弯、导向面不平整等情况下分摊受力,有利于提高转向架的使用寿命和在使用时的平稳性。
[0022]本技术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轨道车辆,所述轨道车辆包括:
[0023]车体;和
[0024]如上述的转向架,所述转向架包括悬挂组件和牵引组件,所述转向架通过所述悬挂组件和所述牵引组件连接至所述车体。
[0025]根据本技术第三方面的轨道车辆,通过应用上述的转向架,能够通过主导向轮和辅导向轮的共同配合实现在过弯、导向面不平整等情况下分摊受力,有利于确保轨道车辆能够在更长的周期内可靠地运行,也能够降低维保频率和维保成本。
[0026]本技术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轨道交通系统,所述轨道交通系统包括:
[0027]轨道梁,所述轨道梁包括两个相对布置的侧梁以及位于所述侧梁的顶部的檐,两个所述侧梁的朝向彼此的表面构造成导向面,两个所述檐沿交叉于所述导向面的方向延伸且凸出于所述导向面;和
[0028]如上述的转向架,或者如上述的轨道车辆,所述转向架包括主导向轮和辅导向轮,所述主导向轮和所述辅导向轮用于接触所述导向面以对转向架引导方向。
[0029]根据本技术第四方面的轨道交通系统,通过应用上述的转向架或者上述的轨道车辆,在转向架与轨道梁配合的过程中,能够提高主导向轮的使用寿命。同时,在横向振动通过主导向轮、辅导向轮传递到车体的情况下,能有效的过滤一部分冲击,对轨道车辆的平稳性影响较小。
附图说明
[0030]本技术实施方式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技术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技术。附图中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在附图中,
[0031]图1为根据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转向架在配合至轨道梁的状态下的立体视图;
[0032]图2为图1所示的转向架在配合至轨道梁的状态下的主视图;
[0033]图3为图1所示导向组件的立体视图;
[0034]图4为图3所示的导向组件在配合至轨道梁的状态下的主视图;
[0035]图5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转向架在配合至直线的轨道梁的示意图;以及
[0036]图6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转向架在配合至弯曲的轨道梁的示意图。
[0037]附图标记说明:
[0038]100:转向架
ꢀꢀꢀꢀꢀꢀꢀꢀꢀꢀꢀꢀꢀꢀ
110:构架
[0039]120:导向组件
ꢀꢀꢀꢀꢀꢀꢀꢀꢀꢀꢀꢀ
121:导向悬臂
[0040]122:主导向轮
ꢀꢀꢀꢀꢀꢀꢀꢀꢀꢀꢀꢀ
123:辅导向轮
[0041]124:辅轮架
ꢀꢀꢀꢀꢀꢀꢀꢀꢀꢀꢀꢀꢀꢀ
130:走行组件
[0042]131:走行轮
ꢀꢀꢀꢀꢀꢀꢀꢀꢀꢀꢀꢀꢀꢀ
140:悬挂组件
[0043]150:牵引组件
ꢀꢀꢀꢀꢀꢀꢀꢀꢀꢀꢀꢀ
200:轨道梁
[0044]210:侧梁
ꢀꢀꢀꢀꢀꢀꢀꢀꢀꢀꢀꢀꢀꢀꢀꢀ
210a:导向面
[0045]220:檐
ꢀꢀꢀꢀꢀꢀꢀꢀꢀꢀꢀꢀꢀꢀꢀꢀꢀꢀ
220a:走行面
[0046]AX1:第一轴线
ꢀꢀꢀꢀꢀꢀꢀꢀꢀꢀꢀꢀ
AX2:第二轴线
[0047]D1:横向
ꢀꢀꢀꢀꢀꢀꢀꢀꢀꢀꢀꢀꢀꢀꢀꢀꢀ
D2:纵向
[0048]D3:竖向
ꢀꢀꢀꢀꢀꢀꢀꢀꢀꢀꢀꢀꢀꢀꢀꢀꢀ
D4:行进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0049]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技术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技术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向组件,用于轨道车辆的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导向悬臂;主导向轮,所述主导向轮用于可滚动地接触轨道梁的导向面,所述主导向轮绕第一轴线可旋转地连接至所述导向悬臂,所述主导向轮位于所述导向悬臂的沿横向的端部;以及辅导向轮,所述辅导向轮沿纵向位于所述主导向轮的侧方,所述辅导向轮绕第二轴线可旋转地连接至所述导向悬臂,所述第二轴线平行于所述第一轴线和竖向,所述横向、所述纵向和所述竖向中的任意两者相垂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向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横向且背离所述导向悬臂的质心的方向,所述主导向轮凸出于所述辅导向轮的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向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竖向,所述主导向轮和所述辅导向轮在垂直于所述纵向的同一平面内的投影至少部分地错开。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向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竖向,所述主导向轮在垂直于所述纵向的平面内的投影完全覆盖所述辅导向轮在所述平面内的投影。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向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横向且背离所述导向悬臂的质心的方向,所述主导向轮相对于所述辅导向轮凸出的部分的尺寸为ΔL,ΔL的取值范围为5mm~50mm。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导向组件,其特征在于,ΔL的取值范围为10mm~20mm。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志成杨怡张鑫康飞黄政雯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