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防刮蹭预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11097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7 1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桥梁防刮蹭预警装置,涉及桥梁防刮蹭技术领域,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前端设置有桥梁,所述主体的右下端安装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前端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两端设置有螺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使用时,当需进行角度调节时,驱动电机,再由电机驱动端开始旋转,从而带动蜗杆进行旋转,由于蜗轮和蜗杆啮合,从而带动蜗轮进行旋转,由于蜗轮套装在转轴上,从而带动转轴旋转,转轴的两端依次穿过支架后端中间设有的通孔,从而带动支架和其前端部件进行角度调节,当角度调节到适当位置时,电机则停止旋转,从而使得装置角度调节到合适的位置,从而提高了过往船只对预警装置中的激光发射端的观察性。置中的激光发射端的观察性。置中的激光发射端的观察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桥梁防刮蹭预警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桥梁防刮蹭
,具体涉及桥梁防刮蹭预警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桥梁,一般指架设在江河湖海上,使车辆行人等能顺利通行的构筑物。为适应现代高速发展的交通行业,桥梁亦引申为跨越山涧、不良地质或满足其他交通需要而架设的使通行更加便捷的建筑物。桥梁一般由上部构造、下部结构、支座和附属构造物组成,上部结构又称桥跨结构,是跨越障碍的主要结构;下部结构包括桥台、桥墩和基础;支座为桥跨结构与桥墩或桥台的支承处所设置的传力装置;附属构造物则指桥头搭板、锥形护坡、护岸、导流工程等。
[0003]且目前,随着水运交通的发展,船只的高度和速度逐渐得到提高,很过年代久远的桥梁已经不能满足船只的通过,但由于桥梁上没有预警保护装置,且驾驶员经验不足,导致船只与桥梁发生碰撞,以至于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给人们带来很大安全隐患。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0005]1、现有的桥梁防刮蹭预警装置,在使用中,无法根据需求进行角度的调节,进而导致装置整体的实用性降低;
[0006]2、现有的桥梁防刮蹭预警装置,在使用中,不能对预警的高度进行快速的调整,当船只碰撞到预警装置时,预警装置容易受到损坏,在使用时存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8]桥梁防刮蹭预警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前端设置有桥梁,所述主体的右下端安装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前端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两端设置有螺栓,所述安装座的前端安装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的前端安装有伸缩机构,所述伸缩机构的顶端安装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右下端安装有激光发射端,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后端与安装座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座的内腔下侧安装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内侧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顶端安装有蜗杆,所述支撑座的外部顶端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撑座的内腔前侧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围设置有固定卡环,所述转轴的外侧安装有蜗轮,所述伸缩机构包括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后端与支架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的内腔设置有有活动杆,所述固定杆的外部设置有限位螺杆,所述固定杆的表面安装有螺孔。
[0009]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电机的顶端与蜗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蜗杆的外部下侧与蜗轮的上侧齿合活动连接。
[0010]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转轴的外侧与蜗轮的内侧后端连接,所述转轴的两端与支架的后端两侧的通孔贯穿活动连接,所述支撑座的前侧与支架的后端卡合活动连接。
[0011]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固定杆的内腔与活动杆的外部后端
活动连接,所述固定杆的上端与限位螺杆的底端贯穿活动连接。
[0012]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活动杆的外部表面与螺孔的表面贯穿固定连接,所述限位螺杆的底端与螺孔的内侧贯穿活动连接。
[0013]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安装座的后侧通过螺栓与固定座的前侧活动连接,所述固定座的后端与桥梁的右侧表面固定连接。
[0014]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0015]本技术提供桥梁防刮蹭预警装置,通过支撑座、固定架、电机、蜗杆、支架、转轴、固定卡环、蜗轮的共同作用下,改进后的装置可根据需求进行角度的调节,进而提高了装置整体的实用性,通过支撑座安装在安装座的前端,在使用时,当需进行角度调节时,驱动电机,再由电机驱动端开始旋转,从而带动蜗杆进行旋转,由于蜗轮和蜗杆啮合,从而带动蜗轮进行旋转,由于蜗轮套装在转轴上,从而带动转轴旋转,转轴的两端依次穿过支架后端中间设有的通孔,从而带动支架和其前端部件进行角度调节,当角度调节到适当位置时,电机则停止旋转,从而使得装置角度调节到合适的位置,从而提高了过往船只对预警装置中的激光发射端的观察性。
[0016]本技术提供桥梁防刮蹭预警装置,通过固定杆、活动杆、限位螺杆、螺孔的共同作用下,改进后能对预警的高度进行快速的调整,不会使船只碰撞到预警装置,避免了预警装置受到损坏,从而使用方便,通过固定杆安装在支架的前端,在使用时,在起始使用时,将限位螺杆旋转至放松,失去对活动杆的挤压力,使活动杆可以在固定杆的内部移动,活动杆移动调整到与桥梁的越远,对船只警示的位置也就越远,对桥梁的保护距离也就越远,活动杆的位置调整完成后,将限位螺杆再次对活动杆中的螺孔拧紧,进行限位固定,从而对过往船只的高度进行控制,高于限位板底部的位置时,船只无法通过,且激光发射端进入到激光接收端的半径范围内,将信号向外传输,传输至外接设备上,外接设备发生警示音,对船只完成警示作用,避免对桥梁碰撞造成的损坏。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桥梁防刮蹭预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伸缩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的调节机构细节图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主体;2、桥梁;3、固定座;4、安装座;5、螺栓;6、调节机构;7、伸缩机构;8、限位板;9、激光发射端;61、支撑座;62、固定架;63、电机;64、蜗杆;65、支架;611、转轴;612、固定卡环;613、蜗轮;71、固定杆;72、活动杆;73、限位螺杆;74、螺孔。
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0023]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桥梁防刮蹭预警装置,包括主体1,主体1的前端设置有桥梁2,主体1的右下端安装有固定座3,固定座3的前端设置有安装座4,安装座4的两
端设置有螺栓5,安装座4的前端安装有调节机构6,调节机构6的前端安装有伸缩机构7,伸缩机构7的顶端安装有限位板8,限位板8的右下端安装有激光发射端9,安装座4的后侧通过螺栓5与固定座3的前侧活动连接,固定座3的后端与桥梁2的右侧表面固定连接。
实施例
[0024]如图1

4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技术提供技术方案:优选的,调节机构6包括支撑座61,支撑座61的后端与安装座4的前端固定连接,支撑座61的内腔下侧安装有固定架62,固定架62的内侧安装有电机63,电机63的顶端安装有蜗杆64,支撑座61的外部顶端安装有支架65,支撑座61的内腔前侧设置有转轴611,转轴611的外围设置有固定卡环612,转轴611的外侧安装有蜗轮613,电机63的顶端与蜗杆64的底端固定连接,蜗杆64的外部下侧与蜗轮613的上侧齿合活动连接,转轴611的外侧与蜗轮613的内侧后端连接,转轴611的两端与支架65的后端两侧的通孔贯穿活动连接,支撑座61的前侧与支架65的后端卡合活动连接。
[0025]在本实施例中,改进后的装置可根据需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桥梁防刮蹭预警装置,包括主体(1),所述主体(1)的前端设置有桥梁(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右下端安装有固定座(3),所述固定座(3)的前端设置有安装座(4),所述安装座(4)的两端设置有螺栓(5),所述安装座(4)的前端安装有调节机构(6),所述调节机构(6)的前端安装有伸缩机构(7),所述伸缩机构(7)的顶端安装有限位板(8),所述限位板(8)的右下端安装有激光发射端(9);所述调节机构(6)包括支撑座(61),所述支撑座(61)的后端与安装座(4)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座(61)的内腔下侧安装有固定架(62),所述固定架(62)的内侧安装有电机(63),所述电机(63)的顶端安装有蜗杆(64),所述支撑座(61)的外部顶端安装有支架(65),所述支撑座(61)的内腔前侧设置有转轴(611),所述转轴(611)的外围设置有固定卡环(612),所述转轴(611)的外侧安装有蜗轮(613);所述伸缩机构(7)包括固定杆(71),所述固定杆(71)的后端与支架(65)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71)的内腔设置有有活动杆(72),所述固定杆(71)的外部设置有限位螺杆(7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波赵青松李超王丽娜王守强任宪富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高速潍坊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