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电路板、柔性接口连接结构及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10626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7 10:55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柔性电路板、柔性接口连接结构及电子装置。柔性电路板包括:板体,板体上设置有用于传导电信号的电路基板;接触垫,接触垫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连接部,接触垫在第一端与一个第一连接部连接,接触垫在第二端与另一个第一连接部连接;其中,接触垫通过与第一端相连的第一连接部,连接到板体上,以与电路基板电连接;第二连接部,接触垫通过与第二端相连的第一连接部连接到第二连接部上。在柔性电路板拉伸的过程中,由于接触垫的两端均连接有第一连接部,板体和第二连接部在接触垫的两边形成了固定结构,杜绝了接触垫单独翘起的可能,提高了接触垫与可拉伸导体线路连接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了装置的延展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柔性电路板、柔性接口连接结构及电子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但不限于电路
,特别是涉及一种柔性电路板、柔性接口连接结构及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柔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FPC)常用在电子元器件的连接当中,例如,可以应用在柔性传感器中,柔性传感器通过具有柔性电路板的接口结构以实现硬件上的软硬结合,柔性传感器的柔性部分需要与基于印制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的信号采集模块进行电连接以实现信号传输。
[0003]柔性电路板中通过接触垫与外部的信号采集模块进行电连接,而柔性电路板在接触垫下方连接有可拉伸导体线路。相关技术中,在柔性传感器多次拉伸的过程中,柔性电路板易产生位移、翘曲等问题,因此在受到拉伸后,接触垫下方的可拉伸导体线路会跟接触垫产生相对位移,最终会导致其与可拉伸导体线路的电连接失效,因此降低了装置的延展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柔性电路板、柔性接口连接结构及电子装置,能够提高延展性。<br/>[000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板体,所述板体上设置有用于传导电信号的电路基板;接触垫,所述接触垫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连接部,所述接触垫在所述第一端与一个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接触垫在所述第二端与另一个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其中,所述接触垫通过与所述第一端相连的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到所述板体上,以与所述电路基板电连接;第二连接部,所述接触垫通过与所述第二端相连的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到所述第二连接部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垫有多个,每个所述接触垫均包含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其中,至少两个所述接触垫通过与所述第二端相连的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到所述第二连接部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有的所述接触垫均通过与所述第二端相连的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到所述第二连接部上。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位于所述接触垫的两侧,所述第三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三连接部的另一端与所述板体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部上设置有定位孔。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垫之间间隔设置,相邻的两个所述接触垫各自通过与所述第二端相连的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到所述第二连接部上,并形成封闭的框体,在所述框体内形成有第一通孔。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有相邻的所述接触垫均通过与所述第二端相连的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到所述第二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鑫刘长铭刘耀武刘振黄国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宇叠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