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限位结构的自动转换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0316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7 1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限位结构的自动转换开关,其中,包括本体,本体内设有操作机构、限位件、联动件、复位件以及两个与本体相对转动的转动件,操作机构包括操作轴以及联动轴,操作轴与联动件联动,联动件上设有两个限位凸起,限位件位于联动轴的转动轨迹上;限位件的转动轨迹与转动件的转动轨迹存在交集;联动件位于两个转动件之间,转动件上设有卡槽,卡槽位于对应限位凸起的转动轨迹上,复位件驱动转动件复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限位效果好、安装方便、顶面手动驱动、结构稳定、手自动一体、使用寿命长。寿命长。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限位结构的自动转换开关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具有限位结构的自动转换开关。

技术介绍

[0002]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布号为CN110060902A,专利名称为“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操作机构”,其公开了自动转换开关内部的操作机构,在其公布的文献中的第【0027段】中描述了定位块31、定位板8、扭簧81以及推杆22,几者之间配合形成了一个定位、限位结构,保证在转换过程中,先解除定位锁定,然后才能实现转换操作。
[0003]但是此文献中公开的结构,其在转动到位后,仅通过推杆22限制定位板8的反作用力,其定位锁定的效果不佳,当反作用力过大时,很容易发生推杆22断裂的现象,严重影响到实际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限位结构的自动转换开关。
[0005]本技术所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限位结构的自动转换开关,其中,包括本体,本体内设有操作机构、限位件、联动件、复位件以及两个与本体相对转动的转动件,操作机构包括操作轴以及联动轴,操作轴与联动件联动,联动件上设有两个限位凸起,限位件位于联动轴的转动轨迹上;限位件的转动轨迹与转动件的转动轨迹存在交集;联动件位于两个转动件之间,转动件上设有卡槽,卡槽位于对应限位凸起的转动轨迹上,复位件驱动转动件复位。
[0006]采用此种结构设置,在正常使用状态下,由于限位件与转动件配合形成一定的限制效果,不易发生误操作,当操作机构在转动过程中,联动件在操作轴的带动下转动,联动件带动转动件转动,且限位凸起与卡槽配合形成锁定限位的效果,此时,只有操作机构发生运动才可以解除锁定效果,仅通过复位件的作用力无法实现复位,提高整体的使用寿命。
[0007]其中,联动件包括圆盘部,圆盘部与操作轴配合,转动件朝向圆盘部的一侧上设有圆弧部。
[0008]圆盘部的设置,使得联动件与转动件之间配合更加顺畅,且在初始状态下形成一定的限位固定效果。
[0009]其中,复位件连接两个转动件。
[0010]通过复位件连接两个转动件形成两者之间的联动效果,更好的实现复位,相当于一个复位件对应一个转动件的复位方式,此种结构联动效果更佳。
[0011]其中,转动件上设有挂耳,复位件两端分别与两个挂耳连接。
[0012]采用挂耳的设置,使得复位件固定更为方便。
[0013]其中,还包括盖板,操作机构包括储能腔以及电机腔,储能腔上设有第一支架以及第二支架,盖板与第二支架配合,转动件与联动件位于盖板、第二支架之间。
[0014]通过盖板的设置,形成了转动件、联动件的固定效果,防止转动件、联动件在轴向
方向上发生滑动,影响到相互之间的配合效果。
[0015]其中,盖板上设有延伸部,延伸部与第二支架的顶面贴合。
[0016]延伸部的设置,使得盖板与第二支架形成定位固定的效果,提高盖板安装的效率。
[0017]其中,电机腔内设有与电机配合的第一转轴、输出齿轮以及操作盘,输出齿轮套设在第一转轴上,操作盘位于输出齿轮上方且两者啮合联动,操作盘上设有驱动部。
[0018]操作盘与输出齿轮位于电机腔的设置,使得电机腔与储能腔之间形成分离效果,而且操作盘上的驱动部为朝向上方设置,使得在手动操作的时候,操作人员可以在本体的顶面上进行操作,操作更为方便。
[0019]其中,还包括指示件,限位件与指示件联动,指示件与操作机构联动,指示件的顶面上设有指示区域,指示件底面上设有三个凹槽,指示件底面与本体的连接处上设有弹性凸起,弹性凸起在凹槽内滑动。
[0020]指示件的设置,形成对应状态的指示效果,此处指示可以为文字指示或数字指示或色彩指示。
[0021]其中,指示件朝向操作机构一侧上设有凹腔,限位件部分嵌入至凹腔内。
[0022]采用凹腔的设置,使得限位件更好的与指示件配合,限位件超出指示件的部分位于联动轴的运动轨迹上,从而实现限位效果。
[0023]其中,指示件上设有定位柱,限位件上设有定位孔,定位柱伸入至定位孔内。
[0024]定位柱与定位孔的配合,从而实现了指示件与限位件之间的固定效果。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剖视图;
[0027]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8]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9]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30]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指示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
[0031]参照附图1

6所示,一种具有限位结构的自动转换开关,本体内设有操作机构、限位件30、联动件31、复位件32、指示件33以及两个与本体相对转动的转动件34。
[0032]操作机构包括储能腔10以及电机腔20。
[0033]电机腔20内设有电机、输出齿轮202、操作盘203以及操作轴204,电机与第一转轴101配合,形成联动效果,即实现了电机带动第一转盘103转动的效果。此处第一转轴101可以与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固定,从而实现联动效果,也可以为第一转轴101与电机的输出端为一体设置。输出齿轮202则是套设在第一转轴101上,且与第一转轴101联动。操作盘203则是位于输出齿轮202的上方,且操作盘203下端与输出齿轮202啮合,形成传动的效果。此处操作盘203与本体之间为转动连接,即操作盘203可以相对本体转动,此处操作盘203可以通过
操作轴204与电机架、第一支架105配合,形成相对的转动效果。操作盘203的顶端可以位于本体内,也可以伸出至本体外,本实施例中,仅以操作盘203伸出至本体外为例进行描述。操作盘203的伸出至本体外的顶端上设有驱动部2031,操作杆从本体顶面方向伸入至驱动部2031内联动。此处驱动部2031可以为驱动凸起,也可以为驱动孔。采用此种结构,操作杆可以从本体顶面伸入实现与驱动部2031配合,实现顶面驱动的效果,提高了空间利用率满足不同环境下的需求。而且操作盘203、输出齿轮202均与储能腔10分离,形成相互独立设置,使得在加工过程中,形成两种型号设置,满足不同客户的生产需求,操作盘203位于电机一侧,手动驱动过程中与正常电动驱动方式相同,满足正常的驱动需求。
[0034]此处操作轴204穿过第一支架105、第二支架106与联动件31配合,形成联动效果,即电机工作,或者操作盘203动作均可以实现联动件31的转动效果。
[0035]储能腔10内设有与电机配合的第一转轴101、与滑块配合的第二转轴102、储能机构、与第一转轴101联动的第一转盘103、与第二转轴102配合的第二转盘104、联动轴107、第一支架105以及第二支架106。
[0036]第一支架105与第二支架106为平行设置,两者分别与储能腔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限位结构的自动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本体内设有操作机构、限位件、联动件、复位件以及两个与本体相对转动的转动件,操作机构包括操作轴以及联动轴,操作轴与联动件联动,联动件上设有两个限位凸起,限位件位于联动轴的转动轨迹上;限位件的转动轨迹与转动件的转动轨迹存在交集;联动件位于两个转动件之间,转动件上设有卡槽,卡槽位于对应限位凸起的转动轨迹上,复位件驱动转动件复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限位结构的自动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联动件包括圆盘部,圆盘部与操作轴配合,转动件朝向圆盘部的一侧上设有圆弧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限位结构的自动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复位件连接两个转动件。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限位结构的自动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转动件上设有挂耳,复位件两端分别与两个挂耳连接。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限位结构的自动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盖板,操作机构包括储能腔以及电机腔,储能腔上设有第一支架以及第二支架,盖板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文平林立武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正泰机电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