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用丝网印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09866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7 10: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用丝网印刷装置,包括印刷网版、回墨刀和刮刀,印刷网版包括网版框架和设置在网版框架上的印刷丝网,印刷丝网的纵向对称轴与网版框架的纵向对称轴具有偏心距离,刮刀和回墨刀均设置于印刷丝网一纵向边缘上方,回墨刀可在印刷丝网上水平移动,刮刀下段具有第一倾斜面和与第一倾斜面下端连接的第二倾斜面,第一倾斜面与印刷丝网形成第一角度,第二倾斜面与印刷丝网形成第二角度,第一角度大于第二角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避免印刷丝网边缘位置的印刷图形出现突起、毛刺等外观缺陷,提升产品合格率,且有效降低要印刷丝网受刮胶的单点应力,提高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用丝网印刷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用丝网印刷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对大规模集成电路(LSIC)来说,钽电解电容器已不能满足其生产的要求,现在1μF~100μF的高容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正迅速发展,有取代传统LSIC中应用的钽和铝电解电容器的趋势,因此低成本高质量的高容MLCC越来越成为各生产厂追求的方向。现有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印刷装置中,印刷网版的印刷丝网与网版框架的中心位置重叠,印刷时,回墨刀停止线位置刚好停留在印刷丝网边缘,回墨时由于电极渗透扩散,导致印刷丝网边缘位置的印刷图形出现突起、毛刺等外观缺陷,如图6所示,这些外观缺陷会造成容量分散、耐压降低,甚至导致可靠性恶化,导致产品合格率低,为了解决该问题,现有的方式是通过人工将具有这些外观缺陷的产品剔除,既增加了人工成本,也使得产品单价成本更高。
[0003]另一方面现有技术中使用的刮刀为直刮胶,印刷过程中与印刷丝网的接触面积小,印压大导致的印刷内电极重量过大,而且直刮胶前电极的容纳空间有限,刮胶时容易往两侧溢出,停留在刮胶两侧,容易产生干浆料,影响印刷效果以及网版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用丝网印刷装置,能够避免印刷丝网边缘位置的印刷图形出现突起、毛刺等外观缺陷,提升产品合格率,且有效降低要印刷丝网受刮胶的单点应力,提高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
[0005]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用丝网印刷装置,包括印刷网版、回墨刀和刮刀,印刷网版包括网版框架和设置在网版框架上的印刷丝网,印刷丝网的纵向对称轴与网版框架的纵向对称轴具有偏心距离,刮刀和回墨刀均设置于印刷丝网一纵向边缘上方,回墨刀可在印刷丝网上水平移动,刮刀下段具有第一倾斜面和与第一倾斜面下端连接的第二倾斜面,第一倾斜面与印刷丝网形成第一角度,第二倾斜面与印刷丝网形成第二角度,第一角度大于第二角度。印刷时,回墨刀停留的位置为距离印刷丝网左侧纵向边缘偏心距离处,从而避免印刷丝网边缘因电极渗透扩散导致印刷图形出现突起、毛刺等外观缺陷,进而提高产品合格率,第一倾斜面和第二倾斜面的设置,能够扩展刮胶前电极的容纳空间,使印刷电极图案更为饱满,且有效降低了网版受刮胶的单点应力,可以提高网版的使用寿命,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
[0007]进一步的,所述回墨刀设置于印刷丝网距离网版框架纵向对称轴更近的纵向边缘的上方。
[0008]进一步的,所述网版框架和印刷丝网均为正方形,所述偏心距离占印刷丝网边长的1/15

1/4,该范围内能够得到最好的效果。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角度取值范围为70
°‑
80
°
,该范围内能够得到最好的效果。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角度取值范围为40
°‑
50
°
,该范围内能够得到最好的效果。
[0011]进一步的,所述刮刀还包括平直部,平直部下段两侧均设置有所述第一倾斜面,两第一倾斜面下端均连接有所述第二倾斜面。
[0012]进一步的,所述印刷丝网尺寸为(210

240)mm*(210

240)mm或者(300

330)mm*(300

330)mm。
[0013]进一步的,所述网版框架尺寸为750mm*750mm或850mm*850mm。
附图说明
[00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5]图1为现有技术中网版框架与印刷丝网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中网版框架与印刷丝网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现有技术中刮刀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中刮刀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刮刀的第一角度和第二角度的示意图。
[0020]图6为现有技术的印刷图案。
[0021]图7为采用本技术的印刷图案。
[0022]其中,1、网版框架;2、印刷丝网;3、刮刀;31、平直部;31、第一倾斜面;32、第二倾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如图1至图5所示,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用丝网印刷装置包括印刷网版、回墨刀和刮刀3。印刷网版包括网版框架1和设置在网版框架1上的印刷丝网2,印刷丝网2的纵向对称轴21与网版框架1的纵向对称轴11具有偏心距离X,更具体地,网版框架1和印刷丝网2均为正方形,印刷丝网2的水平对称轴与网版框架1的水平对称轴12重叠,印刷丝网2向左偏移,该偏心距离X占印刷丝网2边长的1/15

1/4。在本实施例中,印刷丝网2的尺寸为315mm*315mm,网版框架1的尺寸为850mm*850mm,偏心距离X设置为40mm,印刷时,回墨刀设置在距离网版框架1的纵向对称轴11更近的纵向边缘的上方,即设置在印刷丝网2右侧的纵向边缘上方,并在印刷时由右向左水平移动,如此使得回墨刀在距离印刷丝网2左侧的纵向边缘40mm处便会停止,从而避免出现突起、毛刺等缺陷,从图7所示,边缘印刷图形完整,边缘清晰,没有出现突起、毛刺等外观缺陷,产品合格率高。回墨刀、刮刀3的具体安装结构为现有技术。
[0024]刮刀3包括平直部31,平直部31下段两侧均设置有向内倾斜的第一倾斜面31,两第一倾斜面31下端均连接有向内倾斜的第二倾斜面32,第一倾斜面31与印刷丝网2形成第一角度θ1,第二倾斜面32与印刷丝网2形成第二角度θ2,第一角度θ1大于第二角度θ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角度θ1为75
°
,第二角度θ2为45度。如图7所示,印刷电极图案饱满,且有效降低了网版受刮胶的单点应力,与现有的未偏心的丝网印刷网版匹配直刮胶相比,本技术的网版图案设计的使用寿命由123574次提高至196537次。
[0025]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技术实施的范围,即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
技术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用丝网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印刷网版、回墨刀和刮刀,印刷网版包括网版框架和设置在网版框架上的印刷丝网,印刷丝网的纵向对称轴与网版框架的纵向对称轴具有偏心距离,刮刀和回墨刀均设置于印刷丝网一纵向边缘上方,回墨刀可在印刷丝网上水平移动,刮刀下段具有第一倾斜面和与第一倾斜面下端连接的第二倾斜面,第一倾斜面与印刷丝网形成第一角度,第二倾斜面与印刷丝网形成第二角度,第一角度大于第二角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用丝网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墨刀设置于印刷丝网距离网版框架纵向对称轴更近的纵向边缘的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用丝网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版框架和印刷丝网均为正方形,所述偏心距离占印刷丝网边长的1/15

1/4。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用丝网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角度取值范围为70
°‑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梦颖陈世忠黄贵生谢艺兰潘凤娇林玮铭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火炬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