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荧光阻燃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9799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7 10: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荧光阻燃面料,属于纺织面料技术领域,包括:基布层;所述基布层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所述经纱和所述纬纱均包括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纱和芳纶纱;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纱表面附着有一层阻燃整理剂层;所述基布层一侧涂覆有荧光涂层;所述基布层远离所述荧光涂层的一侧设置有加强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荧光阻燃面料的基布层包括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可使面料具有极高的强度的优异的防划防割防刺能力,能够有效地避免尖锐物划伤荧光阻燃面料,延长面料的使用寿命。延长面料的使用寿命。延长面料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荧光阻燃面料


[0001]本技术涉及纺织面料
,具体涉及一种荧光阻燃面料。

技术介绍

[0002]面料由纱线织成,按材质和功能应用于各种领域中。荧光阻燃面料是具有荧光效果的阻燃面料,应用于阻燃环境中,相较于普通阻燃面料,荧光阻燃面料在夜间会发光,可起到标记作用,同时能够提高面料的美观度。现有的荧光阻燃面料的强度和防划防割性能差,在使用过程中已被破坏。因此,本技术提供一种高强度且防划防割的荧光阻燃面料。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荧光阻燃面料。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荧光阻燃面料,包括:基布层;
[0006]所述基布层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所述经纱和所述纬纱均包括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纱和芳纶纱;所述经纱中的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纱与所述芳纶纱的排列比为1:3

5;所述纬纱中的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纱与所述芳纶纱的排列比为1:4

7;
[0007]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纱表面附着有一层阻燃整理剂层;
[0008]所述基布层一侧涂覆有荧光涂层;
[0009]所述基布层远离所述荧光涂层的一侧设置有加强层。
[0010]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加强层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所述经纱和所述纬纱均为涤氨包芯纱;所述涤氨包芯纱的芯纱为氨纶长丝,包覆纱为远红外涤纶纱。
[0011]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涤氨包芯纱外部缠绕有抗菌型锦纶长丝。
[0012]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氨纶长丝外表面缠绕有导电长丝。
[0013]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基布层与所述加强层之间设置有防水透气膜层。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所提供的荧光阻燃面料的基布层包括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可使面料具有极高的强度的优异的防划防割防刺能力,能够有效地避免尖锐物划伤荧光阻燃面料,延长面料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面料层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基布层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涤氨包芯纱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涤氨包芯纱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三面料层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基布层;2、荧光涂层;3、加强层;4、防水透气膜层;11、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纱;12、芳纶纱;14、氨纶长丝;15、远红外涤纶纱;16、抗菌型锦纶长丝;17、导电长丝。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3]实施例一:
[0024]如图1所示,一种荧光阻燃面料,包括:基布层1、荧光涂层2和加强层3。
[0025]如图2所示,所述基布层1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
[0026]所述经纱和所述纬纱均包括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纱11和芳纶纱12。其中,所述经纱中的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纱11与所述芳纶纱12的排列比为1:3

5;所述纬纱中的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纱11与所述芳纶纱12的排列比为1:4

7。本实施例中,经纱中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纱11与芳纶纱12的排列比为1:3。纬纱中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纱11与芳纶纱12的排列比为1:4。
[0027]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纱11表面附着有一层阻燃整理剂层。阻燃整理剂层由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纱11浸渍阻燃整理剂制得。
[0028]荧光涂层2涂覆于基布层1一侧。
[0029]加强层3设置在基布层1另一侧。所述加强层3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所述经纱和所述纬纱均为涤氨包芯纱;如图3所示,所述涤氨包芯纱的芯纱为氨纶长丝14,包覆纱为远红外涤纶纱15。其中,远红外涤纶纱15由远红外涤纶短纤维纺成,远红外涤纶短纤维的制备步骤包括:将干燥后的PET料和远红外母粒混合料送入螺杆挤压机加热熔融纺丝。其中,远红外母粒远红外陶瓷粉和聚酯混合熔融并造粒得到,所述远红外母粒中含有19%

21%的远红外陶瓷粉。
[0030]加强层3不仅能够提高面料的强度,还具有远红外功能,提高了面料的质感和保暖性。
[0031]实施例二:
[0032]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在所述涤氨包芯纱外部缠绕有抗菌型锦纶长丝16;在所述氨纶长丝14外表面缠绕有导电长丝17。抗菌型锦纶长丝16可提高加强层3的强度,同时使之具有良好的抗菌性,防止滋生细菌。导电长丝17可将面料产生的静电排泄掉,防止静电集聚带来危害。
[0033]实施例三:
[0034]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在所述基布层1与所述加强层3之间设置有防水透气膜层4,使面料具有防水性,防止水分穿过面料进入内部。其中,防水透气膜层4为PTFE薄膜。
[0035]以上详细描述了本技术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技术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
中技术人员依本技术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0036]最后,还需要理解的是,实施例中的某些技术特征对于解决特定的技术问题可能并不是必需的,从而可以没有或者省略这些技术特征而不影响技术问题的解决或者技术方案的形成;而且,一个实施例的特征、要素和/或功能可以与其它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特征、要素和/或功能适当地相互组合、结合或者配合,除非该组合、结合或者配合明显不可实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荧光阻燃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布层(1);所述基布层(1)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所述经纱和所述纬纱均包括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纱(11)和芳纶纱(12);所述经纱中的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纱(11)与所述芳纶纱(12)的排列比为1:(3

5);所述纬纱中的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纱(11)与所述芳纶纱(12)的排列比为1:(4

7);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纱(11)表面附着有一层阻燃整理剂层;所述基布层(1)一侧涂覆有荧光涂层(2);所述基布层(1)远离所述荧光涂层(2)的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国强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市金进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