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装箱船冷箱供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07832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2 2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集装箱船领域,提供了一种集装箱船冷箱供电系统。四台发电机、中压配电板、四路冷箱配电板、多个分电箱以及多个插座箱,发电机向中压配电板配电,中压配电板设有两条汇流排,各汇流排分别通过线缆向对应的两路冷箱配电板供电,各冷箱配电板分别向多个分电箱供电,各分电箱分别向多个插座箱供电;电力系统通过对称设置,以集装箱船长度方向的中心面为对称中心设置插座箱,对应的分电箱、冷箱配电板、均对称分布在左、右舷侧,将电网设备的功率分配均衡,避免交叉布线,缩短电缆敷设长度,减少施工量,有效缩短造船周期。有效缩短造船周期。有效缩短造船周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装箱船冷箱供电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集装箱船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装箱船冷箱供电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大型集装箱船上,除了有普通货物集装箱外还有大量的用于存放食品、药品等的专用冷藏集装箱,冷藏集装箱在船舶航行过程中需要接入电力并保持制冷,以维持集装箱内的储存温度。集装箱船的冷箱配电容量要求很大,设计考虑电力平衡因素,会采用相邻的两个舱的配电交叉布置,或者同一个舱的左右交叉布置,来匹配整个电网的供电平衡设计。在实际施工中,电缆交叉布置,施工困难,浪费电缆,后期维护检查时,电源分布混乱,查找困难。
[0003]IMO CII法规在2023年即将生效,并开始执行的SEEMP / SEEMP Part III相关标准,要求配置冷箱功率监测系统,对船舶能耗进行评级。传统的设计方法仅能实现监测所有冷箱的总功率,无法实现监测单个货舱功率,或单个冷箱插座功率。这样的检测方法在面对能效等级评级时,将不具备竞争力。
[0004]冷箱供电系统的末端是大量的插座箱,插座箱一般安装在集装箱船绑扎桥上,固定和布置方式较多,后期安装不方便,插座箱的固定装置类型容易混淆,不利于施工,消耗很多人工。部分位置需要额外增加加强的舾装件和防碰撞的挡板,施工工序比较繁琐。部分插座箱因仅靠栏杆部分加强,试航发现震动,不可避免会造成后期额外的焊接和加强工作。另外插座箱布置杂乱会造成电力平衡计算困难,为了电力平衡和匹配中压变压器容量会,板扎桥上的电缆会分布到多个地方不同的分电箱供电,造成电缆敷设无序性,不利于施工和维护。
>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满足新的标准的要求,简化冷箱供电系统的安装,平衡电力,确保插座箱的安装稳定性,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装箱船冷箱供电系统,利用对称式的安装以平衡电力,达到线缆的有序铺设,通过插座箱的对称设置以及对应支架的设计,避免线缆的无序性,便于施工,增加结构的稳定性。
[0006]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集装箱船冷箱供电系统,包括四台发电机、中压配电板、四路冷箱配电板、多个分电箱以及多个插座箱,四台所述发电机发电并通过线缆向中压配电板配电,中压配电板设有两条汇流排,两条汇流排之间安装有中压断路器,每台汇流排对应两台发电机,所述发电机与汇流排之间安装有中压断路器;各汇流排分别通过线缆向对应的两路冷箱配电板供电,各汇流排与对应各冷箱配电板之间安装有中压断路器和变压器,在中压断路器处插入有功率监测模块;各冷箱配电板分别向多个分电箱供电,各冷箱配电板与对应的分电箱间的线缆上安装有功率监测模块;各分电箱分别向多个插座箱供电;各分电箱与对应插座箱间安装有功率检测模块;四路所述的冷箱配电板以及对应的变压器分别安装在船艏和船
尾;四路所述的冷箱配电板沿集装箱船的长度方向的中心对称面对称分布在集装箱船的左舷和右舷,多个分电箱在集装箱左舷和右舷排列,并沿集装箱船的长度方向的中心对称面对称分布,各所述的插座箱分布在集装箱船的货舱甲板面以及船舱,并并沿集装箱船的长度方向的中心对称面对称分布;各所述的插座箱与集装箱船的绑扎桥固定连接。
[0008]进一步地,所述汇流排与冷箱配电板以及各分电箱内分别安装有功率监测模块。
[0009]进一步地,所述分电箱与附近的插座箱对应连接,各分电箱连接的插座箱数量相等。
[0010]进一步地,各所述冷箱配电板对应连接的分电箱数量相等。
[0011]进一步地,所述插座箱通过插座箱支架安装于绑扎桥,所述插座箱支架包括角铁焊接形成的门型框架,插座箱固定安装于所述门型框架,所述门型框架底部固定焊接于绑扎桥平台,门型框架的一侧与绑扎桥的立柱固定连接。
[0012]进一步地,所述门型框架的顶部通过斜拉杆与绑扎桥立柱固定。
[0013]进一步地,所述门型框架顶部横梁上焊接有防碰撞的挡板,所述防碰撞的挡板平行于插座箱的长度方向,防碰撞的挡板宽度方向一侧固定焊接于门型框架,另一侧向下圆弧折弯并覆盖插座箱的顶面。
[0014]再进一步地,所述绑扎桥上的船用小链穿过所述门型框架的立柱。
[0015]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后,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6]本技术方案的电力系统通过对称设置,以集装箱船长度方向的中心面为对称中心设置插座箱,对应的分电箱、冷箱配电板、均对称分布在左、右舷侧,将电网设备的功率分配均衡,避免交叉布线,缩短电缆敷设长度,减少施工量,有效缩短造船周期。
[0017]在中压配电板、冷箱配电板、分电箱以及插座箱分别安装功率监测模块,可以选择监测总功率,或单个货舱功率,或单个冷箱插座功率,满足不同评级的要求。
[0018]插座箱通过与绑扎桥立柱连接并以斜拉杆船用小链以及进行加固,安装结构稳定,避免在船舶航行过程中的震动,以及成后期额外的焊接和加强工作。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供电系统的原理图。
[0020]图2为分电箱的安装位置图。
[0021]图3为局部区域分电箱与插座箱的安装示意图。
[0022]图4为插座箱的安装示意图。
[0023]图5为插座箱支架的侧视图。
[0024]图中:发电机1,中压配电板2,冷箱配电板3,分电箱4,插座箱5,汇流排6,中压断路器7,中压断路器8,中压断路器9,变压器10,功率监测模块11,功率监测模块12,功率检测模块13,插座箱支架14,绑扎桥15,绑扎桥平台16,立柱17,斜拉杆18,船用小链19,挡板20。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述:
[0026]如图1所示,一种集装箱船冷箱供电系统,由四台发电机1、中压配电板2、四路冷箱配电板3、多个分电箱4以及多个插座箱5组成。四台发电机1通过线缆向中压配电板2配电,
中压配电板2上设有两条汇流排6,两条汇流排6之间安装有中压断路器7,各汇流排6对应连接有两台发电机1,各发电机1与汇流排6之间分别安装有中压断路器8。每条汇流排6分别通过线缆向对应的两路冷箱配电板3供电,各汇流排6与对应各冷箱配电板3之间安装有中压断路器9和变压器10,在中压断路器9处插入有功率监测模块11;各冷箱配电板3分别向多个分电箱4供电,各冷箱配电板3与对应的分电箱4间的线缆上安装有功率监测模块12;各分电箱4分别向多个插座箱5供电;各分电箱4与对应插座箱5间安装有功率检测模块13。
[0027]为了平衡电网的功率,本技术方案采取对称式设计。如图2

3所示,四路的冷箱配电板3以及对应的变压器10分别安装在船艏和船尾;船艏的两路冷箱配电板分别向对应位置的左舷和右舷的分电箱供电,船尾的两路冷箱配电板分别向对应位置的左舷和右舷的分电箱供电。四路冷箱配电板3以及其连接的变压器10沿集装箱船的长度方向的中心对称面对称分布。多个分电箱4在集装箱左舷和右舷排列,并沿集装箱船的长度方向的中心对称面对称分布,多个插座箱5分布在集装箱船的货舱甲板面以及船舱,并沿集装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装箱船冷箱供电系统,包括四台发电机、中压配电板、四路冷箱配电板、多个分电箱以及多个插座箱,其特征在于,四台所述发电机发电并通过线缆向中压配电板配电,中压配电板设有两条汇流排,两条汇流排之间安装有中压断路器,每台汇流排对应两台发电机,所述发电机与汇流排之间安装有中压断路器;各汇流排分别通过线缆向对应的两路冷箱配电板供电,各汇流排与对应各冷箱配电板之间安装有中压断路器和变压器,在中压断路器处插入有功率监测模块;各冷箱配电板分别向多个分电箱供电,各冷箱配电板与对应的分电箱间的线缆上安装有功率监测模块;各分电箱分别向多个插座箱供电;各分电箱与对应插座箱间安装有功率检测模块;四路所述的冷箱配电板以及对应的变压器分别安装在船艏和船尾;四路所述的冷箱配电板沿集装箱船的长度方向的中心对称面对称分布在集装箱船的左舷和右舷,多个分电箱在集装箱左舷和右舷排列,并沿集装箱船的长度方向的中心对称面对称分布,各所述的插座箱分布在集装箱船的货舱甲板面以及船舱,并沿集装箱船的长度方向的中心对称面对称分布;各所述的插座箱与集装箱船的绑扎桥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装箱船冷箱供电系统,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鑫陈斌杨明张磊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扬子鑫福造船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