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试验样品焙烧的小型回转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7685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2 20:09
一种适用于试验样品焙烧的小型回转窑,包括窑体、燃烧机、窑体回转驱动组件、窑体支撑组件及窑体排烟组件;窑体内部用于放置试验样品;窑体窑头端接入燃烧机,窑体窑尾端接入窑体排烟组件,窑体设于窑体支撑组件上;窑体回转驱动组件设于窑体与窑体支撑组件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小型回转窑可使试验样品焙烧更加均匀,不会出现结块或焙烧不足的现象,焙烧处理能力高于烘干箱,采用火焰作为焙烧热源,通过改变火焰大小实现焙烧温度的调节;通过改变窑体倾角及配置双重挡料圈,可保证试验样品在各个温度区间的停留时间,获得更好的焙烧效果,用以发掘工业生产中的最佳焙烧时间;由于焙烧采用火焰加热,因此更加贴合工业生产,所得试验参数也更加准确。验参数也更加准确。验参数也更加准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试验样品焙烧的小型回转窑


[0001]本技术属于焙烧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试验样品焙烧的小型回转窑。

技术介绍

[0002]现阶段,试验样品大多采用电加热烘干箱进行焙烧处理,焙烧处理前,先在托盘内一次性堆放一定厚度的试验样品,随后将堆放有试验样品的托盘放入烘干箱内,封闭烘干箱后接通电源,使电流接入烘干箱内的电阻丝,通过电阻丝的通电发热对托盘内的试验样品进行加热,用以模拟试验样品的焙烧。
[0003]然而,由于试验样品在托盘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在通过电阻丝对试验样品进行加热时,若试验样品的堆放厚度较厚,则电阻丝加热方式容易造成试验样品内外受热不均匀,会出现试验样品表层过烧结块或内部焙烧不足的现象;若试验样品的堆放厚度较薄,会出现烘干箱处理能力不能充分利用而造成能源浪费的现象。
[0004]此外,静止状态下利用电阻丝对试验样品进行加热,其模拟焙烧的方式脱离工业生产的工况,因此无法直观体现出工业生产所需的试验参数。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试验样品焙烧的小型回转窑,试验样品焙烧更加均匀,不会出现结块或焙烧不足的现象,焙烧处理能力高于烘干箱,采用火焰作为焙烧热源,通过改变火焰大小实现焙烧温度的调节,能够充分利用其处理能力,避免能源浪费;通过改变窑体倾角以及配置双重挡料圈,可以保证试验样品在各个温度区间的停留时间,获得更好的焙烧效果,用以发掘工业生产中的最佳焙烧时间;由于焙烧采用火焰加热,因此更加贴合工业生产,所获得的试验参数也更加准确。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试验样品焙烧的小型回转窑,包括窑体、燃烧机、窑体回转驱动组件、窑体支撑组件及窑体排烟组件;所述窑体内部用于放置试验样品;所述窑体的窑头端接入燃烧机,窑体的窑尾端接入窑体排烟组件,窑体设置在窑体支撑组件上;所述窑体回转驱动组件设置在窑体与窑体支撑组件之间。
[0007]所述窑体包括壳体和窑门;所述壳体采用圆柱筒型结构,窑门位于壳体的筒口处,窑门通过铰链合页与壳体相连,在壳体和窑门之间设有门锁;在所述窑门的中心处开设有火焰喷口,火焰喷口与燃烧机的火焰出口连通;在所述壳体的筒底中心开设有烟气出口。
[0008]在所述壳体和窑门的内表面设有耐火浇筑料内衬。
[0009]在所述火焰喷口下方的窑门上设置有卸料口,在卸料口处设置有卸料门,卸料门通过铰链合页与窑门相连。
[0010]在所述壳体内侧设有两道挡料圈,挡料圈的径向宽度大于耐火浇筑料内衬的厚度。
[0011]在所述壳体顶部设置有测温热电偶。
[0012]所述窑体回转驱动组件包括外齿圈、齿轮、减速机及电动机;所述外齿圈同轴固定套装在壳体外部所述减速机及电动机固定安装在窑体支撑组件上,电动机的动力输出轴与减速机的动力输入轴相连,所述齿轮固定安装在减速机的动力输出轴上,齿轮与外齿圈相啮合。
[0013]在所述外齿圈的轴向两侧设置有限位挡轮,限位挡轮通过轮架安装在窑体支撑组件上。
[0014]所述窑体支撑组件包括下支撑座、上支撑座、千斤顶及支撑轮;所述上支撑座位于下支撑座上方,上支撑座一端通过铰链合页与下支撑座一端相连且铰链合页与窑门同侧分布;所述千斤顶位于上支撑座另一端与下支撑座另一端之间,千斤顶下端铰接在下支撑座上,千斤顶上端铰接在上支撑座上;所述壳体放置在支撑轮上,支撑轮通过轮架安装在上支撑座上。
[0015]所述窑体排烟组件包括排烟道、冷却机构和除尘机构;所述排烟道通过烟道支架固定在上支撑座上,排烟道一端与壳体的烟气出口相连,排烟道另一端依次通过冷却机构和除尘机构与大气连通;在所述烟气出口与排烟道之间洞口处填充有密封用的陶瓷纤维毡,陶瓷纤维毡外部通过密封压盖压实固定。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7]本技术的适用于试验样品焙烧的小型回转窑,试验样品焙烧更加均匀,不会出现结块或焙烧不足的现象,焙烧处理能力高于烘干箱,采用火焰作为焙烧热源,通过改变火焰大小实现焙烧温度的调节,能够充分利用其处理能力,避免能源浪费;通过改变窑体倾角以及配置双重挡料圈,可以保证试验样品在各个温度区间的停留时间,获得更好的焙烧效果,用以发掘工业生产中的最佳焙烧时间;由于焙烧采用火焰加热,因此更加贴合工业生产,所获得的试验参数也更加准确。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适用于试验样品焙烧的小型回转窑的结构示意图(状态一);
[0019]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适用于试验样品焙烧的小型回转窑的结构示意图(状态二);
[0020]图3为图1中A向视图;
[0021]图中,1—壳体,2—窑门,3—门锁,4—火焰喷口,5—烟气出口,6—耐火浇筑料内衬,7—卸料口,8—卸料门,9—挡料圈,10—测温热电偶,11—外齿圈,12—限位挡轮,13—下支撑座,14—上支撑座,15—千斤顶,16—支撑轮,17—排烟道,18—烟道支架,19—陶瓷纤维毡,20—密封压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3]如图1~3所示,一种适用于试验样品焙烧的小型回转窑,包括窑体、燃烧机、窑体回转驱动组件、窑体支撑组件及窑体排烟组件;所述窑体内部用于放置试验样品;所述窑体一端接入燃烧机,窑体另一端接入窑体排烟组件,窑体设置在窑体支撑组件上;所述窑体回
转驱动组件设置在窑体与窑体支撑组件之间。
[0024]所述窑体包括壳体1和窑门2;所述壳体1采用圆柱筒型结构,窑门2位于壳体1的筒口处,窑门2通过铰链合页与壳体1相连,在壳体1和窑门2之间设有门锁3;在所述窑门2的中心处开设有火焰喷口4,火焰喷口4与燃烧机的火焰出口连通;在所述壳体1的筒底中心开设有烟气出口5。
[0025]在所述壳体1和窑门2的内表面设有耐火浇筑料内衬6。
[0026]在所述火焰喷口3下方的窑门2上设置有卸料口7,在卸料口7处设置有卸料门8,卸料门8通过铰链合页与窑门2相连。
[0027]在所述壳体1内侧设有两道挡料圈9,挡料圈9的径向宽度大于耐火浇筑料内衬6的厚度。
[0028]在所述壳体1顶部设置有测温热电偶10。
[0029]所述窑体回转驱动组件包括外齿圈11、齿轮、减速机及电动机;所述外齿圈11同轴固定套装在壳体1外部所述减速机及电动机固定安装在窑体支撑组件上,电动机的动力输出轴与减速机的动力输入轴相连,所述齿轮固定安装在减速机的动力输出轴上,齿轮与外齿圈11相啮合。
[0030]在所述外齿圈11的轴向两侧设置有限位挡轮12,限位挡轮12通过轮架安装在窑体支撑组件上。
[0031]所述窑体支撑组件包括下支撑座13、上支撑座14、千斤顶15及支撑轮16;所述上支撑座14位于下支撑座13上方,上支撑座14一端通过铰链合页与下支撑座13一端相连且铰链合页与窑门2同侧分布;所述千斤顶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试验样品焙烧的小型回转窑,其特征在于:包括窑体、燃烧机、窑体回转驱动组件、窑体支撑组件及窑体排烟组件;所述窑体内部用于放置试验样品;所述窑体一端接入燃烧机,窑体另一端接入窑体排烟组件,窑体设置在窑体支撑组件上;所述窑体回转驱动组件设置在窑体与窑体支撑组件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试验样品焙烧的小型回转窑,其特征在于:所述窑体包括壳体和窑门;所述壳体采用圆柱筒型结构,窑门位于壳体的筒口处,窑门通过铰链合页与壳体相连,在壳体和窑门之间设有门锁;在所述窑门的中心处开设有火焰喷口,火焰喷口与燃烧机的火焰出口连通;在所述壳体的筒底中心开设有烟气出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试验样品焙烧的小型回转窑,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和窑门的内表面设有耐火浇筑料内衬。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试验样品焙烧的小型回转窑,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火焰喷口下方的窑门上设置有卸料口,在卸料口处设置有卸料门,卸料门通过铰链合页与窑门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试验样品焙烧的小型回转窑,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内侧设有两道挡料圈,挡料圈的径向宽度大于耐火浇筑料内衬的厚度。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试验样品焙烧的小型回转窑,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顶部设置有测温热电偶。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试验样品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宁国栋李文明刘应志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逢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