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青枯病抗病性田间高密度鉴定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07628 阅读: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烟草青枯病抗病性田间高密度鉴定方法,包括:1)培育烟草青枯病病圃;2)适时整理病圃田地:在病圃的烟草移栽前,平整土地达到土壤细碎能够起垄起畦地膜覆盖的要求,按照每畦宽1.5m~2.5m,畦间沟宽0.5m~0.7m作畦,畦面平整,长度根据地块大小调整;3)确定栽培密度,采取平畦移栽方式:在每畦上栽植3-5行以上,株距0.2m~0.4m;4)合理施肥,加强田间管理:氮磷钾肥料施用的重量比例为1∶1-2∶1-2,采用地膜覆盖方式,重视田间灌溉;5)病情调查与分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提高了烟草青枯病抗性的大田鉴定效率,不仅能够应用于烟草品种的抗性鉴定,而且能在同样资金及病圃面积状况下使鉴定材料在4-6倍以上的增加,且同样应用于烟草抗青枯病育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作物抗病性鉴定方法,具体为烟草青枯病抗性田间鉴定方法的改 进。
技术介绍
烟草青枯病是由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am)引起的一种细菌性病害,是典型的维管束病害,最显著的病状是枯萎,一旦发病即可造成全株死亡,对烟草的产 量和质量影响极大,是烟草上一大毁灭性病害。该病广泛分布于全世界的热带、亚热带 和一些温暖的地区。在我国的福建、安徽、江苏、云南、广西、河北、湖南、广东等地 普遍发生。利用抗病品种是防治烟草青枯病的一项根本、有效、经济的措施。由于烟草 相比其它大田作物来说是大株作物,种植成本较高,受经费等条件的限制,如何经济快 速地鉴定烟草对青枯病的抗性程度成为育种的关键措施。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行业 标准一烟草品种抗病性鉴定》标准号YC/T 41-1996介绍,烟草青枯病抗性现鉴定方法 分为两种1.田间鉴定方法测定烟草品种抗青枯病的程度,一般在病区的连作田块自 然发病,可以不经过人工接种观察对青枯病的抗性。随机或顺序排列,三次以上重复, 每品种种植一行,每行20株,设抗病品种DB101,感病品种长脖黄为对照。各地增设当 地抗、中、感品种为对照,在田间发病初期、盛期和末期进行田间调查。调查时病害严 重度分级应符合YC/T 39的规定。2.烟草苗期鉴定将苗龄40天的烟苗,移栽至瓦盆, 待烟苗成活后,用根灌菌液的方法,每株灌20ml的细菌悬浮液(3X108/ml),接种后置 于28 30°C恒温室中,并将瓦盆放在盛水的瓷盘中保湿,观察发病情况。于接种后第 7、10、15、21、30天,按YC/T39的规定进行调查,计算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上述田间鉴定方法能够较好的反应品种的抗性,且可以考察其株型等农艺性 状。烟草相比其它大田作物来说是大株作物,其大田栽培模式为生产栽培密度1200株 /666.7m2左右,其它大田作物如玉米栽培密度4000株/666.7m2以上,小麦稀播时栽培密 度至少在20000株/666.7m2以上,正常种植时更多。如果据此作为品种选育来应用,尤 其是低代分离材料时,其鉴定效率较低,在同样资金及病圃面积的状况下不易选出抗病 且优质的烟草株系,这是烟草相对其它大田作物出品种较少的原因之一。既保证烟草青 枯病抗性大田鉴定的准确性又提高效率,使其能够应用于一般烟草育种课题是本领域的 技术人员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既提高了抗性鉴定的效率又保留了大 田病圃鉴定结果的可靠性等优点,并且适合于烟草青枯病抗病育种的烟草青枯病抗病性 田间高密度鉴定方法。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本专利技术烟草青枯病抗病性田 间高密度鉴定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培育烟草青枯病病圃选择病圃宜在烟草主产区相对独立的田块,多年连续 种植感病品种至其病情指数生育末期达到或接近100时,次年即可做为病圃使用,种植 在旱地或者水田上,水田必须每年坚持烟-稻连作,水稻收获后至烟草移栽前田间保持 湿润状态,田间持水量40% 80%,田间持水量60%时效果最好,杜绝田间积水,以利 青枯菌的存活,水田病圃当年发病烟株秸秆必须还田,以保证田间土壤菌量;2)适时整理病圃田地在病圃的烟草移栽前,平整土地,达到土壤细碎、能够 起垄起畦,及地膜覆盖的要求,按照每畦宽1.5m 2.5m,畦间沟宽0.5m 0.7m作畦, 畦面平整,长度根据地块大小适当调整,其中按照每畦宽2m,畦间沟宽0.6m作畦效果最 好;3)确定栽培密度,采取平畦移栽方式本专利技术中的栽培密度是在常规栽培模式 上增加,在每畦上栽植3-5行,株距0.2m 0.4m,株距0.3m时效果最好,即其田间密 度为4444株/666.7m2-7407株/666.7m2,其三种及以上密度的确定是根据其对烟草株型 鉴定的重要性确定,株型等农艺性状选择越重要宜越稀植;4)合理施肥,强田间管理青枯病病圃施肥采用增氮减磷钾的原则,高密度 栽培条件下在当地一般大田生产的基础上增加10-15%的氮肥,即氮磷钾重量比例为 1:1-2: 1-2,增施的氮肥可以采取基肥或追肥的方式施用,采用地膜覆盖方式,重视 田间灌溉,务必使各畦间沟灌溉水的畅通互流,以使田间菌量均一;5)病情调查与分级以烟草品种DBlOl为抗病对照,烟草品种长脖黄为感病对 照,青枯病调查以田间始病期开始,每10天左右调查一次,调查以株为单位,病害严重 度分级及调查方法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行业标准-烟草病害分级及调查方法》YC/T 39-1996 ;抗病性分级标准首先利用下述公式计算相对抗病性指数RRI = In (DI/ (I-DI)) -In (DI0/ (I-DI0)DI 试品种病情指数;DIO 对照品种病情指数(本专利技术采用感病对照的病情指 数),然后按照下表1抗性分级标准划分各品种的抗病性。表1抗性分级标准抗病等级免疫高抗中抗中感高感抗性指数-<-0.2-0.2~-0.10.1 0>0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普通的大田病圃鉴定结果可靠,与大田生产一致,但其需病圃大、花费高, 育种单位一般把此作为品种或高代材料的鉴定方法。本专利技术中提高了烟草种植密度,使 其鉴定效率提高了 4-7倍以上,且保留了普通大田病圃鉴定的其它优点;2)烟草苗期鉴定,如采用盆栽试验及如专利“一种烟草青枯病抗性的苗期鉴定 方法”公开号CN101496481-所述的苗期鉴定方法,虽然其鉴定的材料量大,成本相对 较低,但其鉴定结果与田间鉴定结果有一定的差异且不能够与烟草株型选择同时开展。在本专利技术中随栽培密度增加其农艺性呈有规律变化,能够根据规律进行初步的烟草株型 选择,而且根据鉴定株型重要性可以对栽培密度予以调整,更适合于烟草新品种选育流 程,接近于烟草育种工作者的田间试验要求与习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例对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但实施例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从2005年开始,本专利申请的专利技术人在安徽省皖南烟区宣城市寒亭镇义兴村开 展烟草育种、植保等试验,每年在2bm的水田上采取烟-稻连作的方式连续栽培烟草青 枯病感病品种,至2007年试验结束,约有1.2hm的土地上感病品种在生育终期发病率达 到80%以上。从2008年确定其为青枯病重发田块,开始利用其作为病圃开展烟草青枯病 抗性品种鉴定及新品种选育研究。2008年-2009年开展国内烟草抗青枯病资源及安徽省 地方烟草品种的筛选研究。田间采用平畦栽培方式,即畦宽2m,畦间沟宽0.6m,深0.3m。施肥量为每 666.7m2 基肥 7.5kgN、1 OkgP2O5> IOkgK2O,追肥每 666.7m25kgKN03,KNO3 溶入水中在移栽后40天内浇施。每畦栽4行,即田间密度为5555株/666.7m2,为一般大田栽培密 度的4.6倍左右。如下表2所示,为采用上述栽培方式的烟草品种高密度田间鉴定种植示思衣。表2烟草品种高密度田间鉴定种植示意表(示每畦2区)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1)培育烟草青枯病病圃在烟草主产区相对独立的田块选择病圃,多年连续种植感 病品种至其病情指数生育末期达到或接近100时,次年即可做为病圃使用,种植在旱地 或者水田上,水田必须每年坚持烟-稻连作,水稻收获后至烟草移栽前田间保持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烟草青枯病抗病性田间高密度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1)培育烟草青枯病病圃:在烟草主产区相对独立的田块选择病圃,多年连续种植感病品种至其病情指数生育末期达到或接近100时,次年即可做为病圃使用,以旱地为好,水田必须每年坚持烟-稻连作,水稻收获后至烟草移栽前田间保持湿润状态,田间持水量40%~80%,杜绝田间积水,以利青枯菌的存活,水田病圃当年发病烟株秸秆必须还田,以保证田间土壤菌量;    2)适时整理病圃田地:在病圃的烟草移栽前,平整土地达到土壤细碎能够起垄起畦地膜覆盖的要求,按照每畦宽1.5m~2.5m,畦间沟宽0.5m~0.7m作畦,畦面平整,长度根据地块大小调整;    3)确定栽培密度,采取平畦移栽方式:在每畦上栽植3-5行以上,株距0.2m~0.4m,即其田间密度为4444株/666.7m↑[2]--7407株/666.7m↑[2];    4)合理施肥,加强田间管理:氮磷钾肥料施用的重量比例为1∶1-2∶1-2,采用地膜覆盖方式,重视田间灌溉,使各畦间沟灌溉水的畅通互流,以使田间菌量均一;    5)病情调查与分级:以烟草品种DB101为抗病对照,烟草品种长脖黄为感病对照,青枯病调查以田间始病期开始,每10天左右调查一次,调查以株为单位,病害严重度分级及调查方法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行业标准-烟草病害分级及调查方法》YC/T39-199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学永祖朝龙高正良周应兵阮龙杨华应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