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老人临床康复用下肢支托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7524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2 2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残疾老人临床康复用下肢支托结构,属于老人康复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包括定位箱,所述定位箱的底部安装有支撑座,所述定位箱的椭圆箱体的一侧面上开设有限位槽;转动连接件,所述转动连接件靠近定位箱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定位箱的内部。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放在病床上即可使用,整体可以根据不同身高的老人进行腿部支撑位置处的长度调节,并且能够通过驱动电机带动转动齿轮在定位箱内的转动被动的让老人完成伸腿、屈腿、抬腿、落腿等多个动作,极大的减轻了护士与家属对于老人康复时需要的工作,并且这种康复方式更加规范,整体装置较轻较小,连接板与铰接座之间还可以通过拆卸连接螺杆将铰接座、腿部支撑件取下收纳,使用较为方便。使用较为方便。使用较为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残疾老人临床康复用下肢支托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老人康复
,具体涉及残疾老人临床康复用下肢支托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老年的人生理上会表现出新陈代谢放缓、抵抗力下降、生理机能下降等特征,比较显著的是活动变得会较为缓慢,容易生病,而在老年人群中,生病是较为常见的现象。残疾老人也是老年人中,最需要关心照护的一类,这类老人大多数需要长期留住医院以方便医护人员的观察照顾。
[0003]残疾老人中,有较大一部分的老人,虽然卧床,但是可以通过医生和家属的齐心协力,对于老人的腿部辅助运动,能够让一部分的老人在持之以恒的被动康复运动后,恢复腿部的自主行走能力,这样可以极大的减轻医生、家属的负担。但是,目前大多数在给老人做康复时,采用的方法是护士或家属直接抱着老人的腿部来回移动来进行康复运动,但是这种康复运动对于护士及患者家属来说是一项较重的负担,为此我们提出残疾老人临床康复用下肢支托结构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残疾老人临床康复用下肢支托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残疾老人临床康复用下肢支托结构,包括:
[0006]定位箱,所述定位箱的底部安装有支撑座,所述定位箱的椭圆箱体的一侧面上开设有限位槽;
[0007]转动连接件,所述转动连接件靠近定位箱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定位箱的内部;
[0008]铰接座,所述铰接座安装于转动连接件远离所述定位箱的一侧;
[0009]腿部支撑件,所述腿部支撑件安装于所述铰接座上,所述腿部支撑件能够与患者的腿部、脚部接触。
[0010]优选的,所述定位箱包括椭圆箱体,所述椭圆箱体的底部安装有两个支撑座。
[0011]优选的,所述椭圆箱体的内部安装有内箱体,所述限位槽设置于椭圆箱体、内箱体之间,所述椭圆箱体的内壁设置有第一齿带,所述内箱体的表面设置有第二齿带。
[0012]优选的,所述铰接座包括主座体,所述主座体上安装有多个弹簧,多个所述弹簧的顶部安装有接触板,多个所述接触板分别设置于主座体的倾斜面上,所述主座体的顶部与腿部支撑件相连,且主座体的侧边与转动连接件相连。
[0013]优选的,所述转动连接件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侧与铰接座相贴合,所述连接板上螺纹连接有两个连接螺杆,两个所述连接螺杆均贯穿连接板并与铰接座相连,所述连接板远离铰接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承重杆,所述承重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转动齿轮,
所述转动齿轮远离承重杆的一侧通过联轴器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定位箱的内壁滑动连接,且转动齿轮与定位箱的内壁相啮合。
[0014]优选的,所述腿部支撑件包括转轴,所述转轴的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支撑块、第二支撑块,所述第二支撑块远离转轴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三支撑块,所述第三支撑块上安装有脚部支撑板;
[0015]其中,所述脚部支撑板上开设有透气孔。
[0016]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块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杆,所述第二支撑块上滑动连接有两根连接钢管,两根所述连接钢管远离第二支撑块的一端与第三支撑块相连,两根所述连接钢管上均开设有多个限位孔,两个所述限位螺杆均贯穿第二支撑块并与相邻所述限位孔螺纹连接。
[0017]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块、第一支撑块及第三支撑块的表面均包覆有透气棉布。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能够在不移动老人的情况下,放在病床上即可使用,整体可以根据不同身高的老人进行腿部支撑位置处的长度调节,并且能够通过驱动电机带动转动齿轮在定位箱内的转动被动的让老人完成伸腿、屈腿、抬腿、落腿等多个动作,极大的减轻了护士与家属对于老人康复时需要的工作,并且这种康复方式更加规范,整体装置较轻较小,连接板与铰接座之间还可以通过拆卸连接螺杆将铰接座、腿部支撑件取下收纳,使用较为方便。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
[0020]图2为本技术铰接座、转动连接件及腿部支撑件连接第一视角的立体图;
[0021]图3为本技术铰接座、转动连接件及腿部支撑件连接第二视角的立体图;
[0022]图4为本技术椭圆箱体的正视剖面图;
[0023]图5为本技术图3中A处的放大图;
[0024]图6为本技术椭圆箱体的侧视剖面图。
[0025]图中:1、定位箱;11、椭圆箱体;12、支撑座;13、限位槽;14、第一齿带;15、内箱体;16、第二齿带;2、铰接座;21、主座体;22、弹簧;23、接触板;3、转动连接件;31、连接板;32、连接螺杆;33、承重杆;34、转动齿轮;35、驱动电机;4、腿部支撑件;41、转轴;42、第一支撑块;43、第二支撑块;44、第三支撑块;45、脚部支撑板;46、限位螺杆;47、连接钢管;48、限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请参阅图1

图5,本技术提供残疾老人临床康复用下肢支托结构,包括:
[0028]定位箱1,定位箱1的底部安装有支撑座12,定位箱1的椭圆箱体11的一侧面上开设有限位槽13;
[0029]转动连接件3,转动连接件3靠近定位箱1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定位箱1的内部;
[0030]铰接座2,铰接座2安装于转动连接件3远离定位箱1的一侧;
[0031]腿部支撑件4,腿部支撑件4安装于铰接座2上,腿部支撑件4能够与患者的腿部、脚部接触。
[0032]本实施例中,定位箱1包括椭圆箱体11,椭圆箱体11的底部安装有两个支撑座12。
[0033]本实施例中,椭圆箱体11的内部安装有内箱体15,限位槽13设置于椭圆箱体11、内箱体15之间,椭圆箱体11的内壁设置有第一齿带14,内箱体15的表面设置有第二齿带16。
[0034]本实施例中,铰接座2包括主座体21,主座体21上安装有多个弹簧22,多个弹簧22的顶部安装有接触板23,多个接触板23分别设置于主座体21的倾斜面上,主座体21的顶部与腿部支撑件4相连,且主座体21的侧边与转动连接件3相连。
[0035]本实施例中,转动连接件3包括连接板31,连接板31的一侧与铰接座2相贴合,连接板31上螺纹连接有两个连接螺杆32,两个连接螺杆32均贯穿连接板31并与铰接座2相连,连接板31远离铰接座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承重杆33,承重杆33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转动齿轮34,转动齿轮34远离承重杆33的一侧通过联轴器连接有驱动电机35,驱动电机35与定位箱1的内壁滑动连接,且转动齿轮34与定位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残疾老人临床康复用下肢支托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箱(1),所述定位箱(1)的底部安装有支撑座(12),所述定位箱(1)的椭圆箱体(11)的一侧面上开设有限位槽(13);转动连接件(3),所述转动连接件(3)靠近定位箱(1)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定位箱(1)的内部;铰接座(2),所述铰接座(2)安装于转动连接件(3)远离所述定位箱(1)的一侧;腿部支撑件(4),所述腿部支撑件(4)安装于所述铰接座(2)上,所述腿部支撑件(4)能够与患者的腿部、脚部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残疾老人临床康复用下肢支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箱(1)包括椭圆箱体(11),所述椭圆箱体(11)的底部安装有两个支撑座(1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残疾老人临床康复用下肢支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椭圆箱体(11)的内部安装有内箱体(15),所述限位槽(13)设置于椭圆箱体(11)、内箱体(15)之间,所述椭圆箱体(11)的内壁设置有第一齿带(14),所述内箱体(15)的表面设置有第二齿带(16)。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残疾老人临床康复用下肢支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座(2)包括主座体(21),所述主座体(21)上安装有多个弹簧(22),多个所述弹簧(22)的顶部安装有接触板(23),多个所述接触板(23)分别设置于主座体(21)的倾斜面上,所述主座体(21)的顶部与腿部支撑件(4)相连,且主座体(21)的侧边与转动连接件(3)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残疾老人临床康复用下肢支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连接件(3)包括连接板(31),所述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聿杰陈轶楠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辽宁省军区沈阳第八离职干部休养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