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肢康复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07270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2 2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下肢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座椅、支撑架和运动机构,所述的支撑架上端固定座椅,运动机构包括电机、左侧脚部运动机构、右侧脚部运动机构,所述的左侧脚部运动机构左转轴,支撑架上固定电机,电机输出轴通过连杆机构连接左侧支臂后端,左侧支臂后部固定左转轴与支撑架转动连接,左侧支臂前端固定左侧脚托,左转轴与右侧脚部运动机构的右转轴通过齿轮传动进行传动连接,实现左右侧支臂做同步反向高低变化的摆动,实现对人体两侧踝关节、膝关节和髋关节进行同步反向高低变化康复训练。训练。训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下肢康复训练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康复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下肢康复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老龄化势态显著,因脑梗、脑中风或意外伤害等原因导致下肢运动不便的患者数量不断增加,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据相关研究表明,因后期意外伤害导致下肢运动不便的患者,尽早介入相关器械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可有效降低肌肉萎缩,关节运动能力丧失等风险,提高患者自理能力,缓解后期家庭治疗负担。
[0003]现有关于下肢康复训练器,采用电机驱动,电机放置位置明显外凸,使患者康复训练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压抑感,另外,下肢康复训练器多采用脚踏自行车动作的运动机构进行康复训练,与步态运动康复训练有一定差距,而本申请采用接近步态的康复训练动作,提高患者康复训练效果,即使存在一下下肢同步步态康复训练器结构通常较为复杂,成本较高,患者使用的费用也会增加,本申请基于此背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经济实用、成本较低的下肢康复训练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一种下肢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座椅1、支撑架2和运动机构3,所述的支撑架2上端固定座椅1,所述的运动机构3包括电机301、左侧支臂304、右侧支臂312、左侧脚部运动机构、右侧脚部运动机构,所述的左侧脚部运动机构与右侧脚部运动机构左右对称设置,所述的左侧脚部运动机构包括左转轴306,支撑架2上固定电机301,电机301输出轴固定短连杆302的一端,短连杆302另一端铰接长连杆303的右端,右侧支臂312的后端向右侧伸出,右侧支臂312向后伸出的右侧端部通过球铰链铰接长连杆303的左端,左侧支臂304后部固定的左转轴306与支撑架2转动连接,左侧支臂304前端固定左侧脚托311,左转轴306与右侧脚部运动机构的右转轴314通过三级齿轮传动进行传动连接,且总传动比为1。
[0005]优选地,所述的左侧支臂304前部固定左连接杆308下端,左连接杆308向后侧上侧伸出,左连接杆308上端转动连接左连接环309的后侧边,左连接环309呈矩形,左连接环309的前侧边转动连接左侧护腿板310,左侧护腿板310上设置有左小腿绑带,用于绑缚患者的左侧小腿,所述的左侧脚托311上设置有左脚绑带,用于绑缚患者的左脚。
[0006]优选地,所述的左转轴306与右侧脚部运动机构的右转轴314通过三级齿轮传动进行传动连接的结构为:所述的左转轴306固定左齿轮305,左转轴306转动安装在固定架204上,支撑架2上设置有固定架204,左齿轮305与齿轮四321啮合,齿轮四321固定在转轴二327上,转轴二327转动安装在固定架204上,转轴二327固定齿轮三325,齿轮三325与齿轮四321啮合,齿轮四321固定在转轴一322上,转轴一322转动安装在固定架204上,转轴一322固定齿轮一320,齿轮一320与右侧脚部运动机构的右齿轮315啮合,右齿轮315固定在右转轴314上。
[0007]优选地,所述的支撑架2包括座椅支杆201、悬架202、底架203、承重板205,座椅支杆201固定在悬架202上端,座椅支杆201上端固定座椅1,悬架202下端固定承重板205,固定架204固定在承重板205上,承重板205固定在底架203上,电机301、悬架202、固定架204均位于座椅1下方。
[0008]优选地,长连杆303的长度大于短连杆302的长度。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0010]一种下肢康复训练装置,采用一个电机驱动连杆联动左侧支臂,将电机的圆周运动转化为左侧支臂绕左转轴轴线的上下摆动,左侧支臂通过三对啮合齿轮,使右侧支臂做同步反向高低变化的摆动,实现对人体两侧踝关节、膝关节和髋关节进行同步反向高低变化康复训练,且电机及齿轮传动机构均位于患者座椅下方,减少患者对电机驱动机构的恐惧感,具有结构简单、便于调节、维护方便等优点。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支撑架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本技术运动部件装配结构示意图。
[0014]图4为本技术左侧支臂安装结构示意图。
[0015]图5为本技术右侧支臂安装结构示意图。
[0016]图6为本技术齿轮啮合和固定架装配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标记:座椅

1、支撑架

2、运动机构

3、座椅支杆

201、悬架

202、底架

203、固定架

204、承重板

205、电机

301、短连杆

302、长连杆

303、左侧支臂

304、左齿轮

305、左转轴

306、左轴承

307、左连接杆

308、左连接环

309、左侧护腿板

310、左侧脚托

311、右侧支臂

312、右轴承

313、右转轴

314、右齿轮

315、右连接杆

316、右连接环

317、右侧护腿板

318、右侧脚托

319、齿轮一

320、齿轮四

321、转轴一

322、轴承三

323、齿轮二

324、齿轮三

325、轴承四

326、转轴二

327。
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
[0019]结合图1

6,一种下肢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座椅1、支撑架2和运动机构3,所述的支撑架2支撑架呈左右对称结构,支撑架2上端固定的座椅支杆201固定支撑座椅1,所述的运动机构3包括电机301、短连杆302、长连杆303、左侧支臂304、右侧支臂312、齿轮传动机构、左侧脚部运动机构、右侧脚部运动机构,所述的左侧脚部运动机构与右侧脚部运动机构关于支撑架2的左右对称平面对称设置,所述的左侧脚部运动机构包括左齿轮305、左转轴306、左轴承307、左连接杆308、左连接环309、左侧护腿板310、左侧脚托311,所述的右侧脚部运动机构包括右轴承313、右转轴314、右齿轮315、右连接杆316、右连接环317、右侧护腿板318、右侧脚托319,所述的齿轮传动机构包括齿轮一320、转轴一322、轴承三323、齿轮二324、齿轮三325、轴承四326、转轴二327、齿轮四321。
[0020]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肢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座椅(1)、支撑架(2)和运动机构(3),所述的支撑架(2)上端固定座椅(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运动机构(3)包括电机(301)、左侧支臂(304)、右侧支臂(312)、左侧脚部运动机构、右侧脚部运动机构,所述的左侧脚部运动机构与右侧脚部运动机构左右对称设置,所述的左侧脚部运动机构包括左转轴(306),支撑架(2)上固定电机(301),电机(301)输出轴固定短连杆(302)的一端,短连杆(302)另一端铰接长连杆(303)的右端,右侧支臂(312)的后端向右侧伸出,右侧支臂(312)向后伸出的右侧端部通过球铰链铰接长连杆(303)的左端,左侧支臂(304)后部固定的左转轴(306)与支撑架(2)转动连接,左侧支臂(304)前端固定左侧脚托(311),左转轴(306)与右侧脚部运动机构的右转轴(314)通过三级齿轮传动进行传动连接,且总传动比为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侧支臂(304)前部固定左连接杆(308)下端,左连接杆(308)向后侧上侧伸出,左连接杆(308)上端转动连接左连接环(309)的后侧边,左连接环(309)呈矩形,左连接环(309)的前侧边转动连接左侧护腿板(310),左侧护腿板(310)上设置有左小腿绑带,用于绑缚患者的左侧小腿,所述的左侧脚托(311)上设置有左脚绑带,用于绑缚患者的左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瑞虎桑帅龙吴贵军刘国强赵志伟李阳阳陈超刚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翔宇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