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习服训练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7523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2 2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训练舱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热习服训练舱,包括训练舱,以及安装在训练舱顶部的通风冷却机构,和设置在训练舱一侧的加温加湿组件;所述训练舱的侧壁设置有加热板,且加热板的上方设置有温湿度控制器,所述训练舱的前侧铰接有舱门,且舱门的一侧安装有刷卡机,所述训练舱的底部四角均固定有万向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通风冷却机构,出风口直接对准安装在训练舱内的跑步机等训练设备的座位处,若训练者感觉不适可通过丝杆电机打开顶部的密封板,通过引风机引入外部的冷空气,对训练舱进行快速冷却降温,冷风可直接吹向训练者,对训练者进行体表降温,缓解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中的不适。于高温环境中的不适。于高温环境中的不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习服训练舱


[0001]本技术涉及训练舱
,具体为一种热习服训练舱。

技术介绍

[0002]高温高湿是我国亚热带地区的主要气候特点,是驻地部队训练和执行任务不可避免的环境条件。某些特殊兵种人员需在高温、封闭的场所作业,或身着的作业训练服等不通风、不散热,使机体处于湿热的微小环境中。处于高温高湿环境中时,人的体感温度(热指数)上升,尤其在运动时,人的机体产热大于散热,热量在体内蓄积,当核心温度超过39℃时,过度的热应激反应会对人体组织细胞产生毒性,影响人体许多器官功能,包括神经系统、肝脏、肾脏及凝血功能等,也可损害认知能力。为了克服湿热特殊环境对人体的影响,可通过开展热习服训练,提高人体热耐受能力。“热习服”训练是指高温环境下,通过一定强度的训练,使训练者机体在长期反复的热作用下,逐步完善对“热”的反射性调节功能,从而进一步提高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
[0003]经检索公开号为CN20995070506U的一种沉浸式可移动热习服训练舱,包括舱体,所述舱体的板面上安装有给舱体内加热的远红外加热板和控制远红外加热板的加热温度的温度控制面板;所述舱体的板面上还安装有蒸汽机,所述蒸汽机的蒸汽出口通向舱体内部;所述舱体内还配备有VR成像设备、运动器械、生理信号监测设备以及腕表式能量消耗监测仪;可使人员在温度18

60℃、湿度20

90%的模拟环境下进行有氧运动,可为训练人员提供各种极端环境场景模拟,可为热适应训练提供人体体表体温、心率、呼吸等实时监测,可在一定范围内的场所内固定安装和移动,不受室外温度、湿度的影响,可在任意时间启动热习服训练。
[0004]现有的热习服训练舱在使用者训练过程中,可能会产生身体不适,需要及时实现舱内通风快速降低舱内温度,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热习服训练舱。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习服训练舱,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热习服训练舱,包括训练舱,以及安装在训练舱顶部的通风冷却机构,和设置在训练舱一侧的加温加湿组件;
[0007]所述训练舱的侧壁设置有加热板,且加热板的上方设置有温湿度控制器,所述训练舱的前侧铰接有舱门,且舱门的一侧安装有刷卡机,所述训练舱的内部设置有跑步机。
[0008]优选的,所述通风冷却机构包括顶板,且顶板的内部设置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与顶板的连接处开设有活动槽,所述顶板与顶板连接处的一侧设置有电磁铁,所述密封板的底部固定有传动件,且传动件的内部穿设有传动丝杆,所述传动丝杆的输入端安装有丝杆电机。
[0009]优选的,所述通风冷却机构还包括安装在密封板下方的防尘网,所述防尘网的下
方设置有引风机。
[0010]优选的,所述密封板通过传动件、传动丝杆在顶板内实现滑动,且密封板在活动槽内实现滑动,并且密封板与电磁铁磁性吸合。
[0011]优选的,所述加温加湿组件包括加热器,且加热器的输出端设置有送气管道,所述送气管道上安装有气泵,且送气管道的末端安装有出气口。
[0012]优选的,所述加热器内设置有电热丝和加热仓,所述加热器通过送气管道、气泵与出气口相互连通,且出气口位于训练舱的内壁下侧,所述出气口与跑步机的位置相互对应设置。
[0013]优选的,所述训练舱的底部四角均固定有万向轮。
[0014]上述描述可以看出,通过本申请的上述的技术方案,必然可以解决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15]同时,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本技术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通过设置通风冷却机构,出风口直接对准安装在训练舱内的跑步机等训练设备的座位处,若训练者感觉不适可通过丝杆电机打开顶部的密封板,通过引风机引入外部的冷空气,对训练舱进行快速冷却降温,冷风可直接吹向训练者,对训练者进行体表降温,缓解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中的不适,训练舱采用两种加热方式,一是通过加热器内的电热丝加热水产生水蒸气送入训练舱,改变训练舱内的温湿度,二是通过加热板直接对训练舱内温度进行调整,方便对训练舱的温湿度进行控制。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后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活动侧板拉伸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图3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训练舱;2、冷却机构;201、密封板;202、顶板;203、活动槽;204、电磁铁;205、防尘网;206、引风机;207、传动丝杆;208、丝杆电机;209、传动件;3、加温加湿组件;301、送气管道;302、加热器;303、气泵;304、出气口;4、万向轮;5、舱门;6、刷卡机;7、温湿度控制器;8、加热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3]实施案例一
[0024]如附图1和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热习服训练舱,包括训练舱1,以及安装在训练舱1顶部的通风冷却机构2,和设置在训练舱1一侧的加温加湿组件3,加温加湿组件3包括加热器302,且加热器302的输出端设置有送气管道301,送气管道301上安装有气泵303,且送气管道301的末端安装有出气口304,加热器302内设置有电热丝和加热仓,加热器302通过送气管道301、气泵303与出气口304相互连通,且出气口304位于训练
舱1的内壁下侧,训练舱1的内部设置有跑步机,出气口304与跑步机的位置相互对应设置,温湿度控制器7内部设有温湿度传感器可控制器,可对加热板8、加热器302和气泵303进行控制,使用者选择合适的训练设备后,加热器302内的电热丝能够使加热仓内的水升温,并产生水蒸气通过送气管道301和出气口304送入训练舱1,对训练舱1内进行升温加湿,若湿度达到指定湿度而温度较低时可通过加热板8进行加热;
[0025]训练舱1的侧壁设置有加热板8,且加热板8的上方设置有温湿度控制器7,训练舱1的前侧铰接有舱门5,且舱门5的一侧安装有刷卡机6,在舱门5上安装电子锁,只有使用者通过制定的门卡靠近刷卡机6,才可打开电子锁进入训练舱1,根据自身需求调整训练舱1内的温湿度数据,训练舱1的底部四角均固定有万向轮4。
[0026]实施例二
[0027]下面结合具体的工作方式对实施例一中的方案进行进一步的介绍,详见下文描述:
[0028]如图2、图3和图4所示,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通风冷却机构2包括顶板202,且顶板202的内部设置有密封板201密封板201与顶板202的连接处开设有活动槽203,顶板202与顶板202连接处的一侧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习服训练舱,其特征在于,包括训练舱(1),以及安装在训练舱(1)顶部的通风冷却机构(2),和设置在训练舱(1)一侧的加温加湿组件(3);所述训练舱(1)的侧壁设置有加热板(8),且加热板(8)的上方设置有温湿度控制器(7),所述训练舱(1)的前侧铰接有舱门(5),且舱门(5)的一侧安装有刷卡机(6),所述训练舱(1)的内部设置有跑步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习服训练舱,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冷却机构(2)包括顶板(202),且顶板(202)的内部设置有密封板(201)所述密封板(201)与顶板(202)的连接处开设有活动槽(203),所述顶板(202)与顶板(202)连接处的一侧设置有电磁铁(204),所述密封板(201)的底部固定有传动件(209),且传动件(209)的内部穿设有传动丝杆(207),所述传动丝杆(207)的输入端安装有丝杆电机(20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热习服训练舱,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冷却机构(2)还包括安装在密封板(201)下方的防尘网(205),所述防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晖凤谢琳田莉陈浩任恩通黎蔚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药科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