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沉管隧道最终对接的临时限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07265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2 2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沉管隧道最终对接的临时限位装置,属于沉管隧道领域,包括依次连接的前方管节、小管节和后方管节,靠近后方管节的小管节一侧设置有顶推小管节的千斤顶,小管节和前方管节连接处外壁周向设置有止水带,小管节和前方管节连接处内壁周向设置有限位牛腿,限位牛腿上安装有对拉螺杆,小管节被千斤顶推出到位后,在拆除千斤顶后,压缩的止水带会产生反力,通过拧紧对拉螺杆,就把小管节锁死在前方管节上面了,可以方便拆掉千斤顶,该限位装置无需浇筑在隧道主体结构上,不会影响结构安全,同时千斤顶可以拆除后再重新利用,不会造成浪费,降低了施工成本。降低了施工成本。降低了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沉管隧道最终对接的临时限位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沉管隧道领域,涉及一种应用于沉管隧道最终对接的临时限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最终接头是沉管隧道贯通前的最后一道工序,待其前、后管节都沉放到位后,中间仍留下一段长度2~3m的对接空间,用于消化各环节误差、实现沉管隧道的最终贯通。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沉管隧道项目的实施,最终接头的对接形式逐渐由传统的、工序繁杂的水下封板现浇法转变为效率更高的预制推出式接头。即预先制作一个长度2~3m的小管节,对接时利用水压和千斤顶的作用力从后方管节推出、与前方沉管管节实现止水带压缩和管节接驳。之后抽出前后管节间空腔水压,连接小管节与后方管节成为整体。
[0003]小管节推出到位后,完成和前方管节接头止水带间的压缩;抽出小管节与后方管节空腔间的水后,止水带产生巨大的反弹力。因此需对小管节进行临时锁定以抵抗止水带反弹力,方能进行后续作业,这一工序称之为临时限位。
[0004]常规限位装置往往利用顶推千斤顶设置,待抽出空腔水后,千斤顶保持顶出姿态且加大顶力抵抗反弹力。后续浇筑小管节与后方管节连接部位的混凝土时,连同千斤顶一同浇筑使之成为沉管一部分,但有以下的缺点:
[0005]1、依赖千斤顶提供临时限位反力,所需千斤顶数量较多,且千斤顶不可回收;
[0006]2、千斤顶浇筑在沉管混凝土里,对结构的力学性能造成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有鉴于此,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的临时限位装置需要多个千斤顶,且千斤顶不可回收造成的浪费和成本高以及千斤顶浇筑在沉管混凝土里,对沉管隧道结构的力学性能造成一定程度不良影响的问题,提供一种应用于沉管隧道最终对接的临时限位装置。
[0008]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9]一种应用于沉管隧道最终对接的临时限位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前方管节、小管节和后方管节,靠近后方管节的小管节一侧设置有顶推小管节的千斤顶,小管节和前方管节连接处外壁周向设置有止水带,小管节和前方管节连接处内壁周向设置有限位牛腿,限位牛腿上安装有对拉螺杆。
[0010]本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小管节被千斤顶推出到位后,在小管节和前方管节连接处内壁周向安装有限位牛腿,并在限位牛腿上安装对拉螺杆,在拆除千斤顶后,压缩的止水带会产生反力,通过拧紧对拉螺杆,就把小管节锁死在前方管节上面了,可以方便拆掉千斤顶,该限位装置无需浇筑在隧道主体结构上,不会影响结构安全,同时千斤顶可以拆除后再重新利用,不会造成浪费,降低了施工成本。
[0011]进一步,后方管节内设置有钢端封门。
[0012]进一步,千斤顶设置有两个。
[0013]进一步,小管节底部铺设有钢导轨。有益效果:便于小管节的移动。
[0014]进一步,小管节长度为2~3m。有益效果:预留对接空间,消化各环节误差、实现沉管隧道的最终贯通。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6]1、本技术所公开的应用于沉管隧道最终对接的临时限位装置,在拆除千斤顶后,压缩的止水带会产生反力,通过拧紧对拉螺杆,就把小管节锁死在前方管节上面,可以方便拆掉千斤顶,该限位装置无需浇筑在隧道主体结构上,不会影响结构安全,同时千斤顶可以拆除后再重新利用,不会造成浪费,降低了施工成本。
[0017]2、本技术所公开的应用于沉管隧道最终对接的临时限位装置,通过限位牛腿利用管节自身摩擦力抵抗止水带反力,减少对接过程的设备损耗,降低工程投资,同时确保施工安全。
[0018]本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技术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0019]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优选的详细描述,其中:
[0020]图1为本技术应用于沉管隧道最终对接的临时限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工序一结构图;
[0022]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工序二结构图;
[0023]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工序三结构图;
[0024]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工序四结构图;
[0025]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工序五结构图。
[0026]附图标记:后方管节1、小管节2、前方管节3、千斤顶4、限位牛腿5、止水带6、对拉螺杆7、钢端封门8、钢导轨9。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构想,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8]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0029]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0030]如图1所示的一种应用于沉管隧道最终对接的临时限位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前方管节3、小管节2和后方管节1,靠近后方管节1的小管节2一侧设置有顶推小管节2的两个千斤顶4,小管节2和前方管节3连接处外壁周向设置有止水带6,小管节2和前方管节3连接处内壁周向设置有限位牛腿5,限位牛腿5上安装有便于固定前方管节3和小管节2的对拉螺杆7,后方管节1内设置有钢端封门8。
[0031]小管节2底部铺设有钢导轨9,便于小管节2的移动,小管节2预留2~3m长度的对接空间,消化各环节误差、实现沉管隧道的最终贯通。
[0032]该应用于沉管隧道最终对接的临时限位装置施工过程中,启动千斤顶4,顶推小管节2,小管节2推出到位后,在小管节2和前方管节3连接处内壁周向设置限位牛腿5,限位牛腿5上安装直径≥32mm的对拉螺杆7,拧紧对拉螺杆7,拆除千斤顶4,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沉管隧道最终对接的临时限位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前方管节、小管节和后方管节,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后方管节的小管节一侧设置有顶推小管节的千斤顶,所述小管节和前方管节连接处外壁周向设置有止水带,所述小管节和前方管节连接处内壁周向设置有限位牛腿,所述限位牛腿上安装有对拉螺杆。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沉管隧道最终对接的临时限位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文俊单联君颜日锦陈政律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