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岩相指标配煤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06866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2 2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岩相指标配煤方法及装置,以镜质组反射率判定配煤为单煤还是混煤,并基于判定结果进行指标配煤。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岩相指标配煤方法及装置,采用镜质组反射率对煤种进行单煤还是混煤的判断,如此减少乃至消除通过混煤冒充单煤的现象,从而保证形成的焦炭的质量。的质量。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岩相指标配煤方法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配煤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岩相指标配煤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公知的,配煤炼焦指的是将几种类别不同的烟煤,按一定比例配合后装炉炼焦。其优点在于,把不同类别的炼焦煤互相配合使用,取长补短,既充分合理地利用了炼焦煤资源,又有助于提高焦炭质量。显然的,为了获取焦炭的目标参数,需要对几种烟煤的各项参数进行检测,并基于检测结果进行合理的配比,现有技术中的检测参数包括水份、灰份、挥发份、硫份、粘结指数G以及胶质层最大厚度Y等等。
[0003]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4361400B,授权公告日为2017年09月19日的cam专利,其提供一种应用于自动配煤机的配煤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4]1)读取可用煤种的工业成分数据;
[0005]2)根据各煤种的工业成分数据通过经验公式计算得到其元素组成;
[0006]3)读取当前机组负荷情况并计算当前的最佳煤种;
[0007]4)建立确定最佳配煤指标模型;
[0008]5)采用遗传算法求解,确定最佳的两种配煤煤种及其配煤比例;
[0009]6)按照计算得到的配煤煤种和配煤比例发送配煤命令。
[0010]上述现有专利中,就是各煤种工业成分数据作为配煤依据,本质与常见的水份、灰份、挥发份是一致的,在理论上,通过实验获取这些指标与焦炭质量的对应关系即可很好用来指导配煤工作并且获取预期的技术效果,但是在实践操作中,出现了通过混煤操纵数据的现象,例如需要一种含水率8%的烟煤,理论上需求的是一个单一煤种的烟煤,实践中可以等比例通过混合两种含水率分别为5%、10%的烟煤进行获得,而现有技术中的这些指标均无法识别这种混煤操作,从而导致最终的焦炭质量与事先预期的出现了较大的差距。

技术实现思路

[001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岩相指标配煤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001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13]一种岩相指标配煤方法,以镜质组反射率判定配煤为单煤还是混煤,并基于判定结果进行指标配煤。
[0014]上述的岩相指标配煤方法,以GB/T6948

2008作为标准,通过全自动分析仪进行配煤的镜质组反射率的测定。
[0015]上述的岩相指标配煤方法,在指标配煤过程中,通过铁箱试验获取煤炭的镜质组反射率与焦炭质量之间的关系数据,在指标配煤中基于该关系数据进行配煤。
[0016]上述的岩相指标配煤方法,所述焦炭质量包括焦炭硬度、焦炭气孔率。
[0017]一种指标配煤装置,包括铁箱,所述铁箱对上述的煤炭进行所述铁箱试验。
[0018]上述的指标配煤装置,所述铁箱的内腔的腔壁为多层阶梯结构,煤炭振捣时,依次添加对应质量的煤炭并振捣至多层阶梯结构的对应阶梯处。
[0019]上述的指标配煤装置,所述铁箱为40kg铁箱。
[0020]上述的指标配煤装置,还包括吊装机构,所述吊装机构包括多个手持吊绳,所述吊绳的一端设置有吊钩,所述铁箱的外壁上各设置有至少两个吊装部,每个所述吊装部各配合一个所述吊钩。
[0021]上述的指标配煤装置,所述手持吊绳上设置有手持控制机构,所述手持控制机构包括手持本体以及活动连接于所述手持本体上接受手指驱动的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在运动行程上具有锁死所述手持吊绳的第一位置以及与所述手持吊绳滑动连接的第二位置。
[0022]上述的指标配煤装置,所述手持本体包括基座以及U形手柄,所述U形手柄以其两端连接于所述基座上,所述基座上设置有供手持吊绳穿过的控制孔,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转动杆,所述转动杆转动连接于所述基座上,各所述转动杆的一端位于所述U形手柄的内侧,各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抵接有挤压块,两个所述挤压块分置于所述控制孔内壁的相对两侧,所述转动杆的转动挤压所述挤压块以调节挤压块与所述手持吊绳间的摩擦力。
[002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岩相指标配煤方法及装置,采用镜质组反射率对煤种进行单煤还是混煤的判断,如此减少乃至消除通过混煤冒充单煤的现象,从而保证形成的焦炭的质量。
附图说明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5]图1a

1e为五种不同煤炭的镜质体最大反射率直方图;
[0026]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铁箱的剖视图;
[0027]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手持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4为本专利技术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手持本体的俯视图;
[0029]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基座的剖视图;
[0030]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快速坠落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抵接部和手持吊绳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的结构示意图。
[0033]附图标记说明:
[0034]1、铁箱;2、手持吊绳;3、吊钩;3.1、吊挂段;3.2、连接段;4、贯穿孔;5、基座;6、U形手柄;7、转动杆;8、挤压块;9、控制孔;10、抵接件;11、抵接部;12、弹簧;13、摆动杆;14、锥形件;15、容纳室;16、手柄;17、解锁孔;18、解锁杆;19、解锁绳。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0036]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岩相指标配煤方法,以镜质组反射率判定配煤为单煤还是混煤,并基于判定结果进行指标配煤。
[0037]具体的,传统配煤考虑的工业分析指标,如水份、灰份、挥发份、硫份、粘结指数G、胶质层最大厚度Y都是全样分析指标,可是混煤也可以做出单煤的指标,但混煤表现出的化学特性与单煤不同。同时,采用煤的岩相分析可以确定煤的特性及煤种,相应的分析使用煤岩自动分析设备接口,对于煤的显微组分及煤的镜质体反射率的测定煤的显微组分是指煤在显微镜下能够区别和辨识的基本组成成分。可分为有机显微组分和无机显微组分,其中有机显微组分是指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煤中成煤原始植物组织转变而成的显微组分,包括镜质组、丝质组和壳质组。在煤的三种显微组分中,镜质组随着煤的变质程度的不同,呈现出较为均匀的变化,因此,在日常的分析试验中,一般以油浸物镜下测定的镜质组最大反射率作为分析对照指标。优选的,以GB/T6948

2008作为标准,通过全自动分析仪进行配煤的镜质组反射率的测定。反射率是指在反射光下,显微组分表面的反射光强度和入射光强度的比值。煤的镜质组反射率不仅能够反映煤的变质程度,而且在测定过程中不会受到煤中岩石成分的影响。煤的镜质组反射率随着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岩相指标配煤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镜质组反射率判定配煤为单煤还是混煤,并基于判定结果进行指标配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相指标配煤方法,其特征在于,以GB/T6948

2008作为标准,通过全自动分析仪进行配煤的镜质组反射率的测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相指标配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指标配煤过程中,通过铁箱试验获取煤炭的镜质组反射率与焦炭质量之间的关系数据,在指标配煤中基于该关系数据进行配煤。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岩相指标配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焦炭质量包括焦炭硬度、焦炭气孔率。5.一种指标配煤装置,包括铁箱,所述铁箱对权利要求3或4中的煤炭进行所述铁箱试验。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指标配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铁箱的内腔的腔壁为多层阶梯结构,煤炭振捣时,依次添加对应质量的煤炭并振捣至多层阶梯结构的对应阶梯处。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指标配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铁箱为40kg铁箱。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富苹杨东坤邓龙杨培业
申请(专利权)人:鄂托克旗新航焦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