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薄型区域传感器和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06503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2 19: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超薄型区域传感器和控制方法,包括投光端和受光端,在投光端设置传感器的工作频率、工作模式和投光与否信息,并将设置信息同步给受光端,在投光端分别进行工作状态的显示指示和投光的显示指示,在受光端分别进行工作状态的显示指示和投光的显示指示,工作状态显示指示方式与工作模式相关联,投光显示指示与工作频率与投光与否相关联,当红外光被遮挡时,工作状态显示指示方式发生相应改变。本申请通过设置工作频率与工作模式,使传感器能够进行工作模式与工作频率的切换,拓展了传感器功能。了传感器功能。了传感器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薄型区域传感器和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传感器
,尤其是涉及一种超薄型区域传感器和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超薄型区域传感器采用光幕方式设置,包括投光端和受光端,投光端内有多个红外光束等间距分布,受光端内有多个红外接收光电器件等间距分布;受光端发出同步信号,投光端接收到同步信号后控制红外发射LED灯依次发射光束,同时受光端依次接收投射光,经放大比较输出方波信号触发MCU外部中断,若某束光未使MCU发生外部中断,则表示此光束有遮挡,输出开关量信号和控制状态指示灯进行指示。
[0003]但由于各红外光束是不可见的,现有的状态指示灯为LED灯,显示面积小,不够明亮,白天或距离较远时不容易观察到。而且状态指示灯的显示单一,用户无法设置显示模式,投光频率固定,二个传感器相近设置时,容易产生干扰。
[0004]因此,如何在超薄型区域传感器中设置不同的工作频率和状态显示,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超薄型区域传感器和控制方法,在投光端进行投光工作频率与工作模式的设置,投光端的输入模块与受光端的输出模块可控连接,在输入模块与输出模块连接时,投光端的状态指示与受光端的状态指示一致,并根据工作模式进行相应地改变,在发生遮光情况下,改变状态指示,从而实现了工作模式不同时显示模式也不同,在不同工作模式发生遮光情况时,进行相应地显示模式改变,实现状态指示及工作频率可变。
[0006]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一种超薄型区域传感器,包括投光端和受光端,投光端包括第一控制模块、第一同步模块、第一切换模块、输入模块、第一指示模块、发射模块,第一控制模块分别与第一同步模块、第一切换模块、输入模块、第一指示模块、发射模块连接,受光端包括接收模块、第二控制模块、第二同步模块、第二切换模块、第二指示模块、输出模块,第二控制模块分别与接收模块、第二同步模块、第二切换模块、输出模块连接,第一切换模块用于设置传感器的工作频率、工作模式及是否投光,第一控制模块根据第一切换模块的设置,控制发射模块工作,第一同步模块与第二同步模块连接,用于将投光端的同步信号和设置信息传输给受光端,输入模块与输出模块可控连接,发射模块根据第一控制模块的控制信息控制红外发光管的发射,接收模块接收红外发光管的发光信息并传输给第二控制模块,第二控制模块根据发光光束是否被遮挡,根据有无遮挡输出传感器信号。
[0007]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第一控制模块包括第一控制芯片,第二控制模块包括第二控制芯片。
[0008]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第一切换模块包括投光频率切换电路、工作模式切换电路、
投光切换电路,投光频率切换电路用于选择投光端的不同工作频率,工作模式切换电路用于选择投光端的不同工作模式,投光切换电路用于选择是否进行投光。
[0009]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第一同步模块包括同步信号输出驱动电路,用于对同步信号进行电压转换,并传输给第二同步模块;第二同步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限流电路、防浪涌电路、滤波电路和同步比较电路,用于将接收到的同步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并与设定电压值进行比较,对第一同步模块输出的同步信号进行整形处理。
[0010]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第二切换模块复用开关电路和放大电路,复用开关电路用于在一个时刻从多个红外接收信号中选中一个接收信号,放大电路用于对选中的接收信号进行放大,并传输给第二控制模块。
[0011]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放大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级放大子电路、第二级放大子电路和电压比较电路,第一级放大子电路、第二级放大子电路用于对接收信号进行放大,电压比较电路用于对放大后的接收信号进行信号整形。
[0012]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第一指示模块和第二指示模块结构相同,包括工作状态或工作模式指示电路、投光或受光指示电路,工作状态或工作模式指示电路用于根据控制模块的控制信号,指示传感器的工作状态或工作模式,投光或受光指示电路用于根据控制模块的投光或受光控制信号,指示是否投光和投光频率。
[0013]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输入模块包括NPN型输入电路或/和PNP型输入电路,输出模块包括NPN型输出电路或/和PNP型输出电路,输入模块的输入电路类型与输出模块的输出电路类型匹配,在输入模块与输出模块连接情况下,当NPN型输入输出电路工作时,PNP型输入输出电路截止;当PNP型输入输出电路工作时,NPN型输入输出电路截止,输出模块用于将受光端的受光状态信号输出给输入模块,输入模块将受光状态信号传输给第一控制模块,以在受光端与投光端同步显示受光状态。
[0014]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NPN型输出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电路和第一防浪涌电路,PNP型输出电路包括第二开关电路和第二防浪涌电路;第一开关电路的控制端、第二开关电路的控制端分别连接到第二控制模块,第二开关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第一开关电路的输入端,第一防浪涌电路、第二防浪涌电路串联连接,其串联点连接第二开关电路的输出端,经过流电路后引出输出电路的输出端;NPN型输入电路包括第三开关电路和第四开关电路,第三开关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第四开关电路的控制端,第三开关电路用于给NPN型输出电路提供电源,PNP型输入电路包括第四开关电路,其控制端连接到输出模块的输出端,用于给第一控制模块提供受光状态信号。
[0015]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一种超薄型区域传感器的控制方法,在投光端设置传感器的工作频率、工作模式和投光与否信息,并将设置信息同步给受光端,在投光端分别进行工作状态的显示指示和投光的显示指示,在受光端分别进行工作状态的显示指示和受光的显示指示,投光端与受光端的工作状态显示指示同步,投光端的投光显示指示与受光端的受光显示指示同步,工作状态显示指示方式与工作模式相关联,投光显示指示与工作频率及投光是否相关联,受光显示指示与受光状态相关联,当红外光被遮挡时,受光显示指示方式发生相应改变。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本申请通过在投光端设置切换模块,进行工作频率与工作模式的选择,并通过
同步信号传输给受光端,实现传感器的工作模式与工作频率改变;2.进一步地,本申请通过将投光端的输入模块与受光端的输出模块可控连接,在输入模块与输出模块连接时,同时在投光端与受光端进行工作状态工作模式的指示,强化指示效果;3.进一步地,本申请中将工作状态指示与是否投光分开指示,使各指示清楚明白;4.进一步地,本申请通过设置不同频率,避免了多个传感器同时使用时相互之间可能产生的干扰,提高传感器的准确度。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申请一个具体实施例的传感器电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第一控制模块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第一切换模块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第一同步模块示意图;图5是本申请一个具体实施例的输入模块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申请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发射模块结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薄型区域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投光端和受光端,投光端包括第一控制模块、第一同步模块、第一切换模块、输入模块、第一指示模块、发射模块,第一控制模块分别与第一同步模块、第一切换模块、输入模块、第一指示模块、发射模块连接,受光端包括接收模块、第二控制模块、第二同步模块、第二切换模块、第二指示模块、输出模块,第二控制模块分别与接收模块、第二同步模块、第二切换模块、输出模块连接,第一切换模块用于设置传感器的工作频率、工作模式及是否投光,第一控制模块根据第一切换模块的设置,控制发射模块工作,第一同步模块与第二同步模块连接,用于将投光端的同步信号和设置信息传输给受光端,输入模块与输出模块可控连接,发射模块根据第一控制模块的控制信息控制红外发光管的发射,接收模块接收红外发光管的发光信息并传输给第二控制模块,第二控制模块根据发光光束是否被遮挡,根据有无遮挡输出传感器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型区域传感器,其特征在于:第一控制模块包括第一控制芯片,第二控制模块包括第二控制芯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型区域传感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切换模块包括投光频率切换电路、工作模式切换电路、投光切换电路,投光频率切换电路用于选择投光端的不同工作频率,工作模式切换电路用于选择投光端的不同工作模式,投光切换电路用于选择是否进行投光。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型区域传感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同步模块包括同步信号输出驱动电路,用于对同步信号进行电压转换,并传输给第二同步模块;第二同步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限流电路、防浪涌电路、滤波电路和同步比较电路,用于将接收到的同步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并与设定电压值进行比较,对第一同步模块输出的同步信号进行整形处理。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型区域传感器,其特征在于:第二切换模块复用开关电路和放大电路,复用开关电路用于在一个时刻从多个红外接收信号中选中一个接收信号,放大电路用于对选中的接收信号进行放大,并传输给第二控制模块。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超薄型区域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放大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级放大子电路、第二级放大子电路和电压比较电路,第一级放大子电路、第二级放大子电路用于对接收信号进行放大,电压比较电路用于对放大后的接收信号进行信号整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邦世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怡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