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车站底板对准装置及对准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06280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2 19: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装配式车站底板对准装置及对准方法,对准装置包括:用于固定在底板待安装位置两侧的两个轨道组件,该轨道组件包括上下平行间隔设置的上轨道梁和下轨道梁,上轨道梁上沿长度方向固定有齿条;用于相对连接底板两端的两个内撑夹具;两个三轴机械手,两个三轴机械手的末端分别连接于两个内撑夹具;用于将两个三轴机械手的首端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轨道组件的两个移动组件,该移动组件包括啮合于该齿条的齿轮以及驱动该齿轮转动并使该移动组件沿该下轨道梁滑动的第一驱动件。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装配式地铁车站底板安装施工的安装精确度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施工效率和安装精度,避免了由于安装作业带来的物体打击伤害事故。的物体打击伤害事故。的物体打击伤害事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配式车站底板对准装置及对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车站底板对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预制装配式施工开始应用于地铁建设工程中,与普通的装配式施工不同,地铁车站对预制装配式施工过程中的技术参数和施工要求更高。尤其是在地下车站施工空间严重受限的环境因素下,如何在保证质量和拼装速度的前提下提高构件拼装精确度也是预制装配式施工的重点。
[0003]在现阶段的装配式地铁车站施工中,装配式底板的安装往往需要占据大部分的时间,其就位对准和安装精度的检测仍然依赖于人工进行调整,使用传统工艺的安装流程中需要四个人以上进行辅助定位安装,极大的耗费了人工和时间成本,并且施工效率低下,影响施工进度,对准定位需要人工操作,具有极大的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着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车站底板对准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装配式地铁车站底板安装施工的安装精确度低的技术问题。
[0005]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车站底板对准装置,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车站底板对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固定在底板待安装位置两侧的两个轨道组件,所述轨道组件包括上下平行间隔设置的上轨道梁和下轨道梁,上轨道梁上沿长度方向固定有齿条;用于可拆卸地相对连接于底板两端的两个内撑夹具;两个三轴机械手,两个所述三轴机械手的末端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内撑夹具;用于将两个三轴机械手的首端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所述轨道组件的两个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包括啮合于所述齿条的齿轮以及驱动所述齿轮转动并使所述移动组件沿所述下轨道梁滑动的第一驱动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车站底板对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轴机械手包括连接于所述移动组件的横向伸缩件、固定于所述横向伸缩件上的竖向伸缩件、固定于所述竖向伸缩件上的纵向伸缩件,所述内撑夹具固定于所述纵向伸缩件的末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车站底板对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撑夹具包括用于插入底板的定位孔的下支撑杆、以及分别固定于所述下支撑杆相对两侧并用于顶撑所述定位孔的内壁的两个伸缩顶撑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式车站底板对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伸缩件包括垂直固定于所述竖向伸缩件的上部的第一纵向油缸、以及垂直固定于所述竖向伸缩件的下部的第二纵向油缸,所述下支撑杆竖直向上固定于所述第二纵向油缸的末端,所述内撑夹具还包括用于插入定位孔并竖直向下固定于所述第一纵向油缸末端的上支撑杆,所述上支撑杆与所述下支撑杆的长度之和不小于所述定位孔的长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车站底板对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亦嘉郭靖孙小力田伟宇周杰郭清涛唐立宪车家伟张立波马伟李亚子张博玮王明智骆小芳陈康李栋李祥钰魏建森刘威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轨道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