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总铁含量的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06226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2 19: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含铁样品中总铁含量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m g样品消解,然后加入盐酸溶液,得到待测液;(2)往待测液中滴加氯化亚锡溶液,至待测液变成白色时停止滴加;(3)用电位滴定仪进行滴定,滴定模式选择动态电位滴定,滴定剂选择浓度为c的重铬酸钾;(4)记录电位曲线突跃点对应的体积为V1和V2,总铁含量的计算公式为:含量的计算公式为:含量的计算公式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总铁含量的检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学分析
,具体涉及一种含铁样品中总铁含量的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现有的总铁含量的测定方法,如国标GB/T6730.65

2009,采用三氯化钛还原重铬酸钾滴定法测定总铁含量,需要消耗盐酸、硫酸、磷酸、二氯化锡、三氯化钛、钨酸钠以及重铬酸钾等多种化学试剂以及大量的蒸馏水,而且操作步骤繁琐,化验时间长,具体操作不好掌握,易造成系统偏差。
[0003]生产中大多数测总铁的滴定方法都是用手动滴定,人力成本高,同时手动滴定难免会引入人为误差。此外由于手动滴定法的特殊性和操作难度较高,对测试人员的培训成本较高。相比于手动滴定,采用铂电极指示电位突跃的自动电位滴定方法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是传统电位滴定法测总铁时会使用到氯化汞,氯化汞是剧毒物质,容易引发实验事故,提高了实验的危险性,同时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也有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来进行检测的,但是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易受仪器自身、环境、及其他随机因素影响,精密度远不如滴定。
[0004]CN103969202A公开了一种光度电极自动电位滴定检测铁矿中全铁含量的方法,该专利中使用电位滴定的方法,采用光度电极,不仅提高检测的灵敏性、提高指示准确度和分析效率、保证检测结果准确可靠,但是使用了氯化亚锡和三氯化钛两种还原剂,同时还需要加入相应指示剂:比如中性红和二苯胺磺酸钠,还原过程中需要操作员根据颜色判断终点,具有很大的主观性,造成结果的偏差。

技术实现思路
r/>[0005]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至少一定程度的解决或改善下述技术问题之一:
[0006]1、将电位滴定应用于滴定法测总铁的检测方法中,使检测过程完成全自动化滴定,减少人力的使用,同时避免手动滴定的人为误差;
[0007]2、通过对试剂量的控制,减少实验试剂的种类使用,降低成本;
[0008]3、避免了传统电位滴定测铁中对氯化汞的使用,更有益于环境;
[0009]4、兼顾滴定的准确性的同时,降低测试的成本;
[0010]5、相比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样品测试准确性及平行性更好。
[0011]为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总铁含量的检测方法,相比于现有技术,本申请仅使用氯化亚锡这一种还原剂,通过控制试剂的用量,提高了还原效果,且人为误差小。具体地,本申请提供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2](1)将mg样品消解,然后加入盐酸溶液,得到待测液;
[0013](2)往待测液中滴加氯化亚锡溶液,至待测液变成白色时停止滴加;
[0014](3)用电位滴定仪进行滴定,滴定模式选择动态电位滴定,滴定剂选择浓度为c的重铬酸钾;
[0015](4)记录电位曲线突跃点对应的体积为V1和V2,总铁含量的计算公式为:
[0016][0017]其中,V1和V2的单位是mL,55.847表示Fe的相对原子质量,c的单位是mol/L;
[0018]6表示重铬酸钾和亚铁离子的反应比例,因为重铬酸钾与亚铁离子反应的方程是:
[0019]Cr2O
72-
+6Fe
2+
+14H
+

2Cr
3+
+6Fe
3+
+7H2O,即1份重铬酸钾消耗6份亚铁离子。
[0020]在本申请中,电位曲线突跃点(等当点)有两个,分别对应体积V1和V2,第一个等当点出现表示重铬酸钾与氯化亚锡反应完全,第二个等当点出现,表示亚铁离子和重铬酸钾反应完全。通过电位滴定,消除了过量的氯化亚锡对重铬酸钾消耗的影响,精确把握了氯化亚锡与重铬酸钾反应完成后、重铬酸钾和亚铁离子反映的瞬间,使检测结果更加准确。
[0021]现有技术中,在滴加氯化亚锡将三价铁还原成二价铁之前,一般会先将溶液进行加热,然后滴加氯化亚锡,最后加水,也就是还原过程需要在加热条件下进行,本申请在滴加氯化亚锡之前,向溶液中加入盐酸溶液,然后在常温下滴加氯化亚锡,一方面避免了加热,另一方面盐酸的存在对氯化亚锡和铁离子的还原反应具有催化作用,还原效果与常规现有技术相当,本申请在简化实验的同时为实现检测过程的全自动化创造了可能性。
[0022]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的消解是采用浓盐酸进行消解,所述消解温度为90~200℃,消解时间为30~60min,浓盐酸的体积与样品的质量比为(20~40)mL:3g。
[0023]在本申请中消解过程加入的酸种类单一,是为了确保后面滴定的时候,避免滴定的溶液环境复杂影响电极和电位。
[0024]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步骤(1)为:将mg样品用浓盐酸进行消解,消解完全后进行定容,取适量消解溶液,然后加入盐酸溶液,摇匀后得到待测液。
[0025]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盐酸溶液为浓度5~8mol/L的盐酸水溶液,若超过该范围,会造成电极波动,同时造成重铬酸钾消耗过多,导致测试结果偏大,同时影响测试的稳定性和平行性。
[0026]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使用的盐酸溶液与步骤(2)中使用的氯化亚锡溶液的体积比为(10~15):(0.5~1.2)。
[0027]优选地,所述氯化亚锡溶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向氯化亚锡中加入盐酸后,加水定容;
[0028]或者,所述氯化亚锡溶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将锡粒加入盐酸中,待完全反应后加水定容;
[0029]其中,所述氯化亚锡溶液中氯化亚锡的浓度为0.4~0.5mol/L,盐酸浓度为2.3~2.5mol/L。
[0030]在本申请中,氯化亚锡溶液需要现配现用,在配制氯化亚锡溶液时加入盐酸,是为了防止氯化亚锡变质,因为+2价锡易被氧化成+4价。
[0031]在本申请中,盐酸溶液的用量根据氯化亚锡的添加量来决定,氯化亚锡的添加量则需要根据待测液中的三价铁离子的量来决定,因为盐酸溶液主要是促进氯化亚锡和铁离子反应。
[0032]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在滴加氯化亚锡溶液的同时搅拌或摇晃待测液,使待测液均匀。
[0033]更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在滴加氯化亚锡溶液的同时使用电位滴定仪搅拌溶液,实现检测过程自动化,降低人工成本。
[0034]本申请仅使用氯化亚锡这一种还原剂,当待测液由黄色变成白色时,说明氯化亚锡微微过量,但不能滴加过多,氯化亚锡微微过量是为确保第一个等当点的出现。氯化亚锡不稳定,在滴定过程中,氯化亚锡水解,形成白色溶液。
[0035]常规现有技术中,如果氯化亚锡过量,需要先加稀重铬酸钾消耗多余的氯化亚锡,然后再加指示剂及其他试剂,这个过程延长了滴定的时间,很容易使亚铁离子被空气氧化成铁离子。因此氯化亚锡应尽量不加过量,而本申请正好相反,直接加氯化亚锡到过量,再加重铬酸钾标准溶液进行滴定,一方面避免了时间过长导致亚铁离子被氧化,另一方面通过电位滴定,能更精确把握亚铁离子与重铬酸钾标准溶液开始反应的时间点,即第一个等当点。
[0036]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总铁含量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mg样品消解,然后加入盐酸溶液,得到待测液;(2)往待测液中滴加氯化亚锡溶液,至待测液变白色时停止滴加;(3)用电位滴定仪进行滴定,滴定模式选择动态电位滴定,滴定剂选择浓度为c的重铬酸钾;(4)记录电位曲线突跃点对应的体积为V1和V2,总铁含量的计算公式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总铁含量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消解是采用浓盐酸进行消解,消解温度为90~200℃,消解时间为30~60min,浓盐酸的体积与样品的质量比为(20~40)mL:3g。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总铁含量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氯化亚锡溶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向氯化亚锡中加入盐酸后,加水定容;其中,氯化亚锡溶液中氯化亚锡的浓度为0.4~0.5mol/L,盐酸浓度为2.3~2.5mol/L。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总铁含量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盐酸溶液的浓度为5~8mol/L;步骤(1)中使用的盐酸溶液与步骤(2)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凯颖李义涛唐火强蔡志炬郑保平向碧霞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东阳光科研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