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材料表面复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06202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2 19: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材料表面复型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将塑性强和稳定性好的复型材料熔化后敷于检测面上,采用压片覆盖在复型材料上,直接摁压压片至熔化的复型材料紧密贴合检测面上数秒,至复型材料凝固后松手,待薄膜状的复型材料完全冷却后揭下,获得带有检测面图纹信息的薄膜状复型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熔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材料表面复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图纹面照相复型样品制备的
,涉及一种材料表面复型方法,主要适用于现场金相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复型样品的制备。

技术介绍

[0002]表面复型技术是将材料待观测表面的图像或纹面复型出来,然后通过光学显微镜或扫描电镜观察,已广泛地用于金属、陶瓷、岩石等材料的微观结构及微观裂纹研究。现有常用的复型方法是:在制备好的检测面滴上适当的丙酮等溶剂,将AC纸等复型材料快速贴于检测面上,通过复型材料从部分溶解到完全干燥硬化后获得表面图纹,最后小心揭下薄膜保存,完成复型操作。
[0003]复型所使用的溶剂丙酮、三氯甲烷等属剧毒、易燃或易制毒易制爆化学药品,属于管制物品,使用中存在人员伤害和环保风险。操作过程中对按压手指力度要求高,复型薄膜易被损坏,在揭取和观察过程中需要特别小心。
[0004]此外,现场工艺操作复杂繁琐,对操作人员技术要求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材料表面复型的方法,避免使用剧毒、易燃或易制毒易制爆化学药品,以提高复型操作的安全性和环保性;使带有检测面图纹信息的膜片具有一定的刚度,不易卷曲,以提高现场的可操作性及后期观测质量。
[0006]为此,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材料表面复型方法,其包括将塑性强和稳定性好的复型材料熔化后敷于检测面上,采用压片覆盖在复型材料上,直接摁压压片至熔化的复型材料紧密贴合检测面上数秒,至复型材料凝固后松手,待薄膜状的复型材料完全冷却后揭下,获得带有检测面图纹信息的薄膜状复型材料。
[0007]本专利技术摒弃现有复型材料溶解

干燥的基本原理,采用熔化

凝固原理,将塑性强、稳定性好复型材料熔化后敷于检测面上,借助压片直接摁压数秒至复型材料凝固后松手,待复型材料完全冷却后即可揭下,摁压使用的压片可使揭膜操作更便捷。带有检测面图纹信息的薄膜状复型材料保存后带回实验室观测。
[0008]进一步地,所述的压片为金属薄片、玻璃薄片、陶瓷薄片或者熔点比复型材料高的有机薄片。
[0009]更进一步地,所述压片的厚度在0.5mm至2mm。
[0010]进一步地,所述的复型材料为乙酸纤维素、聚乙烯或低熔点合金。
[0011]更进一步地,所述的低熔点合金为锡、铅或焊锡。
[0012]进一步地,采用可控加热工具将复型材料加热至熔融软化流动状态。
[0013]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可控加热工具为充电式熔胶工具或手持式焊锡锅。
[0014]进一步地,摁压压片的时间为2

8秒。
[0015]进一步地,复型材料的冷却时间为1

5分钟。
[0016]本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采用熔化

凝固原理,避免了剧毒、易燃或易制毒易制爆化学药品的使用,提高了复型操作的安全性和环保性;使带有检测面图纹信息的薄膜状复型材料具有一定的刚度,不易卷曲,揭膜操作更便捷,提高了现场的可操作性及后期观测质量。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所得薄膜状复型材料在500倍显微镜下的显微组织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中所得薄膜状复型材料喷金后在400倍扫描电镜下的形貌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将结合附图给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并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的阐述与详细的说明。下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基于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所保护的范围。
[0020]实施例一
[0021]某承压类特种设备主蒸汽管材质为10Cr9Mo1VNbN,运行4万小时后,对其表面金相试验检测。在管道表面完成磨制、抛光和侵蚀后,开始表面复型操作。
[0022]采用乙酸纤维素作为复型材料,使用充电式熔胶工具将乙酸纤维素加热至熔融软化流动状态。
[0023]将熔融的乙酸纤维素滴在待测表面并使用压片覆盖摁压数秒。
[0024]现场等待2分钟待复型材料冷却稳定后,即可揭下薄膜状复型材料,记录现场情况一并放入储存袋,返回实验室后观测。
[0025]实施例二
[0026]某大型机械连杆断裂急需明确断口性质,在新鲜的断口表面直接进行复型操作。
[0027]使用手持式焊锡锅将复型材料聚乙烯加热至熔融状态后敷于断口局部表面,并使用压片覆盖摁压数秒。
[0028]现场等待2分钟待复型材料稳定后即可揭下,记录现场情况一并放入储存袋,返回实验室后观测。
[0029]以上实施例仅是为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思路和特点,目的是让了解该技术的专业人士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并加以实施,但并不意味着该说明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限制。任何基于本专利技术技术精神的等效变化或修改,都应该被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材料表面复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塑性强和稳定性好的复型材料熔化后敷于检测面上,采用压片覆盖在复型材料上,直接摁压压片至熔化的复型材料紧密贴合检测面上数秒,至复型材料凝固后松手,待薄膜状的复型材料完全冷却后揭下,获得带有检测面图纹信息的薄膜状复型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材料表面复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片为金属薄片、玻璃薄片、陶瓷薄片或者熔点比复型材料高的有机薄片。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材料表面复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片的厚度在0.5mm至2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材料表面复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型材料为乙酸纤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宏晔周宇通胡洁梓陈小林裘吕超杨点中陈胤桢鲁旷达徐冬梅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