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壁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6103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2 19: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破壁机,破壁机包括:外筒,开口朝上,外筒内部设有隔板,隔板将外筒内腔分为工作区和安装区,工作区位于安装区上方,工作区内设有耦合件,安装区内设有驱动部件,驱动部件的第一驱动轴与耦合件耦合连接;内筒,内筒内设有切碎组件,切碎组件的第二驱动轴向下穿设于内筒底部;当内筒放置于工作区内,且第二驱动轴与耦合件耦合连接,驱动部件能够带动切碎组件转动;顶盖,顶盖可拆卸连接于外筒顶部;将食物放入内筒,再将内筒放入外筒的工作区内,使切碎组件的第二驱动轴与耦合件耦合连接,顶盖再封闭外筒的顶部,使得在外筒与内筒的双重隔音下,降低噪音;内筒的筒盖上设有翻转盖,能够选择封堵第一出气孔或出料孔。孔。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破壁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破壁机。

技术介绍

[0002]破壁料理机是通过带动刀片高速旋转以击破食物细胞壁,以释放食物生化素的常用机器。由于使用方便,破壁料理机已经成为现代居家保健的首选家电产品。但进行破壁作业时,刀片会与果蔬摩擦碰撞,从而产生噪声,不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破壁机。
[000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破壁机,所述破壁机包括:
[0005]外筒,开口朝上,所述外筒内部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外筒内腔分为工作区和安装区,所述工作区位于所述安装区上方,所述工作区内设有耦合件,所述安装区内设有驱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的第一驱动轴与所述耦合件耦合连接;
[0006]内筒,所述内筒内设有切碎组件,所述切碎组件的第二驱动轴向下穿设于所述内筒底部;当所述内筒放置于所述工作区内,且所述第二驱动轴与所述耦合件耦合连接,所述驱动部件能够带动所述切碎组件转动;
[0007]顶盖,所述顶盖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外筒顶部。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破壁机,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将食物放入内筒,再将内筒放入外筒的工作区内,使切碎组件的第二驱动轴与耦合件耦合连接,顶盖再封闭外筒的顶部,使得在外筒与内筒的双重隔音下,降低噪音。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内筒包括筒盖、第一筒身和第二筒身,所述第一筒身与所述第二筒身可拆卸连接,所述筒盖与所述第一筒身可拆卸连接,所述切碎组件与所述第二筒身连接。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筒盖设有出料孔和第一出气孔,所述筒盖的上端面转动连接有翻转盖,所述翻转盖转动以封闭所述出料孔或所述第一出气孔。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顶盖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下端抵接于所述筒盖以包围所述第一出气孔,所述连接部设有第二出气孔。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筒身连接有提手,所述第一筒身与所述提手通过固定片连接,所述固定片通过粘胶工艺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筒身的外周壁,所述提手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片。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外筒的内侧壁设有凸台,当所述凸台的上端面与所述提手抵接,所述提手的最上端高于所述内筒的最上端。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外筒内设有第一霍尔传感器,所述第一霍尔传感器与所述驱动部件电连接,所述第一霍尔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顶盖是否连接于所述外筒。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外筒内设有第二霍尔传感器,所述第二霍尔传感器与所述驱动部件电连接,所述第二霍尔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筒盖是否连接于所述第一筒身;所述第一霍尔传感器与所述第二霍尔传感器共同配合以控制所述驱动部件开启。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外筒的外周壁设有第一通孔以连通所述工作区,所述隔板设有第二通孔以将所述工作区和所述安装区连通,所述外筒的外周壁设有第三通孔以连通所述安装区。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安装区内设有风扇,所述第一驱动轴与所述风扇固定连接;当所述风扇转动,外界气体通过所述第一通孔进入所述工作区,接着通过所述第二通孔进入所述安装区,最后通过所述第三通孔排出。
[0018]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9]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0]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的破壁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的破壁机的剖视图;
[0022]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的内筒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的内筒的剖视图;
[0024]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的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6是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的隐藏顶盖的破壁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6]附图标号:
[0027]外筒100、凸台101、隔板110、工作区120、耦合件121、安装区130、驱动部件140、第一驱动轴141;
[0028]内筒200、筒盖210、出料孔211、第一出气孔212、翻转盖213、第一筒身220、提手221、固定片222、第二筒身230、顶板231、切碎组件240、第二驱动轴241、切刀242;
[0029]顶盖300、第二出气孔301、连接部302、第一霍尔传感器310、第二霍尔传感器320、第一通孔330、第二通孔340、第三通孔350、风扇360、出风通道370。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31]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32]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
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0033]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
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作进一步阐述。
[003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1至图3,破壁机包括外筒100、内筒200和顶盖300。外筒100开口朝上。外筒100的内腔设有隔板110,隔板110将外筒100内腔分为工作区120和安装区130,工作区120位于安装区130上方。工作区120内设有耦合件121,耦合件121设于隔板110的上端面。安装区130内设有驱动部件140,驱动部件140具有第一驱动轴141,第一驱动轴141沿上下方向延伸,第一驱动轴141向上穿设于隔板110进而与耦合件121耦合连接,即第一驱动轴141的转动能够带动耦合件121转动。内筒200的内腔设有切碎组件240,切碎组件240具有第二驱动轴241,第二驱动轴241沿上下方向延伸,第二驱动轴241向下穿设于内筒200的底部。当内筒200放置于工作区120内,且使第二驱动轴241与耦合件121耦合连接时,驱动部件140能够带动切碎组件240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破壁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筒(100),开口朝上,所述外筒(100)内部设有隔板(110),所述隔板(110)将所述外筒(100)内腔分为工作区(120)和安装区(130),所述工作区(120)位于所述安装区(130)上方,所述工作区(120)内设有耦合件(121),所述安装区(130)内设有驱动部件(140),所述驱动部件(140)的第一驱动轴(141)与所述耦合件(121)耦合连接;内筒(200),所述内筒(200)内设有切碎组件(240),所述切碎组件(240)的第二驱动轴(241)向下穿设于所述内筒(200)底部;当所述内筒(200)放置于所述工作区(120)内,且所述第二驱动轴(241)与所述耦合件(121)耦合连接,所述驱动部件(140)能够带动所述切碎组件(240)转动;顶盖(300),所述顶盖(300)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外筒(100)顶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破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200)包括筒盖(210)、第一筒身(220)和第二筒身(230),所述第一筒身(220)与所述第二筒身(230)可拆卸连接,所述筒盖(210)与所述第一筒身(220)可拆卸连接,所述切碎组件(240)与所述第二筒身(230)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破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盖(210)设有出料孔(211)和第一出气孔(212),所述筒盖(210)的上端面转动连接有翻转盖(213),所述翻转盖(213)转动以封闭所述出料孔(211)或所述第一出气孔(21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破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300)设有连接部(302),所述连接部(302)的下端抵接于所述筒盖(210)以包围所述第一出气孔(212),所述连接部(302)设有第二出气孔(301)。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破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筒身(220)连接有提手(221),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南海王绪何永泉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昌盛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