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联机的冷媒泄露处理方法、运行控制装置及多联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05906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2 19: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联机的冷媒泄露处理方法、运行控制装置及空调器,所述多联机包括多台内机,所述方法包括:每隔第一预设时间采集多台所述内机的冷媒测量浓度;根据所述冷媒测量浓度确定出每台所述内机的冷媒判定浓度;根据每台所述内机的冷媒判定浓度,确定出冷媒泄露风险最大的内机;根据冷媒泄露风险最大的内机的冷媒判定浓度判断所述多联机是否存在冷媒泄露风险。多联机的冷媒泄露风险判断既考虑了多台内机的冷媒测量浓度的变化趋势,又考虑了多台内机之间的冷媒测量浓度的比较,能够有效提升多联机的冷媒泄露判断的准确性,减少异常停机的几率。异常停机的几率。异常停机的几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联机的冷媒泄露处理方法、运行控制装置及多联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
,尤其涉及一种多联机的冷媒泄露处理方法、运行控制装置及多联机。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对环保冷媒的要求越来越高,R32冷媒的使用率逐渐上升,但由于R32冷媒本身的易燃易爆特性,使得使用该冷媒的空调器必须要做好相关的防泄漏措施。常规的空调器都只是简单的在室内机放置冷媒泄漏检测传感器,当冷媒泄漏量达到一定量的时候会触发空调器对应的保护控制,以防泄漏量逐渐加大。
[0003]对于多联机系统,一般情况下每台内机都会装有相对应的冷媒检测传感器,然后根据各自的检测是否达到预设浓度阈值,从而触发多联机系统对应的保护控制。该方案的各个内机只关注各自的冷媒浓度,使得整个多联机系统的防泄漏措施容易被误触发,从而导致多联机系统容易出现异常停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多联机的冷媒泄露处理方法、运行控制装置及空调器,能够提升多联机的冷媒泄露判断的准确性,减少异常停机的几率。
[0005]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多联机的冷媒泄露处理方法,所述多联机包括多台内机,所述方法包括:
[0006]每隔第一预设时间采集多台所述内机的冷媒测量浓度;
[0007]根据所述冷媒测量浓度确定出每台所述内机的冷媒判定浓度;
[0008]根据每台所述内机的冷媒判定浓度,确定出冷媒泄露风险最大的内机;
[0009]根据冷媒泄露风险最大的内机的冷媒判定浓度判断所述多联机是否存在冷媒泄露风险。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多联机的冷媒泄露处理方法,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对于每一台内机,通过根据间隔第一预设时间所获取的冷媒测量浓度,确定出该台内机的冷媒判定浓度,也即当前采集周期该台内机的冷媒判定浓度,并不一定是刚刚采集到的冷媒测量浓度,而是结合之前的采集周期采集到的冷媒测量浓度共同确定得到,从而使得每台内机的冷媒判定浓度均体现了该台内机的冷媒测量浓度的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每台内机的冷媒判定浓度,从全部的内机中确定出冷媒泄露风险最大的内机,最后根据冷媒泄露风险最大的内机的冷媒判定浓度来判断多联机是否存在冷媒泄露风险,使得多联机的冷媒泄露风险判断既考虑了多台内机的冷媒测量浓度的变化趋势,又考虑了多台内机之间的冷媒测量浓度的比较,能够有效提升多联机的冷媒泄露判断的准确性,减少异常停机的几率。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冷媒泄露处理方法,所述根据所述冷媒测量浓度确
定出每台所述内机的冷媒判定浓度,包括:
[0012]将每台所述内机当前周期采集的冷媒测量浓度与上一周期采集的冷媒测量浓度比较;
[0013]若当前周期采集的冷媒测量浓度大于上一周期采集的冷媒测量浓度,将所述当前周期采集的冷媒测量浓度确定为所述内机的冷媒判定浓度。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冷媒泄露处理方法,还包括:若当前周期采集的冷媒测量浓度小于上一周期采集的冷媒测量浓度,所述内机的冷媒判定浓度保持不变。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冷媒泄露处理方法,所述冷媒泄露风险最大的内机为所有所述内机中冷媒判定浓度最大的内机。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冷媒泄露处理方法,所述根据冷媒泄露风险最大的内机的冷媒判定浓度判断所述多联机是否存在冷媒泄露风险,包括:
[0017]当冷媒泄露风险最大的内机的冷媒判定浓度大于预设浓度阈值,确定所述多联机存在冷媒泄露风险。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冷媒泄露处理方法,所述根据冷媒泄露风险最大的内机的冷媒判定浓度判断所述多联机是否存在冷媒泄露风险,包括:
[0019]当冷媒泄露风险最大的内机的冷媒判定浓度大于预设浓度阈值,泄露判断次数加一;
[0020]当所述泄露判断次数大于预设次数阈值,确定所述多联机存在冷媒泄露风险。
[0021]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冷媒泄露处理方法,当冷媒泄露风险最大的内机的冷媒判定浓度小于预设浓度阈值,所述泄露判断次数清零。
[0022]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冷媒泄露处理方法,当确定所述多联机存在冷媒泄露风险,控制所述多联机停机。
[0023]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冷媒泄露处理方法,所述冷媒判定浓度在第二预设时间内有效。
[0024]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运行控制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以实现如上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冷媒泄露处理方法。
[0025]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运行控制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对于每一台内机,通过根据间隔第一预设时间所获取的冷媒测量浓度,确定出该台内机的冷媒判定浓度,也即当前采集周期该台内机的冷媒判定浓度,并不一定是刚刚采集到的冷媒测量浓度,而是结合之前的采集周期采集到的冷媒测量浓度共同确定得到,从而使得每台内机的冷媒判定浓度均体现了该台内机的冷媒测量浓度的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每台内机的冷媒判定浓度,从全部的内机中确定出冷媒泄露风险最大的内机,最后根据冷媒泄露风险最大的内机的冷媒判定浓度来判断多联机是否存在冷媒泄露风险,使得多联机的冷媒泄露风险判断既考虑了多台内机的冷媒测量浓度的变化趋势,又考虑了多台内机之间的冷媒测量浓度的比较,能够有效提升多联机的冷媒泄露判断的准确性,减少异常停机的几率。
[0026]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多联机,包括如上第二方面实施例所述的运行控制装置。
[0027]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多联机,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对于每一台内机,通过
根据间隔第一预设时间所获取的冷媒测量浓度,确定出该台内机的冷媒判定浓度,也即当前采集周期该台内机的冷媒判定浓度,并不一定是刚刚采集到的冷媒测量浓度,而是结合之前的采集周期采集到的冷媒测量浓度共同确定得到,从而使得每台内机的冷媒判定浓度均体现了该台内机的冷媒测量浓度的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每台内机的冷媒判定浓度,从全部的内机中确定出冷媒泄露风险最大的内机,最后根据冷媒泄露风险最大的内机的冷媒判定浓度来判断多联机是否存在冷媒泄露风险,使得多联机的冷媒泄露风险判断既考虑了多台内机的冷媒测量浓度的变化趋势,又考虑了多台内机之间的冷媒测量浓度的比较,能够有效提升多联机的冷媒泄露判断的准确性,减少异常停机的几率。
[0028]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使计算机执行如上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冷媒泄露处理方法。
[0029]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对于每一台内机,通过根据间隔第一预设时间所获取的冷媒测量浓度,确定出该台内机的冷媒判定浓度,也即当前采集周期该台内机的冷媒判定浓度,并不一定是刚刚采集到的冷媒测量浓度,而是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联机的冷媒泄露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联机包括多台内机,所述方法包括:每隔第一预设时间采集多台所述内机的冷媒测量浓度;根据所述冷媒测量浓度确定出每台所述内机的冷媒判定浓度;根据每台所述内机的冷媒判定浓度,确定出冷媒泄露风险最大的内机;根据冷媒泄露风险最大的内机的冷媒判定浓度判断所述多联机是否存在冷媒泄露风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媒泄露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冷媒测量浓度确定出每台所述内机的冷媒判定浓度,包括:将每台所述内机当前周期采集的冷媒测量浓度与上一周期采集的冷媒测量浓度比较;若当前周期采集的冷媒测量浓度大于上一周期采集的冷媒测量浓度,将所述当前周期采集的冷媒测量浓度确定为所述内机的冷媒判定浓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媒泄露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当前周期采集的冷媒测量浓度小于上一周期采集的冷媒测量浓度,所述内机的冷媒判定浓度保持不变。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媒泄露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泄露风险最大的内机为所有所述内机中冷媒判定浓度最大的内机。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冷媒泄露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冷媒泄露风险最大的内机的冷媒判定浓度判断所述多联机是否存在冷媒泄露风险,包括:当冷媒泄露风险最大的内机的冷媒判定浓度大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振华李健锋邵艳坡刘帅帅周壮李东谭力行蔡双晋董艳芳杨亚新
申请(专利权)人: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