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铸保护渣使用效果评价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05901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2 19:52
一种连铸保护渣使用效果评价方法,根据钢种液相线,将原料放置在真空熔炼炉内溶解加热到一定温度,再将保护渣加入,确保总渣层厚度在40~60mm之间,计算连铸起步后钢坯出结晶器的时间,在出坯时间范围内的不同时间点测量保护渣液渣层生成厚度。根据液渣层厚度评价连铸保护渣的使用效果,使用液渣厚度合适的保护渣生产的连铸坯表面质量正常。生产的连铸坯表面质量正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铸保护渣使用效果评价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冶金
,涉及一种连铸保护渣使用效果评价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海洋工程、船舶、容器等行业产业结构升级,对钢铁材料提出了新的使用要求。一些高锰、高铝等高合金钢种相继被研发,此类新钢种生产少技术不成熟,浇铸过程中保护渣液渣层厚度通常只有3~5mm,较薄的液渣容易导致流入中断,起不到连续润滑作用,不仅难以实现多炉连浇,而且存在横向凹陷、裂纹、粘结拉漏等风险。这些难题不仅影响铸坯质量、生产效率,还会造成钢水浇不完回炉或倒掉等资源能源浪费。
[0003]目前现有技术通常通过保护渣的碱度、粘度、熔点等参数来设计保护渣成分,适用于技术成熟的普通低合金钢种,此类钢种液相线一般在1500℃以上;而高锰、高铝等高合金钢液相线温度普遍都在1500℃以下,如锰含量为24%的高锰钢液相线温度仅1403℃,而保护渣粘度测量温度和高液相线的普通钢种测量一致,在1300℃或1400℃测得,粘度等参数设置对于液相线较低的高锰高铝钢是否适用有待研究。
[0004]对于钢厂而言,连铸保护渣不匹配,直接用于生产将造成判废、漏钢等巨大损失,钢厂有必要将风险控制在可控范围。生产之前,采用合适的评价方法来判断保护渣的使用效果,具有重要的技术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连铸保护渣使用效果评价方法,根据钢种液相线,将原料放置在真空熔炼炉内溶解加热到一定温度,再将保护渣加入,确保总渣层厚度在40~60mm之间,计算连铸起步后钢坯出结晶器的时间,在出坯时间范围内的不同时间点测量保护渣液渣层生成厚度。根据液渣层厚度评价连铸保护渣的使用效果,使用液渣厚度合适的保护渣生产的连铸坯表面质量正常。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连铸保护渣使用效果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熔炼升温:计算钢种液相线,将原料放置在真空熔炼炉内溶解加热到钢种液相线温度+(5~35)℃;(2)保护渣加入:根据真空熔炼炉内坩埚尺寸加入保护渣,确保总渣层厚度在40~60mm之间。
[0007](3)液渣层测量:模拟连铸钢坯起步后出坯时间,分别在保护渣加入后的五分钟内,每间隔30秒测量液渣层厚度;根据液渣层厚度经验数据判断保护渣使用效果。
[0008]根据现场经验,连铸结晶器内保护渣液渣层厚度在8~20mm范围内,拉出的铸坯表面质量良好。
[000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根据钢种液相线,将原料放置在真空熔炼炉内溶解加热到一定温度,再将保护渣加入,确保总渣层厚度在40~60mm之间,计算连铸起步后钢坯出结晶器
的时间,在出坯时间范围内的不同时间点测量保护渣液渣层生成厚度。根据液渣层厚度评价连铸保护渣的使用效果,使用液渣厚度合适的保护渣生产的连铸坯表面质量正常。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内容。
[0011]实施例1一种连铸保护渣使用效果评价方法,根据钢种液相线,将原料放置在真空熔炼炉内溶解加热到一定温度,再将保护渣加入,确保总渣层厚度在40~60mm之间,计算连铸起步后钢坯出结晶器的时间,在出坯时间范围内的不同时间点测量保护渣液渣层生成厚度。根据液渣层厚度评价连铸保护渣的使用效果。关键工艺步骤包括:(1)熔炼升温:计算高锰钢液相线为1403℃,将原料放置在真空熔炼炉内溶解加热到1423℃;(2)保护渣加入:根据真空熔炼炉内坩埚尺寸加入保护渣,总渣层厚度为52mm;(3)液渣层测量:分别在保护渣加入后的五分钟内,每间隔30秒测量液渣层厚度;高锰钢原保护渣及改进后的保护渣其液渣厚度测量结果见表1,生产中使用改进后的保护渣连铸坯表面质量正常。
[0012]实施例2一种连铸保护渣使用效果评价方法,根据钢种液相线,将原料放置在真空熔炼炉内溶解加热到一定温度,再将保护渣加入,确保总渣层厚度在40~60mm之间,计算连铸起步后钢坯出结晶器的时间,在出坯时间范围内的不同时间点测量保护渣液渣层生成厚度。根据液渣层厚度评价连铸保护渣的使用效果。关键工艺步骤包括:(1)熔炼升温:计算钢种38CrMoAl液相线为1494℃,将原料放置在真空熔炼炉内溶解加热到1514℃;(2)保护渣加入:根据真空熔炼炉内坩埚尺寸加入保护渣,总渣层厚度为55mm;(3)液渣层测量:分别在保护渣加入后的五分钟内,每间隔30秒测量液渣层厚度;38CrMoAl原保护渣及改进后的保护渣其液渣厚度测量结果见表2,生产中使用改进后的保护渣连铸坯表面质量正常。
[0013]表1实施例1中不同时间保护渣液渣层厚度。
[0014]表2实施例2中不同时间保护渣液渣层厚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铸保护渣使用效果评价方法,步骤包括:(1)熔炼升温:计算钢种液相线,将原料放置在真空熔炼炉内溶解加热到钢种液相线温度+(5~35)℃;(2)保护渣加入:根据真空熔炼炉内坩埚尺寸加入保护渣,确保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仲文马仲新张青学肖大恒邓彪杨俊徐龙云晏治国于青王红涛冷鹏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华菱湘潭钢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