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肌红蛋白的均相检测试剂盒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5868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2 19: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肌红蛋白的均相检测试剂盒及其应用,该试剂盒包括试剂1,所述试剂1包含第一缓冲溶液以及悬浮于其中的受体颗粒,所述受体颗粒与肌红蛋白抗体结合,其能够与活性氧作用产生化学发光,其特征在于:所述受体颗粒包括第一载体,所述第一载体的内部填充有发光组合物,所述第一载体的表面键合肌红蛋白抗体,所述肌红蛋白抗体能够与肌红蛋白特异性结合,所述受体颗粒在试剂1中的粒径分布变异系数C.V值不低于5%且不高于25%。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试剂盒可以用于临床上心肌梗死的辅助诊断,既有较合适的灵敏度,又有很宽的检测量程。又有很宽的检测量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肌红蛋白的均相检测试剂盒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均相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肌红蛋白的均相检测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肌红蛋白(Myoglobin,MYO)是一种存在于心肌和骨骼肌细胞质的蛋白质,分子量为17.8kD,具有转运氧气和储存氧气的功能。肌细胞受损后肌红蛋白可迅速进入血液循环,肌红蛋白浓度在症状出现后约两个小时便已升高,因此可作为诊断心肌梗塞的早期指标。临床上主要用于心肌梗死的辅助诊断。
[0003]现有MYO的检测方法主要有放射性免疫法、酶联免疫法、化学发光法、酶联荧光分析法及免疫比浊法。目前,化学发光检测试剂盒的特异性不理想,容易出现假阳性现象,尤其难以兼顾灵敏度和检测量程,不能满足临床诊断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肌红蛋白的均相检测试剂盒,其测定的主体体液中MYO标志物的定量结果可以用于临床上心肌梗死的辅助诊断,既有较合适的灵敏度,又有很宽的检测量程。
[0005]为此,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肌红蛋白的均相检测试剂盒,其包括试剂1,所述试剂1包含第一缓冲溶液以及悬浮于其中的受体颗粒,所述受体颗粒与肌红蛋白抗体结合,其能够与活性氧作用产生化学发光,其特征在于:所述受体颗粒包括第一载体,所述第一载体的内部填充有发光组合物,所述第一载体的表面键合肌红蛋白抗体,所述肌红蛋白抗体能够与肌红蛋白特异性结合,所述受体颗粒在试剂1中的粒径分布变异系数C.V值不低于5%且不高于25%。
[000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受体颗粒在试剂1中的粒径分布变异系数C.V值不高于20%。
[000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受体颗粒在试剂1中的粒径分布变异系数C.V值不高于15%。
[000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受体颗粒在试剂1中的粒径分布变异系数C.V值可以选自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和25%。
[000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载体的表面包被有多糖,所述肌红蛋白抗体通过与多糖分子的键合而结合到第一载体上。
[001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载体的表面包被至少两个连续多糖层的涂层。
[001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涂层的第一多糖层与第二多糖层自发关联。
[001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涂层中的每一层多糖具有官能团,所述多糖层
的官能团与前一多糖层的官能团所带电荷相反。
[0013]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涂层中的每一层多糖具有官能团,每一多糖层通过其官能团与前一多糖层上的官能团之间的反应从而与前一多糖层共价连接。
[001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涂层的最外一层多糖层具有至少一个侧基官能团,其与肌红蛋白抗体键合。
[001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涂层的最外一层多糖层的侧基官能团选自醛基、羧基、巯基、氨基、羟基和马来胺基中的至少一种。
[001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涂层的最外一层多糖层的侧基官能团选自醛基、羧基和马来胺基中的至少一种。
[001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每升所述第一缓冲溶液中的糖含量为0.01

1g。
[001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中,每升所述第一缓冲溶液中的糖含量为0.02

0.2g。
[001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在试剂1中,每克所述受体颗粒的糖含量不低于20毫克。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每克所述受体颗粒的糖含量可以选自20.7毫克、40毫克、42.5毫克、59.8毫克、61.3毫克。
[002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中,每升所述第一缓冲溶液中的糖含量不低于40微克。
[002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多糖选自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未修饰或修饰的单糖单元的碳水化合物;优选选自葡聚糖、淀粉、糖原、菊粉、果聚糖、甘露聚糖、琼脂糖、半乳聚糖、羧基葡聚糖和氨基葡聚糖中的至少一种;更优选选自葡聚糖、淀粉、糖原和聚核糖中的至少一种,最优选为葡聚糖和/或葡聚糖衍生物。
[0022]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多糖为葡聚糖。
[002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试剂盒还包括已知肌红蛋白浓度的系列校准品溶液,所述系列校准品溶液中肌红蛋白的浓度为0

3100ng/mL。
[002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系列校准品溶液中肌红蛋白的浓度包括0、50、200、800、2000和3100ng/mL。
[0025]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试剂盒还包括试剂2,所述试剂2包含与特异性结合配对成员中的一员连接的肌红蛋白抗体,所述肌红蛋白抗体能够与肌红蛋白特异性结合。
[002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试剂盒还包括试剂3,所述试剂3包含第二缓冲溶液以及悬浮于其中的供体颗粒,所述供体颗粒与特异性结合配对成员中的一员结合。
[002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供体颗粒包括第二载体,所述第二载体的内部填充有敏化剂,所述第二载体的表面键合有特异性结合配对成员中的一员;所述供体颗粒在试剂3中每克所述供体颗粒中的糖含量不高于40mg。
[002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供体颗粒在试剂3中的粒径分布变异系数C.V值不低于5%且不高于2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供体颗粒在试剂3中的粒径分布变异系数C.V值选自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和25%。
[002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试剂盒中含有至少1个试剂条,所述试剂条上开
设有若干盛装试剂的试剂孔,其中至少2个试剂孔分别用于盛装所述试剂1和试剂2。
[0030]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试剂盒中含有至少1个试剂条,所述试剂条上开设有若干盛装试剂的试剂孔,其中至少3个试剂孔分别用于盛装所述试剂1、试剂2和试剂3。
[0031]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如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所述的试剂盒在化学发光分析仪上的应用。
[0032]本专利的专利技术人研究发现,受体颗粒和供体颗粒的体积小,在试剂盒中的浓度低,制备工艺非常复杂,其质量容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根据多次的检测实验来获得最佳的控制技术特征,比如受体颗粒和供体颗粒的粒径分布变异系数C.V值,由于受体颗粒和供体颗粒的体积内部要融入发光组合物或敏化剂,外部要包被抗体抗原或链霉亲和素,为了保证微粒的均一性,降低由微粒大小不均带来的误差,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会考虑将粒径分布变异系数C.V值控制在较小的数值范围,甚至越低越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肌红蛋白的均相检测试剂盒,其包括试剂1和试剂3;所述试剂1包含第一缓冲溶液以及悬浮于其中的受体颗粒,所述受体颗粒与肌红蛋白抗体结合,其能够与活性氧作用产生化学发光;所述试剂3包含第二缓冲溶液以及悬浮于其中的供体颗粒,所述供体颗粒与特异性结合配对成员中的一员结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受体颗粒在试剂1中的粒径分布变异系数C.V值不低于5%且不高于25%;所述供体颗粒在试剂3中的粒径分布变异系数C.V值不低于5%且不高于2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受体颗粒在试剂1中的粒径分布变异系数C.V值不高于20%,优选不高于1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受体颗粒包括第一载体,所述第一载体的内部填充有发光组合物,所述第一载体的表面键合肌红蛋白抗体,所述肌红蛋白抗体能够与肌红蛋白特异性结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载体的表面包被有多糖,所述肌红蛋白抗体通过与多糖分子的键合而结合到第一载体上;优选地,所述第一载体的表面包被至少两个连续多糖层的涂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层中的每一层多糖具有官能团,每一多糖层通过其官能团与前一多糖层上的官能团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阳李临
申请(专利权)人:科美诊断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