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急转向方法、蓄能器密封装置及转向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05796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2 19: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转向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应急转向方法、蓄能器密封装置及转向系统,其包括,支撑部件,包括蓄能器外壳,设置于所述蓄能器外壳上的管道,设置于所述管道上的阀门,以及设置于所述管道上的气囊;封闭部件,包括设置于所述蓄能器外壳上的密封组件,设置于所述密封组件上的传动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传动组件上的防脱组件;压紧部件,包括设置于所述防脱组件上的转向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转向组件上的挤压组件,其能够保证密封稳定,且密封效果好。好。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急转向方法、蓄能器密封装置及转向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转向
,特别是一种应急转向方法、蓄能器密封装置及转向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转向系统主要由液压油泵、管道、转向助力缸、液压转向阀组、传感器、控制器等组成使用时,由传感器感应,将信号传输到控制器,然后控制液压转向阀组的打开,通过液压油泵将液压油泵进助力缸内,进行助力缸的伸缩,进而达到转向效果。
[0003]在使用过程中,为了增加其运作速度,有的企业将液压油泵的增压过程换成蓄能器挤压,这种方式在使用时,由于蓄能器充气时,内部压强较高,且现有的蓄能器一般通过O形密封圈进行密封,这种方式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气压的冲击,容易造成O形密封圈的松动,影响其密封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05]鉴于上述或现有技术中存在气压冲击O形密封圈,容易造成O形密封圈松动的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
[0006]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急转向方法。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
[0008]在进行紧急转向时,转向控制器接收到车辆转向指令后,向液压转向阀组发送信号;液压转向阀组控制通向蓄能器的阀门打开,蓄能器释放储存的氮气,推动蓄能器储存的液压油,密封装置进行密封;通过蓄能器储存的液压油将宽体自卸车的转向油缸或转向齿轮推动到相应的位置,实现应急转向;应急转向完成后,液压转向阀组接到指令控制通向蓄能器的油路阀门打开;阀门打开后液压油回流使得蓄能器重新充油,以备下一次应急转向使用。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应急转向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液压转向阀组控制多组阀门,液压油的推出与回流均有不同的阀组控制。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应急转向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液压转向阀组一侧还设置液压油箱,在液压油泄漏时,利用液压转向阀组控制液压油箱及时补充。
[001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蓄能器密封装置,其包括,支撑部件,包括蓄能器外壳,设置于所述蓄能器外壳上的管道,设置于所述管道上的阀门,以及设置于所述管道上的气囊;封闭部件,包括设置于所述蓄能器外壳上的密封组件,设置于所述密封组件上的传动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传动组件上的防脱组件;压紧部件,包括设置于所述防脱组件上的转向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转向组件上的挤压组件。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蓄能器密封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密封组件包括设置于蓄能器外壳上的环形槽,设置于所述环形槽上的第一密封环,设置于所述第一密封环上的第二密封环,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密封环上的内凹槽。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蓄能器密封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设置于第一密封环上的安装槽,设置于所述安装槽上的第一圆环,设置于所述第一圆环上的第一弹簧,设置于所述第一圆环上的推杆,以及设置于所述推杆上的小球。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蓄能器密封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防脱组件包括设置于第一密封环上的限位槽,设置于所述限位槽上的限位杆,设置于所述限位杆上的第二圆环,设置于所述第一圆环与第二圆环上的缺口,以及设置于第二圆环上的第二弹簧。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蓄能器密封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转向组件包括设置于限位槽上的L形槽,设置于所述L形槽上的L形板,设置于所述L形板上的L形挂钩,设置于所述限位槽上的容纳槽,设置于所述容纳槽上的转轴,设置于所述转轴上的扭力弹簧,以及设置于所述扭力弹簧上的转块。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蓄能器密封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挤压组件包括设置于容纳槽上的连接口,设置于所述连接口内的传动块,以及设置于所述传动块上的弧形板。
[001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转向系统,包括,蓄能模块,通过其提供转向泵液时的动力;控制模块,通过其进行油路管道通断的控制;增压模块,通过其进行泵液时压力的增加;转向模块,通过其进行转向。
[0018]本一种应急转向方法、蓄能器密封装置及转向系统的有益效果:通过改变密封圈的形状,使得密封圈在受到压力时,能够与管道之间挤压更加紧密,从而保证密封效果,同时在密封圈被挤压同时,还能通过传动带动限位杆插进限位槽内,保证密封圈位置的稳定,使得密封效果更好,并且在密封圈形变时,还可以通过转动使得弧形板挤压密封圈,再进一步增加密封圈与管道之间的贴合效果,使得密封效果更好,从而解决了气压冲击O形密封圈,容易造成O形密封圈松动的问题,达到了密封稳定,且密封效果好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0020]图1为蓄能器密封装置的整体示意图。
[0021]图2为蓄能器密封装置的第一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蓄能器密封装置的第二剖视结构前视图。
[0023]图4为图3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4]图5为蓄能器密封装置的压紧部件外部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蓄能器密封装置的第一密封圈外部结构示意图。
[0026]图7为转向系统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0027]图8为转向系统的系统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地说明。
[0029]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30]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专利技术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地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0031]实施例1
[003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急转向方法,其包括,在进行紧急转向时,转向控制器接收到车辆转向指令后,向液压转向阀组发送信号;液压转向阀组控制通向蓄能器的阀门打开,蓄能器释放储存的氮气,推动蓄能器储存的液压油,密封装置M进行密封;通过蓄能器储存的液压油将宽体自卸车的转向油缸或转向齿轮推动到相应的位置,实现应急转向;应急转向完成后,液压转向阀组接到指令控制通向蓄能器的油路阀门打开;阀门打开后液压油回流使得蓄能器重新充油,以备下一次应急转向使用。
[0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急转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进行紧急转向时,转向控制器接收到车辆转向指令后,向液压转向阀组发送信号;液压转向阀组控制通向蓄能器的阀门打开,蓄能器释放储存的氮气,推动蓄能器储存的液压油,密封装置(M)进行密封;通过蓄能器储存的液压油将宽体自卸车的转向油缸或转向齿轮推动到相应的位置,实现应急转向;应急转向完成后,液压转向阀组接到指令控制通向蓄能器的油路阀门打开;阀门打开后液压油回流使得蓄能器重新充油,以备下一次应急转向使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急转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转向阀组控制多组阀门,液压油的推出与回流均有不同的阀组控制。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急转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转向阀组一侧还设置液压油箱,在液压油泄漏时,利用液压转向阀组控制液压油箱及时补充。4.一种蓄能器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密封装置(M),其包括,支撑部件(100),包括蓄能器外壳(101),设置于所述蓄能器外壳(101)上的管道(102),设置于所述管道(102)上的阀门(103),以及设置于所述管道(102)上的气囊(104);封闭部件(200),包括设置于所述蓄能器外壳(101)上的密封组件(201),设置于所述密封组件(201)上的传动组件(202),以及设置于所述传动组件(202)上的防脱组件(203);压紧部件(300),包括设置于所述防脱组件(203)上的转向组件(301),以及设置于所述转向组件(301)上的挤压组件(302)。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蓄能器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201)包括设置于蓄能器外壳(101)上的环形槽(201a),设置于所述环形槽(201a)上的第一密封环(201b),设置于所述第一密封环(201b)上的第二密封环(201c),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密封环(201c)上的内凹槽(201d)。6.如权利要求5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波赵耀忠李伟李月强王国财刘玉和田久明常宏虎张雷刘强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徐工重型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