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重量误差反馈的出料控制方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5725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2 19: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饮料制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重量误差反馈的出料控制方式,所述出料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流程:S1、在后台中,设定每种通道的出料时间Tn,并通过单管道出料量确定不同差值下的补杯量Xn,通过不同商家的配方获取出料量M,并进行一次单通道出料;S2、完成后,通过Y=M/T计算出校核系数Y。装置根据校核系数Y进行出料,并称取实际重量M1。本发明专利技术基于重量误差反馈控制出料量,对于不同的密度,不同种类的茶底依旧能做到确保物料最终的出料量满足要求,将该方法使用到茶饮机,能够确保每种饮料到达预定的重量配置,保证每台茶饮机做出的茶饮口味一致,解决人工操作的不准确等一系列问题,保证所出饮品质量与口感。保证所出饮品质量与口感。保证所出饮品质量与口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重量误差反馈的出料控制方式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饮料制作
,具体为一种基于重量误差反馈的出料控制方式。

技术介绍

[0002]在饮料制作的过程中,每一种原料使用量的配比对饮料的口味影响很大。目前的连锁饮料店,使用的是传统桶装设备,在制作产品时,需要制作人员背诵每一种产品的茶汤使用量,通过带刻度的杯子或凭经验控制用量,为了管控产品的质量,口味的标准化,需要投入大量培训员工成本,且员工的流动率比较高,大大影响了企业发展与进步。
[0003]现有技术中,具有一小部分的自动饮料配置机,其根据设定量计算出泵运行的时间和转速,但是由于物料的粘稠度的影响,最后的出料量跟预设的出料量相差甚远,最终影响饮料的口味。
[0004]因此,需要一种基于重量误差反馈的出料控制方式来解决上述提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重量误差反馈的出料控制方式,有效的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重量误差反馈的出料控制方式,出料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流程:
[0007]S1、在后台中,设定每种通道的出料时间Tn,并通过单管道出料量确定不同差值下的补杯量Xn,通过不同商家的配方获取出料量M,并进行一次单通道出料;
[0008]S2、完成后,通过Y=M/T计算出校核系数Y。装置根据校核系数Y进行出料,并称取实际重量M1;
[0009]S3、判断实际重量与配方重量差值,若差值小于1g,则进行组合出杯,重量匹配,可直接售卖;
[0010]若M1>M,则通过公式Y=M/T,得出新校核系数Y1,将Y1带入系统中,装置根据新的校核系数出杯得出重量M2并判断差值;
[0011]若小于1g,则进行组合出杯;
[0012]若M2>M,重复上述流程至差值小于1g,可直接出杯;
[0013]若M1<M需判定二者差值:
[0014]若差值小于bg,则根据上述所说Xn进行补杯,至实际重量与配方重量差值在1g内后,出杯;
[0015]若实际重量与配方重量差值大于bg时,此时系统判定为缺料,并在显示屏上显示,人工补料后,点击显示屏幕上的“继续”按钮,装置根据Xn进行补杯操作,至差值在1g内,则进行出杯;
[0016]S4、通过配方重量与实际重量的对比,并进行差值填补后,装置开始组合出杯,正常工作,在组合出杯的条件下,对每次出杯质量A进行测量;
[0017]若连续两次出杯中,ag<︱M1

A︱<bg,系统判定须重新校核,系统返回第一步校核处,重新运行该流程;
[0018]若出杯中,︱M1

A︱>bg,系统判定为缺料,人工补料后,管道进行一次单管道出料,单通道出料后,继续进行组合出杯;
[0019]完成上述流程,装置可正常运行,并精准出料。
[0020]进一步的,饮料机内设置有补料系统,补料系统包括提醒单元,装载单元和控制单元,装载单元与控制单元线性连接,装载单元与提醒单元线性连接,转载单元用于填充物料。
[0021]进一步的,控制单元用于控制饮料机填充时的进料阀门,阀门可设置为电子阀门。
[0022]进一步的,提醒单元用于提醒人工饮料机中物料的情况,当物料低于设定的数值时,提醒单元会提醒人工进行添料。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4]本专利技术基于重量误差反馈控制出料量,对于不同的密度,不同种类的茶底依旧能做到确保物料最终的出料量满足要求,将该方法使用到茶饮机,能够确保每种饮料到达预定的重量配置,保证每台茶饮机做出的茶饮口味一致,解决人工操作的不准确等一系列问题,保证所出饮品质量与口感。
附图说明
[0025]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实施例一,由图1给出,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重量误差反馈的出料控制方式,一种基于重量误差反馈的出料控制方式,出料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流程:
[0029]S1、在后台中,设定每种通道的出料时间Tn,并通过单管道出料量确定不同差值下的补杯量Xn,通过不同商家的配方获取出料量M,并进行一次单通道出料;
[0030]S2、完成后,通过Y=M/T计算出校核系数Y。装置根据校核系数Y进行出料,并称取实际重量M1;
[0031]S3、判断实际重量与配方重量差值,若差值小于1g,则进行组合出杯,重量匹配,可直接售卖;
[0032]若M1>M,则通过公式Y=M/T,得出新校核系数Y1,将Y1带入系统中,装置根据新的校核系数出杯得出重量M2并判断差值;
[0033]若小于1g,则进行组合出杯;
[0034]若M2>M,重复上述流程至差值小于1g,可直接出杯;
[0035]若M1<M需判定二者差值:
[0036]若差值小于bg,则根据上述所说Xn进行补杯,至实际重量与配方重量差值在1g内后,出杯;
[0037]若实际重量与配方重量差值大于bg时,此时系统判定为缺料,并在显示屏上显示,人工补料后,点击显示屏幕上的“继续”按钮,装置根据Xn进行补杯操作,至差值在1g内,则进行出杯;
[0038]S4、通过配方重量与实际重量的对比,并进行差值填补后,装置开始组合出杯,正常工作,在组合出杯的条件下,对每次出杯质量A进行测量;
[0039]若连续两次出杯中,ag<︱M1

A︱<bg,系统判定须重新校核,系统返回第一步校核处,重新运行该流程;
[0040]若出杯中,︱M1

A︱>bg,系统判定为缺料,人工补料后,管道进行一次单管道出料,单通道出料后,继续进行组合出杯;
[0041]完成上述流程,装置可正常运行,并精准出料。
[0042]实施例二,由图1给出,一种基于重量误差反馈的出料控制方式,饮料机内设置有补料系统,补料系统包括提醒单元,装载单元和控制单元,装载单元与控制单元线性连接,装载单元与提醒单元线性连接,转载单元用于填充物料,控制单元用于控制饮料机填充时的进料阀门,阀门可设置为电子阀门,提醒单元用于提醒人工饮料机中物料的情况,当物料低于设定的数值时,提醒单元会提醒人工进行添料。
[0043]本专利技术利用重量误差的反馈这一方法,基于不同情况下,重量差值的不同,如实际重量大于配方重量时计算对应得校核系数,或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重量误差反馈的出料控制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流程:S1、在后台中,设定每种通道的出料时间Tn,并通过单管道出料量确定不同差值下的补杯量Xn,通过不同商家的配方获取出料量M,并进行一次单通道出料;S2、完成后,通过Y=M/T计算出校核系数Y。装置根据校核系数Y进行出料,并称取实际重量M1;S3、判断实际重量与配方重量差值,若差值小于1g,则进行组合出杯,重量匹配,可直接售卖;若M1>M,则通过公式Y=M/T,得出新校核系数Y1,将Y1带入系统中,装置根据新的校核系数出杯得出重量M2并判断差值;若小于1g,则进行组合出杯;若M2>M,重复上述流程至差值小于1g,可直接出杯;若M1<M需判定二者差值:若差值小于bg,则根据上述所说Xn进行补杯,至实际重量与配方重量差值在1g内后,出杯;若实际重量与配方重量差值大于bg时,此时系统判定为缺料,并在显示屏上显示,人工补料后,点击显示屏幕上的“继续”按钮,装置根据Xn进行补杯操作,至差值在1g内,则进行出杯;S4、通过配方重量与实际重量的对比,并进行差值填补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忠圣常超常知民汪鑫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乔克餐饮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