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卡式预应力方桩钢绞线与套筒二次连接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05530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2 19: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弹卡式预应力方桩钢绞线与套筒二次连接的施工方法,使钢绞线与套筒之间通过原有的墩头和连接筒进行连接,带有墩头的钢绞线一端通过T形豁口进入连接筒内部,墩头位于连接筒内并卡在底板的U形豁口上方,套筒与连接筒旋紧,对连接筒上T形豁口的水平段封堵,防止钢绞线串出,能够快速的完成钢绞线与套筒的二次连接,实现了现场修复处理,避免二次施工,极大程度上缩短了工期,节省了施工成本。节省了施工成本。节省了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弹卡式预应力方桩钢绞线与套筒二次连接的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是一种弹卡式预应力方桩钢绞线与套筒二次连接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建筑工地施工过程中,弹卡式预应力混凝土方桩桩头锚固钢筋连接形式为:将钢绞线进行墩头处理后与桩头套筒进行连接,桩头套筒为原厂生产,在桩基制作过程中将套筒套入桩身预应力钢绞线,随后对钢绞线进行墩头固定。但是,施工过程中,常见有套筒破损、变形的现象发生,导致锚固钢筋将无法正常安装,此时需对已损坏的套筒进行拆除,切割吊原有的墩头,在更换新套筒后对钢绞线进行二次墩头处理,但因桩基已施工完成,探出桩基的钢绞线长度有限,切割掉原有的墩头后可能导致探出桩基的钢绞线长度不足,无法进行二次墩头处理。这时就需要对相关桩基进行补桩处理,极大程度上影响了施工进度,同时增加了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上述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弹卡式预应力方桩钢绞线与套筒二次连接的施工方法。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所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弹卡式预应力方桩钢绞线与套筒二次连接的施工方法,按下述步骤进行:步骤一:将已损坏的套筒进行拆除;步骤二:根据钢绞线的规格制作连接套筒的连接筒,连接筒的一端具有外螺纹结构,另一端为闭口结构,通过设置的底板对连接筒进行封堵,底板与连接筒焊接,连接筒的一侧向内开设有T形豁口, T形豁口水平段位于连接筒具有外螺纹的一段上,T形豁口竖直段位于水平段的下方向下延伸,底板上开设有U形豁口,U形豁口与T形豁口相连通,带有墩头的钢绞线端部能够通过T形豁口进入连接筒内部,钢绞线的墩头卡在底板的U形豁口上方;步骤三:准备套筒,套筒底部内壁开设有内螺纹,并能够与连接筒具有外螺纹的一端螺纹连接;步骤四:将带有墩头的钢绞线端部通过T形豁口放入连接筒内部;步骤五:将套筒与连接筒连接,旋紧后,套筒对连接筒上T形豁口的水平段封堵,防止钢绞线串出,钢绞线的墩头位于连接筒内并卡在底板的U形豁口上方,这样即完成了钢绞线与套筒的二次连接。
[000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突出的特点是:通过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方法,使钢绞线与套筒之间通过原有的墩头和连接筒进行连接,带有墩头的钢绞线一端通过T形豁口进入连接筒内部,墩头位于连接筒内并卡在底板的U形豁口上方,套筒与连接筒旋紧,对连接筒上T形豁口的水平段封堵,防止钢绞线串出,能
够快速的完成钢绞线与套筒的二次连接,实现了现场修复处理,避免二次施工,极大程度上缩短了工期,节省了施工成本。
[0006]作为优选,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T形豁口竖直段宽度与U形豁口等宽,并且宽度大于钢绞线外径,同时小于墩头最大径。
[0007]U形豁口的弧形边向下弯折。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整体安装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钢绞线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连接筒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连接筒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套筒主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连接筒与钢绞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钢绞线1、连接筒2、套筒3、墩头1

1、外螺纹结构2

1、T形豁口2

2、底板2

3、U形豁口2

4、弧形边2

5、内螺纹结构3

1。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目的仅在于更好地理解本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所举之例并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10]参见图1

图5,一种弹卡式预应力方桩钢绞线与套筒二次连接的施工方法,按下述步骤进行:步骤一:将已损坏的套筒进行拆除;拆除过程中严禁对钢绞线1及其墩头1

1进行损伤,拆除完成后,如图2所示;步骤二:根据钢绞线1的规格制作连接套筒3的连接筒2,连接筒2的一端具有外螺纹结构2

1,另一端为闭口结构,通过设置的底板2

3对连接筒2进行封堵,底板2

3与连接筒2焊接,连接筒2的一侧向内开设有T形豁口2

2, T形豁口2

2水平段位于连接筒2具有外螺纹的一段上,T形豁口2

2竖直段位于水平段的下方向下延伸,底板2

3上开设有U形豁口2

4,U形豁口2

4与T形豁口2

2相连通,带有墩头1

1的钢绞线1端部能够通过T形豁口2

2进入连接筒2内部,钢绞线1的墩头1

1卡在底板2

3的U形豁口2

4上方;步骤三:准备套筒3,套筒3底部内壁开设有内螺纹3

1,并能够与连接筒2具有外螺纹的一端螺纹连接;步骤四:将带有墩头1

1的钢绞线1端部通过T形豁口2

2放入连接筒2内部;步骤五:将套筒3与连接筒2连接,旋紧后,套筒3对连接筒2上T形豁口2

2的水平段封堵,防止钢绞线1串出,钢绞线1的墩头1

1位于连接筒2内并卡在底板2

3的U形豁口2

4上方,这样即完成了钢绞线1与套筒3的二次连接。
[0011]所述T形豁口竖直段宽度与U形豁口等宽,并且宽度大于钢绞线外径,同时小于墩头最大径。
[0012]所述U形豁口2

4的弧形边2

5向下弯折;形成一个与墩头1

1底部配合的下沉槽,
墩头1

1落入下沉槽内,对钢绞线1进行定位。
[0013]通过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方法,使钢绞线与套筒之间通过原有的墩头和连接筒进行连接,带有墩头的钢绞线一端通过T形豁口进入连接筒内部,墩头位于连接筒内并卡在底板的U形豁口上方,套筒与连接筒旋紧,对连接筒上T形豁口的水平段封堵,防止钢绞线串出,能够快速的完成钢绞线与套筒的二次连接,实现了现场修复处理,避免二次施工,极大程度上缩短了工期,节省了施工成本。
[0014]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可行的实施例而已,并非因此局限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范围,凡运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及其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包含于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弹卡式预应力方桩钢绞线与套筒二次连接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下述步骤进行:步骤一:将已损坏的套筒进行拆除;步骤二:根据钢绞线的规格制作连接套筒的连接筒,连接筒的一端具有外螺纹结构,另一端为闭口结构,通过设置的底板对连接筒进行封堵,底板与连接筒焊接,连接筒的一侧向内开设有T形豁口, T形豁口水平段位于连接筒具有外螺纹的一段上,T形豁口竖直段位于水平段的下方向下延伸,底板上开设有U形豁口,U形豁口与T形豁口相连通,带有墩头的钢绞线端部能够通过T形豁口进入连接筒内部,钢绞线的墩头卡在底板的U形豁口上方;步骤三:准备套筒,套筒底部内壁开设有内螺纹,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元峰赵瑞峰郭钊刘爱云王永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