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测定西花蓟马生物活性的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905288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2 19: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测定西花蓟马生物活性的方法及其应用,属于农业害虫生物活性测定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将西花蓟马接入设置有取食口和透气孔的生测装置中,然后将透气孔封口,将药液和液体饲料混合制成混合饲料添加到取食口中,在适宜条件下饲育昆虫一段时间后观察记录西花蓟马的死亡数,计算死亡率和校正死亡率。使用该方法死亡误差小,校正死亡率高,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叶管药膜法、薄膜饲喂法更为高效。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药液也可为保藏号为CGMCCNo.24768的BtCY6菌株制成的胞晶混合物,西花蓟马的校正死亡率也较高,也可有效应用于西花蓟马生物活性测定体系中,同时还具有环保等优点,对西花蓟马等引起的农业害虫研究意义更为重大。更为重大。更为重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测定西花蓟马生物活性的方法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害虫生物活性测定
,尤其涉及一种高效测定西花蓟马生物活性的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又称苜蓿蓟马,缨翅目蓟马科花蓟马属,是一种入侵害虫。属于过渐变态,一生经过卵、若虫、成虫3个阶段:(1)卵:肾形或长椭圆形,长约0.3mm,呈白色透明状;(2)若虫:分为4个龄期,与成虫相似,呈黄色,3龄期触角变为鞘囊状,翅芽外露;(3)成虫:体长1.1

1.5mm,复眼呈红色,身体呈黄色或淡褐色。
[0003]西花蓟马通过取食直接危害寄主植物之外,还能传播多种病毒,如番茄褪绿病毒(Tomato chlorosis virus,ToSV)、凤仙花坏死斑病毒(Impatiens necrotic spot virus,INSV)及番茄斑萎蔫病毒(Tomato spotted wilt virus,TSWV)等。以西花蓟马传播TSWV为例,西花蓟马取食时,病毒通过口器进入消化道,在糖蛋白Gn和Gc的作用下进入中肠,病毒在中肠中大量复制增殖,通过对健康植株进行锉吸式取食,使植物叶片受伤,从而让病毒成功侵入植物体内,致使植株感病。TSWV以循环增殖型传播方式传播,西花蓟马一旦携带病毒,则终生带毒。目前已知TSWV可以感染900多种植物,在已知的传播TSWV媒介中,西花蓟马传播效率最高,而由病毒造成的经济损失远远大于西花蓟马本身造成的危害。
[0004]关于防治西花蓟马的研究很少,其中关键制约是缺乏Bt对西花蓟马杀虫活性的测定方法,从而限制了对西花蓟马有活性Bt菌株的筛选应用。
[0005]目前,对西花蓟马生物活性测定的方法主要有叶管药膜法和薄膜饲喂法等。其中叶管药膜法装置容积小,管壁内极易形成一层水雾,容易导致试虫溺死。薄膜饲喂法虽一端利用橡皮筋将尼龙纱网固定,相对减小了环境的湿度,但玻璃管壁上同样容易形成水雾导致试虫溺死;并且尼龙网一端容易产生缝隙,试虫易被困而死;更换饲料时,玻璃管有短暂开口状态,试虫易逃逸,而影响生测结果。
[0006]所以目前亟需一种针对“Bt对西花蓟马生物活性测定体系”,可进一步筛选对西花蓟马具有高毒力的Bt菌株,发掘有效的cry基因并对未来建立相应Bt工程菌或转基因作物提供基因资源的改进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测定西花蓟马生物活性的方法及其应用。本专利技术将西花蓟马接入设置有取食口和透气孔的生测装置中,然后将透气孔封口,将药液和液态饲料混合制成的液体食物添加到取食口中,在适宜条件下养虫一段时间后观察记录西花蓟马的死亡数,计算死亡率和校正死亡率。使用该方法死亡误差小,校正死亡率高,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叶管药膜法、薄膜饲喂法更为高效。本专利技术中的药液也可为保藏号为CGMCCNo.24768的Bt CY6菌株制成的胞晶混合物,西花蓟马的校正死亡率也较高,也可有效应用于西花蓟马生物活性测定体系中,同时还具有环保等优点,对西花蓟马等引起的农
业害虫研究意义更为重大。
[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9]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测定西花蓟马生物活性的方法,所述方法采用的生测装置由生测瓶盖和透明生测瓶体组成;所述生测瓶盖由外瓶盖和内瓶盖组成,所述透明生测瓶体由透明瓶体、透气孔和封口膜组成,所述生测瓶盖上设置有取食口、透气孔和封口膜,所述取食口由食物保护膜、液体食物和取食膜组成;所述外瓶盖可自由旋转,所述内瓶盖与所述透明瓶体以螺纹旋接,所述取食口和所述透气孔贯穿所述外瓶盖和所述内瓶盖上下两层,所述取食口和所述透气孔可通过旋转所述外瓶盖的方式开关,所述所述取食口和所述透气孔位置相对,所述透气孔和所述透气孔位于同一侧。
[0010]优选的,所述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西花蓟马接入所述生测装置中;步骤(二):将所述生测装置的所述透气孔和所述透气孔封口,将所述液体食物添加到所述生测装置的所述取食口中;步骤(三):养虫;步骤(四):观察记录西花蓟马的死亡数,并计算死亡率和校正死亡率。
[0011]优选的,所述生测装置中所述透明生测瓶体容积为100mL,瓶高为67mm,直径为42mm。
[0012]优选的,所述生测装置中所述取食口直径为15mm,所述透气孔和所述透气孔直径为10mm。
[0013]优选的,所述封口采用的是双层拉伸的石蜡封口膜PM

996,所述石蜡封口膜PM

996的拉伸倍数为4倍,所述封口方式为从瓶外封口。
[0014]优选的,所述液体食物由药液和液态饲料按照1:2的体积比混合制成。
[0015]优选的,所述药液由吡虫
·
虫满腈稀释制成。
[0016]优选的,所述养虫的温度为26
±
1℃,相对湿度为40%

60%,光周期(L:D)为16h:8h。
[001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基于Bt菌株的高效测定西花蓟马生物活性的方法,使用以上所述方法,所述药液为Bt菌株的胞晶混合物。
[0018]优选的,所述Bt菌株为Bt CY6菌株,分类学命名为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保藏号为CGMCC No.24768。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0020](1)采用本专利技术中的生测装置以吡虫
·
虫满腈为药液饲喂西花蓟马24h后,西花蓟马的校正死亡率为85.39%,处理组死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试虫死亡率,说明本专利技术中的生测装置可有效用于测定胃毒药剂对西花蓟马的杀虫活性。
[0021](2)本专利技术中的生测装置在瓶口和瓶身处均设有通气孔,有效地降低了装置内的湿度;同时设置双层瓶盖和可开关取食口,可有效避免更换饲料时试虫逃逸现象。因此使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可有效避免现有技术,例如叶管药膜法和薄膜饲喂法中试虫溺亡和逃逸引起的较大误差,测定结果更加高效。
[0022](3)采用本专利技术中的生测装置以Bt CY6菌株制成的胞晶混合物对西花蓟马也有较高杀虫活性,校正死亡率为53.33%,同时使用Bt CY6菌株,与使用吡虫
·
虫螨腈等相比更加环保,延缓昆虫对化学药剂抗性产生,且对人畜无害不易残留,对西花蓟马等引起的农业危害损失研究意义更为重大。
[0023]保藏证明说明:
[0024]保藏机构: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
[0025]保藏编号:CGMCCNo.24768;
[0026]保藏日期:2022年04月25日;
[0027]保藏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
[0028]分类学命名: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测定西花蓟马生物活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采用的生测装置由生测瓶盖(1)和透明生测瓶体(2)组成;所述生测瓶盖(1)由外瓶盖(3)和内瓶盖(4)组成,所述透明生测瓶体(2)由透明瓶体(5)、透气孔(6)和封口膜(7)组成,所述生测瓶盖(1)上设置有取食口(8)、透气孔(9)和封口膜(10),所述取食口(8)由食物保护膜(11)、液体食物(12)和取食膜(13)组成;所述外瓶盖(3)可自由旋转,所述内瓶盖(4)与所述透明瓶体(5)以螺纹旋接,所述取食口(8)和所述透气孔(9)贯穿所述外瓶盖(3)和所述内瓶盖(4)上下两层,所述取食口(8)和所述透气孔(9)可通过旋转所述外瓶盖(3)的方式开关,所述所述取食口(8)和所述透气孔(9)位置相对,所述透气孔(6)和所述透气孔(9)位于同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西花蓟马接入所述生测装置中;步骤(二):将所述生测装置的所述透气孔(6)和所述透气孔(9)封口,将所述液体食物(12)添加到所述生测装置的所述取食口(8)中;步骤(三):养虫;步骤(四):观察记录西花蓟马的死亡数,并计算死亡率和校正死亡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测装置中所述透明生测瓶体(2)容积为1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巍赵丹侴越张杰耿丽丽嵇玉洁高博吴涵张璐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