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蓄能型桥梁防撞结构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05187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2 19: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蓄能型桥梁防撞结构及装置,其中蓄能型桥梁防撞结构包括内部填充有阻尼介质的防撞囊体,所述防撞囊体朝向桥墩的一侧设有蓄能器,所述蓄能器内部设有用于缓存所述阻尼介质的可变空间,所述防撞囊体的内部与所述蓄能器的可变空间相连通。该结构利用防撞囊体实现对船撞冲击的柔性缓冲,同时结合阻尼介质的粘滞特性,能够抵抗工作环境振动和衰减冲击波造成的脉冲,减小撞击过程中对桥梁钢结构主体产生的应力峰值,并且该结构还可以将撞击动能以内能形式耗散,同时部分转化为气体压缩能或弹性势能储存,待撞击结束后再重新释放使变形的防撞囊体重新恢复,简化了后续的维护流程。流程。流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蓄能型桥梁防撞结构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蓄能型桥梁防撞结构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跨航道桥梁是路线跨越航道的关键工程,但是跨越航道的桥梁势必会使得航道变窄。随着交通行业的飞速发展,船舶与跨越航道的桥梁间的矛盾也在逐日加剧,桥梁船撞事故时有发生。桥梁结构受到船舶撞击后,会造成桥墩表面混凝土剥落,钢筋裸露,甚至会使墩柱整体产生剪切破坏,严重影响桥墩承载力,致使当地区域的水陆交通瘫痪。因此急需通过合理地方式来解决这桥梁和船舶间的这一矛盾。
[0003]为桥梁穿上保护衣
‑‑
防撞装置,是目前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基于自身变形耗能、延缓碰撞过程而设计,根据自身特点和适用范围进行分类。对于传统防撞装置,目前多以复合材料、钢结构为主体,同时配合阻尼元件为辅助结构。然而,传统辅助结构耐撞性能较差,耗能形式单一,致使复合材料、钢结构主体承担碰撞过程中的主要撞击力,材料整体塑性变形严重,对于后期的维修养护造成很大困难。以上各种不利因素使得通过材料失效变形耗能的传统防撞设施在碰撞后需要整体更换,导致维修和更换成本增加,在工程应用中带来较多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蓄能型桥梁防撞结构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防撞结构耐撞性能较低、更换、拆解维护复杂的缺陷。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蓄能型桥梁防撞结构,包括内部填充有阻尼介质的防撞囊体,所述防撞囊体朝向桥墩的一侧设有蓄能器,所述蓄能器内部设有用于缓存所述阻尼介质的可变空间,所述防撞囊体的内部与所述蓄能器的可变空间相连通。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蓄能型桥梁防撞结构,所述蓄能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开设有导气口和导液口,所述导液口与所述防撞囊体相连通;所述壳体的内部还容置有气囊,所述气囊与所述导气口相连通;所述壳体的内壁与所述气囊的外壁形成所述可变空间。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蓄能型桥梁防撞结构,所述导液口设置有启闭阀件,以使所述阻尼介质在所述防撞囊体和所述可变空间之间双向流动。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蓄能型桥梁防撞结构,所述启闭阀件为利用支撑弹簧复位的菌形阀。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蓄能型桥梁防撞结构,所述蓄能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在轴向上还滑动设置有弹簧活塞,以将所述壳体分隔成气腔室和所述可变空间;所述气腔室开设有导气口,所述可变空间通过导液口与所述防撞囊体相连通。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蓄能型桥梁防撞结构,所述防撞囊体背离所述桥墩的一侧还设有外护板,所述外护板与至少一个所述防撞囊体相接。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蓄能型桥梁防撞结构,所述外护板内设有波纹板夹层,所
述波纹板夹层之间填充有吸能材料。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蓄能型桥梁防撞结构,所述蓄能器的外部还罩设有防护箱,所述防撞囊体通过弹性紧固件安装于所述防护箱外,所述外护板吊装于所述防护箱外。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蓄能型桥梁防撞结构,所述防护箱朝向所述桥墩的一侧还设有阻尼元件。
[001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蓄能型桥梁防撞装置,在桥墩的前端和后端均布设有多个如上述所述的蓄能型桥梁防撞结构。
[001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蓄能型桥梁防撞结构及装置,其中防撞结构通过防撞囊体来承受撞击力,并随之发生挤压变形,使其内部填充的阻尼介质在撞击持续时间内流向蓄能器的可变空间,在流动过程中,由于阻尼介质内部相互摩擦生成热量,及时将撞击能转换为热能;同时,蓄能器受到阻尼介质的液压冲击而压缩内部气体体积时,部分撞击动能通过阻尼介质转化为气体压缩能,使撞击动能以气体压缩能的形式存储于蓄能设备,在撞击过程结束后,船舶脱离与防撞囊体接触,蓄能器内部的气体迅速膨胀,将阻尼介质重新灌输进防撞囊体,使防撞囊体恢复原有形状。该结构利用防撞囊体实现对船撞冲击的柔性缓冲,同时结合阻尼介质的粘滞特性,能够抵抗工作环境振动和衰减冲击波造成的脉冲,减小撞击过程中对桥梁钢结构主体产生的应力峰值,并且该结构还可以撞击动能以内能形式耗散同时部分转化为气体压缩能储存,待撞击结束后再重新释放使变形的防撞囊体重新恢复,简化了后续的维护流程。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蓄能型桥梁防撞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0018]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蓄能器的剖视图;
[0019]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蓄能型桥梁防撞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0020]图4是图3中的蓄能型桥梁防撞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0021]图5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另一种蓄能器的剖视图;
[0022]图6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外护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7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蓄能型桥梁防撞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
[0025]1:防撞囊体;11:阻尼介质;2:蓄能器;21:壳体;211:导气口;212:导液口;22:气囊;23:启闭阀件;231:菌形阀;232:支撑弹簧;233:阀座;24:可变空间;25:活塞;26:气腔室;27:弹簧活塞杆;3:连通管;4:外护板;41:波纹板夹层;42:吸能材料;5:防护箱;6:吊装组件;61:链条;62:吊耳;7:弹性紧固件;8:阻尼元件;
[0026]100:蓄能型桥梁防撞结构;200:桥墩。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如图1至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蓄能型桥梁防撞结构100,包括内部填充有阻尼介质11的防撞囊体1,防撞囊体1朝向桥墩200的一侧设有蓄能器2,蓄能器2内部设有用于缓存阻尼介质11的可变空间24,防撞囊体1的内部与蓄能器2的可变空间24相连通,以提高桥梁应对船舶撞击的缓冲、耗能效果。
[0029]具体地,防撞囊体1和蓄能器2均为竖直设立的柱状罐体结构,且两者的体积大致相等。在本实施例中,防撞囊体1和蓄能器2均采用胶囊体结构,其两端呈半球面,因而浮力性能更佳,更适用于航道水域使用。防撞囊体1的壳体材料可以采用高强度帆布与合成橡胶硫化而成,材质强度还可以根据内部阻尼介质11的压强需求分为一布二胶、二布二胶、三布四胶等铺层形式,因为采用了较厚的橡胶材质,因而防撞囊体1具有耐磨损、耐日照、耐老化等性能,且具有气密性、水密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能型桥梁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填充有阻尼介质的防撞囊体,所述防撞囊体朝向桥墩的一侧设有蓄能器,所述蓄能器内部设有用于缓存所述阻尼介质的可变空间,所述防撞囊体的内部与所述蓄能器的可变空间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能型桥梁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蓄能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开设有导气口和导液口,所述导液口与所述防撞囊体相连通;所述壳体的内部还容置有气囊,所述气囊与所述导气口相连通;所述壳体的内壁与所述气囊的外壁形成所述可变空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能型桥梁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液口设置有启闭阀件,以使所述阻尼介质在所述防撞囊体和所述可变空间之间双向流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蓄能型桥梁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启闭阀件为利用支撑弹簧复位的菌形阀。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能型桥梁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蓄能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在轴向上还滑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文通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力拓桥科防撞设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