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串口转单总线的传输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51628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2 19: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串口转单总线的传输电路,包括直流电压线V+、直流电压线V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串口转单总线的传输电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串口转单总线
,具体是指一种串口转单总线的传输电路。

技术介绍

[0002]使用充电器与锂电池充电时,充电器的电压,电流与锂电池必须匹配。为了更好地保护锂电池的性能,锂电池一般会要求充电过程按涓流充电(低压预充)、恒流充电、恒压充电以及充电终止四个阶段,进行管控。锂电池充电器的基本要求是特定的充电电流和充电电压,从而保证锂电池安全充电。增加其它充电辅助功能是为了改善电池寿命,简化充电器的操作,其中包括给过放电的电池使用涓流充电、电池电压检测、输入电流限制、充电完成后关断充电器、电池部分放电后自动启动充电等。
[0003]锂离子电池在充电过程中容易出现传输电路损坏的情况,影响充电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充电安全性的串口转单总线的传输电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6]一种串口转单总线的传输电路,包括直流电压线V+、直流电压线V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串口转单总线的传输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直流电压线V+、直流电压线V

、总线BUS、第一系统和第二系统,所述第一系统和第二系统通过直流电压线V+、直流电压线V

、总线BUS三线连接,所述第一系统包括第一MCU芯片、三极管Q1、三极管Q3、三极管Q5、三极管Q8,所述第一MCU芯片的Tx1端与三极管Q5的基极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5的发射极与第一MCU芯片的电压输入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5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8的基极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8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一MCU芯片的Tx1端为低电平时,所述三极管Q5、三极管Q8导通,总线BUS电压拉低,所述第一MCU芯片的Tx1端为高电平时,三极管Q5、三极管Q8截止,总线BUS电压拉高;所述第一MCU芯片的R x1端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5的发射极与第一MCU芯片的电压输入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5的基极与三极管Q3的集电极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口转单总线的传输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系统还设置有电阻R3和二极管D1,所述二极管D1的一端与传输电路VCC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另一端与电阻R3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口转单总线的传输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系统包括第二MCU芯片、三极管Q2、三极管Q4、三极管Q6、三极管Q7,所述第二MCU芯片的Tx2端与三极管Q6的基极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6的发射极与第二MCU芯片的电压输入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6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7的基极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立群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京泉华智能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