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04993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0 12:02
一个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具备:基材;配置在上述基材之上的多个像素电路;覆盖上述多个像素电路的绝缘层;配置在上述绝缘层之上且与上述多个像素电路分别连接的多个第1电极;配置在上述多个第1电极之上的有机层;配置在上述有机层之上的多个线状的第2电极;与重叠于上述基材的传感器相对的传感器区域;配置在上述基材与上述绝缘层之间的中继布线;和第1连接部及第2连接部。上述多个第2电极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在俯视观察时隔着上述传感器区域分开的第1线部及第2线部。上述中继布线通过上述第1连接部与上述第1线部连接,通过上述第2连接部与上述第2线部连接。部与上述第2线部连接。部与上述第2线部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显示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作为显示元件而适用了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显示装置正被实用化。该显示元件具备第1电极、第2电极和配置在这些电极之间的有机层。
[0003]存在各种传感器重叠地配置于包含多个像素的显示区域的情况。该情况下,在与传感器相对的传感器区域及其附近,为了避免传感检测受到妨碍而有可能产生适用与显示区域的其他部分不同的构造的必要。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386554号公报
[0007]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

135325号公报
[0008]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0

19567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为在传感器重叠配置于显示区域的显示装置中改善与传感器相对的传感器区域及其附近的构造。
[0010]一个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具备:基材;配置在上述基材之上的多个像素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显示装置,具备:基材;配置在所述基材之上的多个像素电路;覆盖所述多个像素电路的绝缘层;配置在所述绝缘层之上且与所述多个像素电路分别连接的多个第1电极;配置在所述多个第1电极之上的有机层;配置在所述有机层之上的线状的多个第2电极;与重叠于所述基材的传感器相对的传感器区域;配置在所述基材与所述绝缘层之间的中继布线;和第1连接部及第2连接部,所述多个第2电极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在俯视观察时隔着所述传感器区域分开的第1线部及第2线部,所述中继布线通过所述第1连接部与所述第1线部连接,通过所述第2连接部与所述第2线部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传感器区域为贯穿所述基材及所述绝缘层的孔。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还具备覆盖所述第2电极的密封层,所述孔贯穿所述密封层。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传感器区域为圆形,所述中继布线为沿着所述传感器区域的周缘的圆弧状。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传感器区域为包含所述基材及所述绝缘层且不包含所述第1电极及所述像素电路中的至少一方的区域。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中继布线由横穿所述传感器区域的网眼状的金属线构成。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1连接部及所述第2连接部各自具备:接触孔,其贯穿所述绝缘层;和导电层,其配置在所述绝缘层之上,通过所述接触孔与所述中继布线连接,所述第1线部与所述第1连接部的所述导电层接触,所述第2线部与所述第2连接部的所述导电层接触。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1连接部及所述第2连接部各自的所述导电层被所述有机层覆盖,所述第1连接部及所述第2连接部各自还具备隔断所述有机层而形成供所述导电层的一部分从所述有机层露出的露出区域的隔断构造,所述第1线部通过利用所述第1连接部的所述隔断构造形成的所述露出区域与所述第1连接部的所述导电层接触,
所述第2线部通过利用所述第2连接部的所述隔断构造形成的所述露出区域与所述第2连接部的所述导电层接触。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隔断构造包括配置在所述导电层之上的分隔壁,所述分隔壁具有第1宽度的上部和比所述第1宽度小的第2宽度的下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城拓海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