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测试管道检测器零部件的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04975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0 12:02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测试管道检测器零部件的系统,其属于测试设备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基座、旋转支撑轴、转动台、标准焊缝试块及承载架,旋转支撑轴的一端绕其中心轴转动连接于基座;转动台连接于旋转支撑轴的另一端;标准焊缝试块连接于转动台,标准焊缝试块包括有管道内壁模拟面,管道内壁模拟面上设置有至少一条焊缝;承载架设置于基座上,承载架包括安装台,安装台用于安装待测试零部件,安装台的位置可调节,以使待测试零部件接触于管道内壁模拟面,旋转支撑轴相对于基座转动时,待测试零部件与管道内壁模拟面始终接触并相对转动。标准焊缝试块的体积较小,便于拆卸,且减小整个系统的体积,并且,对动力装置的功率要求较低,降低成本。降低成本。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测试管道检测器零部件的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测试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测试管道检测器零部件的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管道运输是石油、天然气的主要运输方式,与公路、铁路、海运和航空并列为五大运输方式之一,油气管道按输送距离和用途不同,可分为矿场集输管道、长距离输送管道(简称长输管道)、成品油管道等,长输管道一般以油气管道首(末)站为起(止)点,往往跨越多个行政区域,具有管径大、压力高、输量大、运距长的特点,因此,如何保证长输管道的健康运行有着深远的意义。一般在长输管道内设置检测器,用以测试管道内径、腐蚀、裂纹、应力、里程等重要信息,其需要和管道内壁直接接触,会一直发生磨损、振动、碰撞等,因此,在制作检测器的过程中,如何保证检测器的各类部件在复杂环境中正常工作是重中之重。
[0003]为此,现有技术中存在有用于测试检测器的主要零部件(各类探头及弹簧、里程轮、支撑轮、皮碗等)的装置,用以保证各个零部件的质量。但是,现有的测试装置为利用真实管道与测试的零部件进行接触摩擦设定时间,然后观测摩擦之后的零部件状态,确定出零部件是否符合合格标准,由于该装置需要使用到真实的管道,管道庞大,安装拆卸不便,装置的体积太大,并且,驱动管道相对于零部件移动的动力装置的功率要求高,造成成本较高。
[0004]因此,亟需一种用于测试管道检测器零部件的系统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测试管道检测器零部件的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检测器测试装置的操作不便,体积太大,以及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
[0006]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测试管道检测器零部件的系统,包括:基座;旋转支撑轴,所述旋转支撑轴一端绕其中心轴转动连接于所述基座;转动台,连接于所述旋转支撑轴的另一端;标准焊缝试块,连接于所述转动台,所述标准焊缝试块包括有管道内壁模拟面,所述管道内壁模拟面上设置有至少一条焊缝;承载架,设置于所述基座上,所述承载架包括安装台,所述安装台用于安装待测试零部件,所述安装台的位置可调节,以使所述待测试零部件接触于所述管道内壁模拟面,所述旋转支撑轴相对于所述基座转动时,所述待测试零部件与所述管道内壁模拟面始终接触并相对转动。
[0007]作为上述用于测试管道检测器零部件的系统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承载架还包括第一调节结构,所述第一调节结构设置于所述基座,所述第一调节结构远离所述基座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安装台,所述第一调节结构能够调节所述安装台与所述管道内壁模拟面
在所述旋转支撑轴的轴向上的间距。
[0008]作为上述用于测试管道检测器零部件的系统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调节结构包括:第一安装座,设置于所述基座上;相互呈十字铰接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安装台,另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滑动铰接于所述安装台;调节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座,且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所述调节组件能够调节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的夹角。
[0009]作为上述用于测试管道检测器零部件的系统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第一驱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座上;第一丝杠,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第一丝杠,能够驱动所述第一丝杠转动;第一螺纹套,螺纹套设于所述第一丝杠,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螺纹套。
[0010]作为上述用于测试管道检测器零部件的系统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承载架还包括第二调节结构,所述第二调节结构设置于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一调节结构连接于所述第二调节结构,所述第二调节结构能够通过调节所述第一调节结构在所述旋转支撑轴的径向上的位置,以调节所述安装台与所述管道内壁模拟面在所述旋转支撑轴的径向上的间距。
[0011]作为上述用于测试管道检测器零部件的系统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调节结构包括:第二安装座,设置于所述基座;第二驱动件,连接于所述第二安装座;第二丝杠,沿着所述旋转支撑轴的径向延伸,所述第二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第二丝杠,能够驱动所述第二丝杠转动;第二螺纹套,螺纹套接于所述第二丝杠,所述第一调节结构连接于所述第二螺纹套。
[0012]作为上述用于测试管道检测器零部件的系统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焊缝沿着所述旋转支撑轴的径向延伸。
[0013]作为上述用于测试管道检测器零部件的系统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焊缝与所述旋转支撑轴的切向呈45
°
夹角。
[0014]作为上述用于测试管道检测器零部件的系统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监控摄像装置,所述监控摄像装置设置于所述承载架上,用于监控所述待测试零部件。
[0015]作为上述用于测试管道检测器零部件的系统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能够控制所述旋转支撑轴的转动启闭及转动速度。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利用本申请提供的用于测试管道检测器零部件的系统进行测试作业时,先将待测试零部件安装于安装台,然后调节安装台的位置,使得待测试零部件移动至接触于标准焊
缝试块的管道内壁模拟面,之后,旋转支撑轴转动设定时间,在转动期间,管道内壁模拟面相对于待测试零部件转动,此时,管道内壁模拟面对待测试零部件进行摩擦、振动、碰撞冲击,用于较为真实还原管道中的恶劣环境,为检测器进管前进行测试把关,保证检测器质量,保障管道安全运行。因此,该系统能够对检测器的零部件进行测试,且利用转动的管道内壁模拟面模拟真实管道的内壁,代替了现有技术中使用的真实管道,标准焊缝试块的体积较小,便于拆卸,且减小了整个系统的体积,并且,较小的动力装置便可以驱动标准焊缝试块转动,因此,对动力装置的功率要求较低,降低成本。
[0017]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测试管道检测器零部件的测试方法,由于该方法利用上述的系统,因此,该方法含有上述系统的所有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是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用于测试管道检测器零部件的系统的示意图;图2是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标准焊缝试块的一种结构的示意图;图3是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标准焊缝试块的另一种结构的示意图;图4是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承载架的示意图;图5是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测试管道检测器零部件的系统的俯视图;图6是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系统工作框图;图7是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用于测试管道检测器零部件的系统的示意图;图8是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用于测试管道检测器零部件的系统的示意图。
[0020]图示标记:1、基座;2、转动台;3、标准焊缝试块;3a、第一标准焊缝试块;3b、第二标准焊缝试块;3c、第三标准焊缝试块;3d、第四标准焊缝试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测试管道检测器零部件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旋转支撑轴(5),所述旋转支撑轴(5)一端绕其中心轴转动连接于所述基座(1);转动台(2),连接于所述旋转支撑轴(5)的另一端;标准焊缝试块(3),连接于所述转动台(2),所述标准焊缝试块(3)包括有管道内壁模拟面,所述管道内壁模拟面上设置有至少一条焊缝(31);承载架(4),设置于所述基座(1)上,所述承载架(4)包括安装台(41),所述安装台(41)用于安装待测试零部件,所述安装台(41)的位置可调节,以使所述待测试零部件接触于所述管道内壁模拟面,所述旋转支撑轴(5)相对于所述基座(1)转动时,所述待测试零部件与所述管道内壁模拟面始终接触并相对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测试管道检测器零部件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架(4)还包括第一调节结构(42),所述第一调节结构(42)设置于所述基座(1),所述第一调节结构(42)远离所述基座(1)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安装台(41),所述第一调节结构(42)能够调节所述安装台(41)与所述管道内壁模拟面在所述旋转支撑轴(5)的轴向上的间距。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测试管道检测器零部件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结构(42)包括:第一安装座(421),设置于所述基座(1)上;相互呈十字铰接的第一连杆(422)和第二连杆(423),所述第一连杆(422)的一端铰接于所述安装台(41),另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安装座(421),所述第二连杆(423)的一端滑动铰接于所述安装台(41);调节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座(421),且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杆(423)的另一端,所述调节组件能够调节所述第一连杆(422)和所述第二连杆(423)的夹角。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测试管道检测器零部件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第一驱动件(4241),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座(421)上;第一丝杠(4242),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座(421),所述第一驱动件(4241)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第一丝杠(4242),能够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诸海博周国运李洪伟冯波李中鑫时会强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国仪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