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文宏专利>正文

灯管及其固定架改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4758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灯管及其固定架改良结构,主要包括有一盒体、一反射板、至少一供电板及多个供电座,其中反射板包括有一反射面及至少一承载部,承载部用以承载供电板,并于供电板上设置多个供电座,借此将可以成对的供电座对灯管进行连接,而供电板亦可经供电座向灯管提供驱动电源,反射板通过多个固定单元与盒体相连接,并可将反射板由盒体上卸下,而有利于进行灯管的更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灯管固定架改良结构,可将反射板由盒体上卸下,而有利 于进行灯管的更换。
技术介绍
荧光灯相较于白炽灯(灯泡)而言具有较佳的发光效率,在使用的过程中荧 光灯所消耗的能量中有较高的比例被转换为可见光,而比较少会被转换成热 能,因此在产生的亮度相同时荧光灯的温度会远低于白炽灯,使得荧光灯成为 一种极为普遍的照明光源。常用灯管固定架如图1所示,如图所示,固定架io主要包括有多个供电座13,其中供电座13设置在一固定体上,且供电座13是以两两成对的方式 进行设置,借此可将灯管15固定在两个供电座13之间,并经供电座13对灯 管15提供驱动电压。常用的固定架10虽然可以固定灯管15,并对灯管15提供驱动电压使之 发光。然而常用的固定架IO存在有不易更换灯管15等问题,例如一般来说固 定架10会设置在室内的天花板上以利于室内照明,而使用者在更换灯管15 时往往需要长时间的站在高处并高举双手,不仅造成了更换灯管15的不便利 性,同时亦容易在更换灯管15的过程中发生意外。在使用的过程中固定架IO并不具有良好的反射效果,因而容易导致灯管 15所产生的光源的导出效果不佳。此外由于供电座13是设置在固定架的外部, 因此增加了使用上的危险,例如当灯管15为冷阴极管时,供电座13往往需要 提供较高的驱动电压,若使用者在灯管发光的过程中碰触到供电座13便容易 发生触电的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灯管固定架改良结构,其中反射板通过多5个固定单元与盒体连接,借此在进行灯管的更换时可直接将反射板及灯管由盒 体上卸下,而有利于提高更换灯管时的便利性。本专利技术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灯管固定架改良结构,其中反射板包括有 一承载部及一反射面,并可将供电板设置在反射板及盒体之间的承载邻上,使 得供电板不外露于灯管固定架外部,借此将可提高使用时的安全性。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灯管固定架改良结构,其中变压器及/或 转换电路上设置有一检测开关,借此在反射板与盒体分离时变压器及/或转换 电路将会停止供应电源,并有利于提高更换灯管时的安全性。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灯管固定架改良结构,其中该供电板的第 一表面及第二表面上皆设有至少一导电板,借此将可以在供电板上形成一电 容。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灯管固定架改良结构,其中固定架外部设 置有一透光板,并可于透光板上设置有至少一标示单元,借此可使得灯管固定 架成为一广告看板。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灯管固定架改良结构,其中反射面可为任 意的几何形状,并可用以将灯管所发出的光源进行反射,而有利于整体发光亮 度的提升。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灯管改良结构,其中该灯管的电极包括有 一壳体及一间隙,并提供了电极受热膨胀的空间。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灯管固定架改良结构,包括有 一反射 板,包括有至少一承载部及一反射面,其中承载部设置于反射面的侧边;至少 一供电板,设置于承载部;及多个供电座,设置于供电板,并用以连接至少一灯管。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灯管改良结构,包括有 一管体,管体的两端设置有一 导电线;及两电极,设置于管体的两端并与导电线相连接,其中电极包括有一壳体及一间隙,并于壳体内设有一空心部,而壳体外部则设置有间隙。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灯管固定架改良结构,包括有 一箱体;至少一框架, 设置于箱体内,并包括有至少一承载部;至少一供电板,设置于承载部;多个 供电座,设置于供电板,并用以连接至少一灯管;及至少一透光板,设置于箱 体上。附图说明图l:为常用灯管固定架的立体示意图2A:为本专利技术灯管固定架改良结构一实施例的正面立体图; 图iB:为本专利技术灯管固定架改良结构的背面立体图; 图2C:为本专利技术灯管固定架改良结构部分构件的侧视图; 图2D:为本专利技术灯管固定架改良结构又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E:为本专利技术灯管固定架改良结构又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灯管固定架改良结构又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专利技术灯管固定架改良结构部分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5A:为本专利技术灯管改良结构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5B:为本专利技术灯管改良结构部分构造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本专利技术灯管改良结构又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本专利技术灯管固定架改良结构又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8:为本专利技术灯管固定架改良结构又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9A及图9B:为本专利技术灯管固定架改良结构部分构件的侧视图;其中,附图标记10固定架13供电座15灯管20灯管固定架21盒体211框架213底板215容置空间217穿孔22挡片23反射板231承载部233反射面235遮光片237第一表面239第二表面241第一导电板243第二导电板25固定单元251卡固单元253固定孔26供电电路261变压器2611电源线263转换电路2631检测开关27灯管271管体273电极2731壳体2732间隙2733间隙z2735空心部2737导电线275盖板2751穿孔28供电座281限位单元29供电板291第一供电板2911第一表面2913第二表面293第二供电板30灯管固定架31箱体32透光板321标示单元33框架331承载部333反射面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阅图2A至图2C,分别为本专利技术灯管固定架改良结构一实施例的正 面立体图、背面立体图及侧视图。如图所示,灯管固定架主要包括有一反射板 23,其中该反射板23包括有一承载部231及一反射面233。承载部231与反射面233相连接,其中承载部231可用以承载灯管27或 电路板,且灯管27可以是一冷阴极管(CCFL)、 一热阴极管(HCFL)—UV冷阴 极管(UVCCFL)或一陶瓷灯管。例如承载部231设置于反射板233的侧边,并 于承载部231上设置有至少一供电板29,其中供电板29可为电路板。此外供 电板29上设置多个供电座28,并可将灯管27设置在供电座28上,借此供电 板29将可经供电座28对灯管27进行供电,如图2B所示。反射板23包括有一承载部231及一反射面233,其中反射面233用以对 灯管27所发出的光源进行反射,借此以提高整体的发光亮度。此外,亦可依 据实际使用的需求选择适当几何形状的反射面233,例如反射面233的侧面可 为角形、梯形、多边形或圆弧形,同样都可以对灯管27所发出的光源进行反 射,如图2C所示。又,于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中,灯管固定架20亦可包括有 至少一挡片22,例如将挡片22以镶嵌的方式设置在反射板23上,借此可有效减少眩光的发生,如图2D所示。又,亦可于反射板23上设置有至少一遮光片235,其中遮光片235的数 量及设置的位置皆与灯管27相对应,且遮光片235可为半透光或不透光的材 质,例如压克力或金属片,若遮光片235为半透光的压克力材质时,将可以柔 和灯管27所发出的直射光源,若遮光片235为金属片时,则可以将灯管27 的直射光源反射至反射面233,同样可使得灯管27的光源不至于太过刺眼, 如图2E所示。在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主要是将灯管27设置与反射面233切齐的位 置,例如灯管27与反射板23的第一表面237为同一高度,如图2C所示,借 此将有利于将灯管27的光源导出。此外,反射面233的颜色亦可为银白色或 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灯管固定架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一反射板,包括有至少一承载部及一反射面,其中该承载部设置于该反射面的侧边; 至少一供电板,设置于该承载部;及 多个供电座,设置于该供电板,并用以连接至少一灯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宏许琼文
申请(专利权)人:张文宏许琼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