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墙体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046634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0 11:59
一种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墙体及施工方法,所属钢结构工程领域,墙体从室外至室内依次为外墙层、中间钢构层和内墙层;中间钢构层包括墙面段和墙角段,墙面段设置若干个工型立柱,相邻两个工型立柱之间通过钢条连接,钢条设置有纵向C形弯和横向C形弯;墙角段设置有角钢立柱。本发明专利技术墙体采用工型立柱作为承重柱,在工型立柱之间连接钢条,设计钢条有纵向和横向C形弯来缓释剪力和热胀冷缩,能够省去纵向钢条,减轻自重,降低施工难度;工型立柱外侧插接保温墙板,内侧插接隔音墙板,提高保温和隔音性;合理设计墙内管线结构,方便生活、作业;整个组装过程无焊接,钢结构不必暴力切割拆卸,能够重复拆卸利用,节省成本。节省成本。节省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墙体及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钢结构工程领域,具体涉及钢结构建筑墙体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传统建筑行业中,墙体是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主,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存在高能耗、资源浪费严重、现场劳动密集、环境污染等问题,在发达工业国家较少利用。而随着建筑行业技术水平的发展,钢结构墙体孕育而生,其具有质量轻、抗震性能好、组装灵活快速,以及基础造价低等优点,能够大幅提高施工便捷性,缩短施工工期。目前,钢结构建筑已广泛应用于车间厂房、临时工房、场馆,也逐渐应用于低层民用住宅。
[0003]钢结构建筑是较好的环保型建筑产品,其中,钢结构在墙体搭建方面,已有多种多样的构造,常用的结构体系有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核心筒结构及框架支撑结构等。但大多数结构还处于仅适用车间厂房墙体、临时工房墙体的构建,还存在很多缺陷,如下:
[0004](1)单片或双片墙板构建,如附图33和附图34所示的墙板,保温性和隔音性欠佳,尤其是厂房墙体,机器设备轰鸣造成周围噪声污染。
[0005](2)墙体的整体支撑强度、剪力抗震优劣不均,且震后产生损害无法自行恢复。
[0006](3)大多为厂房设计,墙体内没有管线空间设计,不方便民用生活;如果管线设计在墙外,非常影响美观性,占据空间,影响生活、作业舒适性。
[0007](4)存在大量焊接方式,拆卸重组还是不方便,重复利用率低;特别是临时搭建住所、临时工棚,需要提高移动、反复利用率;且非焊接方式连接需要根据组装特性做特殊结构设计处理,以保证安装顺利性和组装牢固性,与焊接方式的简单设计不同,其十分考验设计合理性。
[0008](5)钢构纵横复杂,施工难度大、自重大,如专利CN211172531U一种厂房用钢构墙体结构和专利CN211665990U一种钢结构双面保温隔音墙体的纵横钢筋网构架。
[0009](6)存在方形承重柱体突出于墙面,类似于钢筋混凝土墙体的承重柱,占据空间,妨碍室内设施布置摆放,且不美观。
[0010]因此,需要不断提高钢结构建筑的使用性能,以达到不同建筑的使用要求,扩大应用面,逐渐替代传统建筑。

技术实现思路

[0011]针对现有技术中钢结构墙体存在的保温和隔音性欠佳,支撑强度、剪力抗震及自修复能力有待提高,墙内没有管线设计,拆卸、组装不方便,材料重复利用率低,钢构纵横施工复杂,承重柱外露等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墙体及施工方法,采用厚的工型立柱作为承重柱,提高支撑强度;在工型立柱之间连接钢条提升抗震性,设计钢条有纵向和横向C形弯来缓释剪力和热胀冷缩,能够省去纵向钢条,减轻自重,降低施工难度;工型立柱外侧插接厚的保温墙板,内侧插接隔音墙板,提高保温和隔音性,同时工型立柱不突出
于墙面,保证美观性;合理设计墙内管线结构,方便生活、作业;所有预制单件在施工现场的组装过程无焊接,钢结构不必暴力切割拆卸,能够重复拆卸利用,节省成本。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12]一种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墙体,墙体为三层结构,墙体从室外至室内依次为外墙层1、中间钢构层3和内墙层2;中间钢构层3包括墙面段和墙角段,墙面段等距设置有若干个工型立柱3.1,相邻两个工型立柱3.1之间通过若干层的钢条3.2连接,每层为两根钢条3.2;墙角段设置有角钢立柱3.5。
[0013]上述技术方案中,外墙层1由若干块外墙面墙板1.1和若干块外墙角墙板1.2拼接而成;每块外墙面墙板1.1的端面开设有与工型立柱3.1相适配的卡槽,卡槽用于使外墙面墙板1.1卡接于工型立柱3.1,使工型立柱3.1外侧面埋设于相邻两块外墙面墙板1.1的对接处,相邻两块外墙面墙板1.1的接触面形成有Z形拼接缝;
[0014]外墙角墙板1.2用于墙角拼接,外墙角墙板1.2的一端面开设有与工型立柱3.1相适配的卡槽,卡槽用于使外墙角墙板1.2卡接于工型立柱3.1,且外墙角墙板1.2与端头的外墙面墙板1.1拼接,形成有Z形拼接缝;外墙角墙板1.2的另一端面设置墙角卡槽,用于墙角拼接,形成Z形墙角接缝。
[0015]上述技术方案中,外墙面墙板1.1和外墙角墙板1.2为保温墙板。
[0016]上述技术方案中,内墙层2由若干块内墙面墙板2.1和若干块内墙角墙板2.2拼接而成;每块内墙面墙板2.1的墙面设置有与工型立柱3.1相适配的L型勾爪,L型勾爪用于插接工型立柱3.1内侧面,相邻两块内墙面墙板2.1的接触面形成有Z形拼接缝;
[0017]内墙角墙板2.2的墙面设置有与工型立柱3.1相适配的L型勾爪,L型勾爪用于插接工型立柱3.1内侧面,内墙角墙板2.2的一端面与端头的内墙面墙板2.1拼接,形成有Z形拼接缝;内墙角墙板2.2的另一端面设置墙角卡槽,用于墙角拼接,形成Z形墙角接缝。
[0018]上述技术方案中,内墙面墙板2.1和内墙角墙板2.2为隔音墙板,隔音墙板的勾爪一面为钢材,用于焊接L型勾爪;L型勾爪为单向勾爪。
[0019]上述技术方案中,工型立柱3.1纵向等距开设有若干个水平胶囊形通孔3.11,环绕水平胶囊形通孔3.11的周围开设有环绕凹槽3.12,每根钢条3.2的两端部设置有螺纹,钢条3.2的端头配备有垫块组件、螺母3.3和螺母卡销3.31;垫块组件、螺母3.3和螺母卡销3.31用于固定钢条3.2。
[0020]上述技术方案中,垫块组件的一个技术方案为:垫块组件包括一个拼合的I型垫块3.41和两个半环垫块3.42,I型垫块3.41为两个半块中间拼合式;当I型垫块3.41两端分别拼合半环垫块3.42时,形成带有两个圆孔的垫块组件,圆孔孔径与钢条3.2适配;垫块组件与环绕凹槽3.12适配,垫块组件垫设于环绕凹槽3.12时,垫块组件表面突出于或平齐于工型立柱3.1表面,垫块组件在贴合螺母3.3一侧的圆孔外围设置有齿轮形卡槽,用于卡扣螺母卡销3.31,齿轮形卡槽的槽齿为等距或非等距设置。
[0021]上述技术方案中,垫块组件的另一个技术方案为:垫块组件包括两个竖向的半胶囊型垫块3.43,两个半胶囊型垫块3.43对合形成垫块组件,垫块组件两端部开设有圆孔,圆孔孔径与钢条3.2适配;垫块组件与环绕凹槽3.12适配,垫块组件垫设于环绕凹槽3.12时,垫块组件表面突出于或平齐于工型立柱3.1表面,垫块组件在贴合螺母3.3一侧的圆孔外围设置有齿轮形卡槽,用于卡扣螺母卡销3.31,齿轮形卡槽的槽齿为等距或非等距设置。
[0022]上述技术方案中,每层的两根钢条3.2端头穿过水平胶囊形通孔3.11,垫块组件拼合同时卡接于环绕凹槽3.12,此时垫块组件的圆孔孔径与钢条3.2直径适配,钢条3.2端头处于穿过圆孔的状态,垫块组件用于限位两根钢条3.2处于水平胶囊形通孔3.11两端,不能沿水平胶囊形通孔3.11横向移动;螺母3.3锁紧钢条3.2端头,螺母卡销3.31套接螺母3.3,且螺母卡销3.31的卡齿卡合于齿轮形卡槽的一个槽齿。
[0023]上述技术方案中,工型立柱3.1的水平胶囊形通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墙体,其特征在于,墙体为三层结构,所述墙体从室外至室内依次为外墙层(1)、中间钢构层(3)和内墙层(2);所述中间钢构层(3)包括墙面段和墙角段,墙面段等距设置有若干个工型立柱(3.1),相邻两个工型立柱(3.1)之间通过若干层的钢条(3.2)连接,每层为两根钢条(3.2);墙角段设置有角钢立柱(3.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墙层(1)由若干块外墙面墙板(1.1)和若干块外墙角墙板(1.2)拼接而成;每块外墙面墙板(1.1)的端面开设有与工型立柱(3.1)相适配的卡槽,卡槽用于使外墙面墙板(1.1)卡接于工型立柱(3.1),使工型立柱(3.1)外侧面埋设于相邻两块外墙面墙板(1.1)的对接处,相邻两块外墙面墙板(1.1)的接触面形成有Z形拼接缝;所述外墙角墙板(1.2)用于墙角拼接,外墙角墙板(1.2)的一端面开设有与工型立柱(3.1)相适配的卡槽,卡槽用于使外墙角墙板(1.2)卡接于工型立柱(3.1),且外墙角墙板(1.2)与端头的外墙面墙板(1.1)拼接,形成有Z形拼接缝;所述外墙角墙板(1.2)的另一端面设置墙角卡槽,用于墙角拼接,形成Z形墙角接缝;所述外墙面墙板(1.1)和外墙角墙板(1.2)为保温墙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墙层(2)由若干块内墙面墙板(2.1)和若干块内墙角墙板(2.2)拼接而成;每块内墙面墙板(2.1)的墙面设置有与工型立柱(3.1)相适配的L型勾爪,L型勾爪用于插接工型立柱(3.1)内侧面,相邻两块内墙面墙板(2.1)的接触面形成有Z形拼接缝;所述内墙角墙板(2.2)的墙面设置有与工型立柱(3.1)相适配的L型勾爪,L型勾爪用于插接工型立柱(3.1)内侧面,内墙角墙板(2.2)的一端面与端头的内墙面墙板(2.1)拼接,形成有Z形拼接缝;所述内墙角墙板(2.2)的另一端面设置墙角卡槽,用于墙角拼接,形成Z形墙角接缝;所述内墙面墙板(2.1)和内墙角墙板(2.2)为隔音墙板,隔音墙板的勾爪一面为钢材,用于焊接L型勾爪;所述L型勾爪为单向勾爪。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型立柱(3.1)纵向等距开设有若干个水平胶囊形通孔(3.11),环绕水平胶囊形通孔(3.11)的周围开设有环绕凹槽(3.12),每根所述钢条(3.2)的两端部设置有螺纹,所述钢条(3.2)的端头配备有垫块组件、螺母(3.3)和螺母卡销(3.31);所述垫块组件、螺母(3.3)和螺母卡销(3.31)用于固定钢条(3.2);所述水平胶囊形通孔(3.11)的两端为半圆,半圆直径与钢条(3.2)直径适配;相邻两个所述水平胶囊形通孔(3.11)之间还开设有垂直胶囊形通孔(3.13),用于减轻工型立柱(3.1)的自重,以及用于通设线缆;所述工型立柱(3.1)的中间纵面厚度为8cm以上,工型立柱(3.1)的两端横面厚度为3cm以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块组件包括一个拼合的I型垫块(3.41)和两个半环垫块(3.42),所述I型垫块(3.41)为两个半块中间拼合式;当I型垫块(3.41)两端分别拼合半环垫块(3.42)时,形成带有两个圆孔的垫块组件,圆孔孔径与钢条(3.2)适配,所述垫块组件与环绕凹槽(3.12)适配,所述垫块组件垫设于环绕凹槽(3.12)时,垫块组件表面突出于或平齐于工型立柱(3.1)表面;所述垫块组件在贴合螺母(3.3)一侧的圆孔外围设置有齿轮形卡槽,用于卡扣螺母卡销(3.31),所述齿轮形卡槽的槽齿为等距或非等距设置;
每层的两根所述钢条(3.2)端头穿过水平胶囊形通孔(3.11),所述垫块组件拼合同时卡接于环绕凹槽(3.12),此时垫块组件的圆孔孔径与钢条(3.2)直径适配,钢条(3.2)端头处于穿过圆孔的状态,所述垫块组件用于限位两根钢条(3.2)处于水平胶囊形通孔(3.11)两端,不能沿水平胶囊形通孔(3.11)横向移动;螺母(3.3)锁紧钢条(3.2)端头,螺母卡销(3.31)套接螺母(3.3),且螺母卡销(3.31)的卡齿卡合于齿轮形卡槽的一个槽齿。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块组件包括两个竖向的半胶囊型垫块(3.43),两个半胶囊型垫块(3.43)对合形成垫块组件,所述垫块组件两端部开设有圆孔,圆孔孔径与钢条(3.2)适配;所述垫块组件与环绕凹槽(3.12)适配,所述垫块组件垫设于环绕凹槽(3.12)时,垫块组件表面突出于或平齐于工型立柱(3.1)表面;所述垫块组件在贴合螺母(3.3)一侧的圆孔外围设置有齿轮形卡槽,用于卡扣螺母卡销(3.31),所述齿轮形卡槽的槽齿为等距或非等距设置;每层的两根所述钢条(3.2)端头穿过水平胶囊形通孔(3.11),所述垫块组件拼合同时卡接于环绕凹槽(3.12),此时垫块组件的圆孔孔径与钢条(3.2)直径适配,钢条(3.2)端头处于穿过圆孔的状态,所述垫块组件用于限位两根钢条(3.2)处于水平胶囊形通孔(3.11)两端,不能水平胶囊形通孔(3.11)横向移动;螺母(3.3)锁紧钢条(3.2)端头,螺母卡销(3.31)套接螺母(3.3),且螺母卡销(3.31)的卡齿卡合于齿轮形卡槽的一个槽齿。7.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条(3.2)设置有纵向C形弯(3.21)和横向C形弯(3.22);每层的两根钢条(3.2)的纵向C形弯(3.21)的C口均垂直向下,每层的两根钢条(3.2)的横向C形弯(3.22)的C口水平相对;横向相邻两段的所述钢条(3.2)为上下层间隔错开设置,因为同一个水平胶囊形通孔(3.11)不能双面插入钢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占宇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中盛工业建筑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