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屋面的防水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04648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0 11: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屋面防水,特别涉及一种金属屋面的防水方法,先在柱体上设置挡水板,然后在柱体与金属屋面的缝隙处设置第一密封件,并在挡水板和金属屋面之间设置第一道密封层、第二密封件和第二道密封层,其中,第一道密封层与金属屋面、挡水板形成第一道防水构造,第二道密封层与金属屋面、挡水板形成第二道防水构造,通过密封件和防水构造的交错设置,从而形成多重防水,有效地解决在金属屋面被柱体穿透后造成金属屋面防水系统被破坏的问题,避免金属屋面出现漏水和渗水的情况,进一步地,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金属屋面的防水方法,实现了多重防水要求并达到良好的防水效果,且操作过程简单、使用范围广,适用于大范围推广普及。适用于大范围推广普及。适用于大范围推广普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屋面的防水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屋面防水,特别涉及一种金属屋面的防水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金属屋面防水是指在金属屋面表面施加一层特殊的涂层或使用其他防水材料,以达到保护屋面和预防水渗漏的效果。这种防水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金属屋面的耐用性、防止腐蚀和延长其使用寿命。
[0003]金属屋面防水的方法包括喷涂涂料、铺设防水膜、采用冷却系统等。其中,喷涂涂料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可以将屋面表面喷上一层具有弹性的涂料,形成一个防水层,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涂层处理前应该先预处理金属屋面的表面,确保它干净、光滑和无油脂,以确保涂层的粘接牢固。
[0004]而穿过金属屋面的金属管的防水,一般都是在金属管的根部进行防水处理,而金属屋面与穿过金属屋面的金属管之间,因为金属屋面变形和热涨冷缩等原因,常常会留5~10mm的间隙,这个间隙的防水处理,现有普通技术就是采用下部垫一托片,然后在金属屋面与金属管之间打玻璃胶或者耐候胶进行防水。这样的常规防水处理方法,防水效果比较一般,时常有漏水和渗水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
技术介绍
中金属管穿过金属屋面后的防水方法容易发生漏水和渗水的问题,提供一种金属屋面的防水方法。
[0006]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金属屋面的防水方法,包括金属屋面、柱体和挡水板,所述金属屋面上设置有孔洞,所述柱体贯穿所述孔洞,还含以下步骤:
[0008]步骤一:在所述柱体上固定所述挡水板,所述挡水板位于所述金属屋面上方;
[0009]步骤二:在所述柱体与所述孔洞侧壁之间的间隙处安装在第一密封件,使所述第一密封件、所述金属屋面、所述柱体和所述挡水板共同围成U形构造;
[0010]步骤三:在所述U形构造底部喷涂密封胶,使密封胶覆盖所述U形构造的底部,且密封胶覆盖所述第一密封件位于所述金属屋面与所述柱体之间上部的部分,形成第一道密封层;
[0011]步骤四:在所述U形构造内安装第二密封件,且使所述第二密封件与所述金属屋面、所述挡水板、所述第一道密封层均相抵接;
[0012]步骤五:在所述第二密封件远离所述柱体的一侧喷涂密封胶,使密封胶覆盖所述第二密封件远离所述柱体的一侧,形成第二道密封层,且所述第二道密封层分别所述挡水板和所述金属屋面密封连接。
[0013]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金属屋面的防水方法,先在柱体上设置挡水板,然后在柱体与金属屋面的缝隙处设置第一密封件,并在挡水板和金属屋面之间设置第一道密封层、第二
密封件和第二道密封层,其中,第一道密封层与金属屋面、挡水板形成第一道防水构造,第二道密封层与金属屋面、挡水板形成第二道防水构造,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金属屋面的防水方法,在挡水板和金属屋面之间设置第一密封件、第一道防水构造、第二密封件和第二道防水构造来进行密封防水,通过密封件和防水构造的交错设置,从而形成多重防水,有效地解决在金属屋面被柱体穿透后造成金属屋面防水系统被破坏的问题,避免金属屋面出现漏水和渗水的情况,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金属屋面的防水方法,实现了多重防水要求并达到良好的防水效果,且操作过程简单、使用范围广,适用于大范围推广普及。
[0014]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金属屋面的防水方法,第二道防水构造不仅能够使本申请的一种金属屋面的防水方法多一层防水,同时第二道防水构造能够有效减少第一道密封层与外部空气的接触,极大地延缓了第一道密封层的老化情况,有效延长第一道密封层的有效密封时间。
[0015]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金属屋面的防水方法,第二密封件处于挤压状态,能够对第一道密封层持续长时间挤压,使得第一道密封层与金属屋面、柱体、挡水板和第一密封件之间能够长时间保持外部压力,能够有效延长第一道防水构造的有效密封时间。
[0016]优选地,在所述步骤二中:所述第一密封件与所述柱体、所述孔洞侧壁均相抵接,通过第一密封件将柱体与孔洞侧壁之间的间隙堵塞,不仅便于进行第一道密封层的设置,同时也避免了外部潮湿气体通过柱体与孔洞侧壁之间的间隙进入U形构造,从而对设置在U形构造内的防水构造起到保护作用。
[0017]优选地,所述第一密封件为第一填充泡沫棒,所述第一填充泡沫棒的直径大于所述柱体与所述孔洞侧壁之间的距离,从而使第一密封件在所述柱体与所述孔洞侧壁之间处于挤压状态,进而确保第一密封件能够与柱体、孔洞侧壁均相抵接,达到密封效果。
[0018]优选地,在所述步骤三中:所述第一道密封层覆盖所述柱体与所述孔洞侧壁之间的间隙,使第一道密封层发挥出更好的密封效果。
[0019]优选地,在所述步骤四中:所述第二密封件为第二填充泡沫棒,所述第二填充泡沫棒的直径大于所述挡水板与所述金属屋面之间距离,从而使第二密封件在所述挡水板与所述金属屋面之间处于挤压状态,进而确保第二密封件能够与挡水板、金属屋面均相抵接,达到密封效果,进一步地,由于第二密封件在所述挡水板与所述金属屋面之间处于挤压状态,第二密封件与第一道密封层相抵接,第二密封件在第二道密封层的支撑作用下,第二密封件能够对第一道密封层持续长时间挤压,使第一道密封层与金属屋面、柱体、挡水板和第一密封件之间能够长时间保持外部压力,能够有效延长第一道防水构造的有效密封时间。
[0020]优选地,所述挡水板与所述金属屋面之间距离为19mm~21mm。
[0021]优选地,所述挡水板的厚度为3mm~5mm。
[0022]优选地,还包括保护件,所述保护件设置在所述U形构造内且所述保护件位于所述第二道密封层外侧,通过设置保护件来第二道密封层,避免外部物体损坏第二道防水构造,从而延长第二道防水构造的使用寿命。
[0023]优选地,所述保护件一端与所述挡水板相连接,所述保护件另一端与所述金属屋面相连接。
[0024]优选地,保护件为环形件。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6]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金属屋面的防水方法,先在柱体上设置挡水板,然后在柱体与金属屋面的缝隙处设置第一密封件,并在挡水板和金属屋面之间设置第一道密封层、第二密封件和第二道密封层,其中,第一道密封层与金属屋面、挡水板形成第一道防水构造,第二道密封层与金属屋面、挡水板形成第二道防水构造,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金属屋面的防水方法,在挡水板和金属屋面之间设置第一密封件、第一道防水构造、第二密封件和第二道防水构造来进行密封防水,通过密封件和防水构造的交错设置,从而形成多重防水,有效地解决在金属屋面被柱体穿透后造成金属屋面防水系统被破坏的问题,避免金属屋面出现漏水和渗水的情况,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金属屋面的防水方法,实现了多重防水要求并达到良好的防水效果,且操作过程简单、使用范围广,适用于大范围推广普及。
[0027]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金属屋面的防水方法,第二道防水构造不仅能够使本申请的一种金属屋面的防水方法多一层防水,同时第二道防水构造能够有效减少第一道密封层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屋面的防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屋面(1)、柱体(2)和挡水板(3),所述金属屋面(1)上设置有孔洞(11),所述柱体(2)贯穿所述孔洞(11),还包含以下步骤:步骤一:在所述柱体(2)上固定所述挡水板(3),所述挡水板(3)位于所述金属屋面(1)上方;步骤二:在所述柱体(2)与所述孔洞(11)侧壁之间的间隙处安装第一密封件(4),使所述第一密封件(4)、所述金属屋面(1)、所述柱体(2)和所述挡水板(3)共同围成U形构造;步骤三:在所述U形构造底部喷涂密封胶,使密封胶覆盖所述U形构造的底部,且密封胶覆盖所述第一密封件(4)位于所述金属屋面(1)与所述柱体(2)之间上部的部分,形成第一道密封层(6);步骤四:在所述U形构造内安装第二密封件(5),且使所述第二密封件(5)与所述金属屋面(1)、所述挡水板(3)、所述第一道密封层(6)均相抵接,且所述第二密封件(5)处于挤压状态;步骤五:在所述第二密封件(5)远离所述柱体(2)的一侧喷涂密封胶,使密封胶覆盖所述第二密封件(5)远离所述柱体(2)的一侧,形成第二道密封层(7),且所述第二道密封层(7)分别与所述挡水板(3)和所述金属屋面(1)密封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屋面的防水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二中:所述第一密封件(4)与所述柱体(2)、所述孔洞(11)侧壁均相抵接。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耀勇李科吴冉王乃杰曹垠翁贵华祝轲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局集团装饰装修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