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热与液冷的集成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相关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加热与液冷的集成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使用圆柱模组的电池包加热方式之一为加热,降温方式为自热冷却。
[0003]加热存在的主要问题:电池包使用加热时,加热陶瓷片大小限制的发热功率,加热能力有限。加热的冷却方式为自然冷却,降温速率慢,温差控制效果差,冷却效果不理想。可以在电池模组中增加水冷带对模组进行降温,但是如果在圆柱模组中增加水冷带,成本偏大;水冷带与每个模组接触,对水冷带、模组平面度要求增高,模组空间利用率降低;水冷带的定位、安装过程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加热与液冷的集成结构。
[0005]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加热与液冷的集成结构,包括用于放置模组的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两侧均放置有模组,所述隔板上开设有导液腔,所述导液腔内设有热传导液体,所述热传导液体的温度可以高于模组的温度也可以低于所述模组的温度;
[00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热与液冷的集成结构,包括用于放置模组(3)的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设有隔板(2),所述隔板(2)的两侧均放置有模组(3),所述隔板(2)上开设有导液腔(20),所述导液腔(20)内设有热传导液体,所述热传导液体的温度可以高于所述模组(3)的温度也可以低于所述模组(3)的温度;所述隔板(2)上还设有加热片(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与液冷的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2)上的导液腔(20)至少设有两组,且至少一组所述导液腔(20)位于加热片(4)的上方,至少一组所述导液腔(20)位于所述加热片(4)的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与液冷的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2)上还开有用于安装所述加热片(4)的安装腔(2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与液冷的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组(3)外侧罩设有导热框(5),所述导热框(5)与所述隔板(2)面接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与液冷的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2)上还设有与所述导液腔(20)连通的进液管(6)和出液管(7)。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热与液冷的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液腔(20)中设有横板(8),所述横板(8)将所述导液腔(20)分隔为进液通道(200)和出液通道(201),所述横板(8)远离所述进液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同琛,张开明,童邦,张玉丽,高伟,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