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脆肉罗非鱼脆化存活率的饲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4379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0 11: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鱼饲料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提高脆肉罗非鱼脆化存活率的饲料,其特征是,所述饲料由蚕豆,鱼粉,骨粉,豆粕,菜粕,次粉,磷酸二氢钙,预混料,花生麸,食盐,玉米粉混合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分三个阶段饲料周期,调整不同阶段饲料的成分,能够使罗非鱼在脆化过程中更好的适应蚕豆醇的脆化效果,从而提高罗非鱼脆化的存活率。化的存活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脆肉罗非鱼脆化存活率的饲料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鱼饲料
,具体是一种提高脆肉罗非鱼脆化存活率的饲料。

技术介绍

[0002]罗非鱼,又称非洲鲫鱼、尼罗罗非鱼,是一种原产于非洲的淡水鱼类,学名为Oreochromis niloticus。它们属于鲤形目鲤科,是非洲最重要的养殖鱼类之一,也被广泛引入其他国家进行养殖。
[0003]罗非鱼的体形较大,体色通常为灰褐色或浅灰色,身体侧面有五至七条不明显的纵带。它们是杂食性鱼类,主要以水生植物、浮游动物、小型无脊椎动物以及藻类为食物。
[0004]由于罗非鱼具有快速生长、耐逆性强、适应性广以及较好的肉质品质等特点,因此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引进和养殖。它们适应性强,可以在各种水域条件下生存,如湖泊、河流、池塘和人工养殖场等。在养殖方面,罗非鱼的肉质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尤其在一些亚洲国家,被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鱼类来养殖。
[0005]公开号为 CN113974025A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脆肉罗非鱼的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对幼鱼阶段、成鱼阶段以及脆化阶段的脆肉罗非鱼进行喂养,具体步骤如下:(1)幼鱼阶段:对脆肉罗非鱼幼鱼投喂幼鱼饲料,每1Kg所述幼鱼饲料由以下重量的组分构成:豆粕450g、鱼粉400g、黑水虻幼虫粉50g、小麦粉50g、腥肽10g、磷酸二氢钙10g、磷脂油10g、乳酸菌液9g、碳酸钙5g、氯化胆碱5g、复合维生素1g;(2)成鱼阶段:对脆肉罗非鱼成鱼投喂成鱼饲料,每1Kg所述成鱼饲料由以下重量的组分构成:豆粕500g、鱼粉150g、黑水虻幼虫粉250g、小麦粉50g、腥肽10g、磷酸二氢钙10g、磷脂油10g、乳酸菌液9g、碳酸钙5g、氯化胆碱5g、复合维生素1g;(3)脆化阶段:在脆肉罗非鱼上市前投喂脆化饲料,每1Kg所述脆化饲料由以下重量的组分构成:蚕豆粉800g、鱼粉50g、黑水虻幼虫粉100g、腥肽10g、磷酸二氢钙15g、磷脂油5g、乳酸菌液9g、碳酸钙5g、氯化胆碱5g、复合维生素1g。
[0006]公开号为CN113229419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脆肉罗非鱼饲料及其制备方法,罗非鱼饲料包括以下组分,蚕豆、小麦、豆粕、麸皮、花生麸、次粉、菜籽油、棉籽粕、鱼粉、米糠粕、玉米DDGS、大豆油、磷酸二氢钙、石粉、氯化钠、硫酸亚铁、硫酸铜、硫酸锌、硫酸锰、硫酸钙、亚硒酸钠、丙酸钙、多种维生素、氨基酸、植酸酶、乙氧基喹啉。本专利技术罗非鱼饲料,采用混菌发酵豆粕替代蛋白源,发酵有效去除豆粕中胰蛋白酶抑制剂及致甲状腺肿素等多种抗营养因子,以蚕豆、小麦、豆粕、麸皮、花生麸、次粉为主要原料,提升罗非鱼鱼体肌肉粗脂肪含量与胶原蛋白含量,采用微波熟化增加饲料的香味,低温粉碎和超微粉碎,方便膨化加工,保存饲料中的营养成分,方便幼鱼消化。
[0007]上述专利公开的内容全文在此引用。
[0008]申请人认为,上述专利不足之处在于:两种现有技术忽略了普通罗非鱼在适应脆化过程中存活率问题,导致在脆化养殖过程中出现较高的养殖死亡率,导致效益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专利技术在脆肉罗非鱼脆化和快速生长的饲料技术基础上,提出分阶段脆化的技术方法,专利技术了三个阶段饲料配方的技术,从而使普通罗非鱼能够更好的适应脆化过程,提高了脆化的存活率。
[0010]本专利技术具体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提高脆肉罗非鱼脆化存活率的饲料,其特征是,所述饲料由蚕豆,鱼粉,骨粉,豆粕,菜粕,次粉,磷酸二氢钙,预混料,花生麸,食盐,玉米粉混合而成。
[0011]优选的,本专利技术饲料配方分为三阶段,分别对应脆肉罗非鱼的适应期、快速生长期、高脆期,具体方案是:第一阶段(30日)饲料由如下原料混合而得:蚕豆30%,鱼粉2%,骨粉1.5%,豆粕11~18%,菜粕12~20%,次粉7~8%,磷酸二氢钙1%,预混料3~5%,花生麸1~3%,食盐0.5%,玉米粉10~27%;第二阶段(30日)的饲料由如下原料混合而得:蚕豆50%,鱼粉1%,骨粉1%,豆粕 7%,菜粕8%,次粉7~8%,磷酸二氢钙1%,预混料3~5%,花生粕1~3%,食盐0.4%,玉米粉8~15%;第三阶段(60日)的饲料由如下原料混合而得:蚕豆65%,豆粕5%,菜粕6%,次粉3~5%,磷酸二氢钙1%,预混料3~5%,花生粕1~3%,食盐0.3%,玉米粉3~5%。
[0012]本专利技术采用三阶段喂养的原理是:罗非鱼变脆的原理是通过增加肌纤维密度和肌纤维细胞间隙,减少肌纤维直径来实现的,核心成分便是蚕豆。但是在脆化过程中,蚕豆中的抗营养因子,能够导致罗非鱼中的葡萄糖
‑6‑
磷酸脱氢酶、NADH

细胞色素B5还原酶、谷胱甘肽还原酶、丙酮酸羧化酶的表达降低,而以上的酶含量降低,最终都是导致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的降低,而使得红细胞代谢受抑制、红细胞膜受损、红细胞过早凋零。而分阶段喂养的目的是让罗非鱼在脆化过程中能够更好的适应蚕豆中的抗营养因子,从而提高脆化养殖的存活率。
[0013]第一阶段蚕豆的比例为30%,脆化效率比较低,目的是让罗非鱼逐步适应蚕豆抗营养因子的影响,同时配与2%的鱼粉和1.5%的骨粉促进罗非鱼肉和鱼骨的快速生长;第二阶段的蚕豆比例为50%,这个阶段的罗非鱼对蚕豆的适应能力已经有了一定的接受能力,因此增加蚕豆比例,同时降低鱼粉、鱼骨比例,提高脆化效率;第三阶段的蚕豆比例为65%,同时去掉鱼粉、骨粉这两个成分,此阶段为高效脆化阶段。
[0014]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通过分三个阶段进行脆化的饲料技术专利技术,让罗非鱼能够更加的适应脆化过程,提高了脆化过程的存活率,有效的帮助养殖户增加养殖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实施例及对比例实施例采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饲料喂养,对比例1采用CN113974025A公开的饲料喂养,对比例3采用CN113229419A公开的饲料喂养,结果如下:本专利技术通过分三个阶段饲料周期,调整不同阶段饲料的成分,能够使罗非鱼在脆
化过程中更好的适应蚕豆醇的脆化效果,从而提高罗非鱼脆化的存活率。鱼粉可促进鱼肉的快速生长;骨粉可促进鱼骨的快速生长;磷酸二氢钙为促进生长配合添加剂;次粉为粘合剂;预混料能够为脆肉罗非鱼提供生长所需多种维生素;花生粕为提高鱼的热量和口感;食盐具有高渗性,可稳定水体,同时提高水体的碱度,有效提高罗非鱼的脆化效果。玉米粉增加鱼的脂肪。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脆肉罗非鱼脆化存活率的饲料,其特征是,所述饲料由蚕豆,鱼粉,骨粉,豆粕,菜粕,次粉,磷酸二氢钙,预混料,花生麸,食盐,玉米粉混合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饲料,其特征是,所述料配方分为三阶段,分别对应脆肉罗非鱼的适应期、快速生长期、高脆期,具体是:第一阶段饲料由如下原料混合而得:蚕豆30%,鱼粉2%,骨粉1.5%,豆粕11~18%,菜粕12~20%,次粉7~8%,磷酸二氢钙1%,预混料3~5%,花生麸1~3%,食盐0.5%,玉米粉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春海王启腾李化强张玲程凡姝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