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材料环形工字梁的成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04316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0 11: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环形工字梁的成型方法:S1、提供成型模具;模具包括铺贴上模、铺贴下模、左压板以及右压板;上、下模上具有第一成型面和第二成型面;第二成型面上设有铺贴标识以及连接孔;S2、在上下模上分别铺贴预浸料,形成上模预浸料坯和下模预浸料坯;铺贴时将预浸料避开铺贴标识;S3、铺贴后将上下模合模;在上、下模预浸料坯对合的R角处填充捻子条;S4、在上模预浸料和下模预浸料坯的表面整层铺贴预浸料,形成预浸料整包层;S5、将左压板和右压板对合,并使其包裹于预浸料整包层的外侧;S6、铺放辅助材料将成型模具包裹、制真空袋,抽真空,在热压罐中按预浸料的材料特性固化成型,固化后,脱模,制得复合材料环形工字梁。梁。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材料环形工字梁的成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复合材料加工成型
,具体涉及一种复合材料环形工字梁的成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复合材料的不断发展,其在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复合材料在整机结构中占比也越来越高。目前,复合材料在飞机上的应用范围已经从舱门等部件逐步扩大到主翼盒等主承力部件;其中复合材料层合结构梁为主要结构,结构梁的常见结构形式一般为C字型结构或工字型结构。
[0003]目前,常见的复合材料工字梁制造方式多采用分体式制造,是将各组装部件分别制造好后通过后期打孔、胶粘连接等方式将分开制造的各部件进行组装,从而形成复合材料工字梁。然而,现有的这种分体式制造方式存在以下不足:(1)后期制孔容易造成复合材料损伤,使其强度下降;(2)通过胶粘连接的方式其连接强度较低,当载荷要求高时,无法满足强度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复合材料工字梁分体式制造方式存在的容易使材料的强度下降以及针对胶粘连接强度较低无法满足高载荷要求等问题,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材料环形工字梁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材料环形工字梁包括:复合材料环形框(1)和工字梁腹板(2);所述的工字梁腹板(2)设置于所述复合材料环形框(1)中,所述的工字梁腹板(2)上设置有过孔(2

1);所述复合材料环形工字梁的成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提供成型模具(3);其中:所述的成型模具(3)包括:铺贴上模(3

1)、铺贴下模(3

2)、左压板(3

3)以及右压板(3

4);所述的铺贴上模(3

1)和铺贴下模(3

2)上分别具有用于形成所述复合材料环形框(1)的第一成型面(3

5)和用于形成所述工字梁腹板(2)的第二成型面(3

6);所述的第二成型面(3

6)上设置有用于形成所述过孔(2

1)的铺贴标识(3

7)以及设置有用于将所述铺贴上模(3

1)和铺贴下模(3

2)固定的连接孔;所述的左压板(3

3)和右压板(3

4)对合后形成用于包裹所述铺贴上模(3

1)和铺贴下模(3

2)的环形结构;S2、将所述成型模具(3)的表面清理干净,然后涂刷脱模剂;在所述铺贴上模(3

1)和铺贴下模(3

2)上分别铺贴复合材料预浸料,分别形成上模预浸料坯(4)和下模预浸料坯(5);注:在预浸料铺贴时:将第二成型面(3

6)上的预浸料避开所述铺贴标识(3

7)进行铺贴;S3、预浸料铺贴后,将所述铺贴上模(3

1)和铺贴下模(3

2)合模并固定;然后在所述上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燕彭克荣刘宏鑫樊佳佳顾明晖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强华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