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蛇床子提取物介导合成纳米银材料及其制法与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4179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0 11: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蛇床子提取物介导合成纳米银材料及其制法与应用。纳米银材料为球形核壳结构,其内部为聚集的银离子,外部为覆盖的蛇床子提取物。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蛇床子提取物和硝酸银合成得到纳米银材料,平均粒径为44.6nm,对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白色念珠菌均具有很好的抗真菌活性,最低抑菌浓度(MI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蛇床子提取物介导合成纳米银材料及其制法与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纳米银材料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蛇床子提取物介导合成纳米银材料及其制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浅表感染,包括皮肤和粘膜皮肤感染是当前普遍存在的公共卫生问题,可由皮肤癣菌、念珠菌和马拉色菌等引起。浅部真菌病感染通常会引起慢性和非炎症性的病变,治疗疗程长、易复发,出现疼痛、不美观等问题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糖尿病、癌症、免疫缺陷或外周动脉疾病等基础合并症可增加浅部真菌的易感性。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和白色念珠菌是引起大多数皮肤真菌病的重要病原体之一。皮肤真菌会产生耐药性,导致治疗失败,产生持久性感染。为了减缓和预防产生耐药性,促使研究人员研究浅表感染的替代治疗药物。
[0003]近年来,纳米粒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由于需要减少或消除化合物中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或生成,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开发更可持续的方法,使用天然产物提取物生物合成纳米粒,被提议作为无害、快速和高效的替代合成路线。其中生物合成纳米银使用安全无毒的方法,利用具有还原、封端和稳定功能的生物活性分子来生产生物相容性纳米粒,适用于诸多医疗应用。使用植物提取液生物合成纳米银粒,植物中的活性成分覆盖在纳米银粒上,既能稳定纳米银粒,又能增强其抗真菌活性。
[0004]使用蛇床子干燥成熟果实,采用简单生物合成法利用其提取液绿色制备纳米银,合成的纳米银具有抗真菌活性。使用蛇床子提取物绿色合成纳米银的过程简单,不使用有毒试剂,制备过程相对安全和环保。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纳米银粒子抗真菌材料的抗真菌性能有待于进一步提升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蛇床子提取物介导合成纳米银材料及其制法与抗真菌应用。
[0006]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蛇床子提取物介导合成纳米银材料的制备方法,方法如下:称取蛇床子药材,加入75%乙醇浸泡,加热回流提取,将提取液合并后减压浓缩至无醇味,并冻干获得蛇床子提取物;同时,蛇床子提取物加纯水稀释并过滤后,即得蛇床子提取液。
[0007]使用碱液调整蛇床子提取液的pH,在硝酸银溶液中缓慢滴入调整pH后的蛇床子提取液,并连续搅拌,反应结束后,进行离心沉淀,清洗三次,收集沉淀物,即得蛇床子提取物介导合成纳米银材料。
[0008]具体方法如下:蛇床子提取物的主要有效成分为香豆素、黄酮和酚酸,通过如下方法提取得到:称取蛇床子药材50g,加入500mL的75%乙醇浸泡0.5h,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2h,将提取液合
并后减压浓缩至无醇味,并冻干获得蛇床子提取物;同时,蛇床子提取物加纯水稀释至250mL并使用0.22μm微孔滤膜过滤后,即得蛇床子提取液;使用NaOH溶液(0.1M)调整上述蛇床子提取液的pH为10

12,在硝酸银溶液中缓慢滴入调整pH后的蛇床子提取液,常温下借助磁力搅拌器在700rpm下连续搅拌30min,反应结束后,进行离心沉淀,收集沉淀物冻干,即得蛇床子提取物介导合成的纳米银。
[0009]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的纳米银材料生物合成过程中,蛇床子提取物和硝酸银的质量比为260:1200~13.6:68。其质量比超出该比例范围会降低纳米材料的得率与及影响材料大小的均匀性,从而降低其在抗真菌方面的性能。
[0010]进一步地,其中所述蛇床子提取物和硝酸银的质量比为1200:62.492。
[0011]银离子(Ag
+
)在被植物中的化学成分还原之后形成银原子(Ag0),银原子再慢慢聚集成小颗粒的银纳米,在此过程中由于植物化学物质会限制AgNP,使银在形成纳米级别的时候不能相互靠近进而继续生长,从而形成小粒径的银纳米。
[0012]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蛇床子提取物介导合成纳米银材料。
[0013]进一步地,所述蛇床子提取物介导合成纳米银为圆球形核壳结构,其内部为纳米银,外部为覆盖的蛇床子提取物分子,。其通过蛇床子提取物和硝酸银合成得到。
[0014]进一步地,所述蛇床子提取物介导合成纳米银平均粒径为44.6nm。
[0015]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提供上述蛇床子提取物介导合成纳米银在制备抗真菌产品中的应用。
[0016]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的抗菌应用的菌种为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或白色念珠菌的一种或多种。
[0017]所述红色毛癣菌为红色毛癣菌BNCC340195;所述须癣毛癣菌为须癣毛癣菌BNCC340405;所述白色念珠菌为白色念珠菌BNCC263676。
[0018]所述蛇床子提取物介导合成纳米银材料的抗真菌浓度为0.78125~3.125μg/mL。
[0019]纳米银的抗真菌作用一方面是通过影响真菌形态、引起膜渗透和产生活性氧扰乱渗透平衡等,使细胞不稳定从而抑制真菌生长,另一方面是由于通过释放具有高亲和力的银离子(Ag
+
)使真菌细胞壁的巯基失活,形成不溶性化合物,然后破坏与膜结合的酶和脂质,最终导致真菌细胞溶解,同时纳米银材料外周所包裹的来源蛇床子的活性分子也具有抑制真菌作用。
[002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蛇床子提取物介导合成纳米银的制备方法,直接以蛇床子提取液中的活性分子作为还原剂和稳定剂,通过简单生物合成法制备得到蛇床子提取物介导合成纳米银,操作简单,使用植物提取液,绿色环保,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并且该方法原料成本及操作成本低,产品纯度高,可批量制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0021](2)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方法制备的蛇床子提取物介导合成纳米银平均粒径为44.6nm,形貌规整,尺寸均匀,制得的蛇床子提取物介导合成纳米银,内层为纳米银,外层为蛇床子提取液活性成分,由于植物化学物质会限制纳米银,使银在形成纳米级别的时候不能相互靠近进而继续生长,从而形成小粒径的纳米银。使用常见癣病治疗中药蛇床子介导合成纳米银,应用于皮肤真菌病。
[0022](3)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方法制备的蛇床子提取物介导合成纳米银抗真菌效果良好,对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白色念珠菌均具有很好的抗真菌活性,最低抑菌浓度(MIC
90
)分别为3.125μg/mL、3.125μg/mL和0.78125μg/mL。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蛇床子提取物生物介导合成纳米银的UV

Vis吸收光谱。
[0024]图2为蛇床子介导的生物合成纳米银的FTIR分析。
[0025]图3为蛇床子介导的生物合成纳米银的XRD分析。
[0026]图4为蛇床子提取物生物介导合成纳米银的透射电子显微镜图。
[0027]图5为蛇床子提取物生物介导合成纳米银的抗真菌96孔板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内容更加便于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不仅限于此。
实施例1
[0029]一种蛇床子提取物介导合成的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蛇床子提取物介导合成纳米银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蛇床子提取物介导合成纳米银材料为圆球形核壳结构,其内部为纳米银,外部为覆盖的蛇床子提取物分子,其通过蛇床子提取物和硝酸银合成得到。2.如权利要求1所述蛇床子提取物介导合成纳米银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银材料的粒径为生物合成方法制备而得。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蛇床子提取物介导合成纳米银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蛇床子提取物称取蛇床子药材,加入75%乙醇浸泡,加热回流提取,将提取液合并后减压浓缩至无醇味,并冻干获得蛇床子提取物;同时,蛇床子提取物加纯水稀释并过滤后,即得蛇床子提取液;S2,制备蛇床子提取物介导合成纳米银材料:使用碱液调整蛇床子提取液的pH,在硝酸银溶液中缓慢滴入调整pH后的蛇床子提取液,并连续搅拌,反应结束后,进行离心沉淀,清洗三次,收集沉淀物,即得蛇床子提取物介导合成纳米银材料。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爱文叶明琦张敏新杨雯雯谢小云江彦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