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高效的双排鼓泡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4148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0 11: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节能高效的双排鼓泡器,涉及玻璃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外壳体,外壳体内部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安装腔;内分水管,沿外壳体长度方向的安装腔中,且与外壳体底部固定连接;进气管,设置在内分水管中;鼓泡头,设置在外壳体顶部和外壳体连接;外分水管,滑动套设在内分水管外侧壁上,外分水管最顶部在竖直方向上位于外壳体中部位置处;上进水通道在竖直方向上位于外分水管最顶部上方,下进水通道位于外分水管最顶部下方的下进水通道;调节组件,设置在外分水管顶部位置处;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降低外壳体由于外部玻璃液高温受到损伤的概率。低外壳体由于外部玻璃液高温受到损伤的概率。低外壳体由于外部玻璃液高温受到损伤的概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能高效的双排鼓泡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玻璃生产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节能高效的双排鼓泡器。

技术介绍

[0002]玻璃是非晶无机非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透明性和化学稳定性,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如各种玻璃器皿、餐具、杯、盘、碟等玻璃日用品和装饰品;制作精巧的艺术玻璃、花瓶、人造玻璃宝石;以及极为普遍的灯泡、灯管、显示器等。在玻璃生产的领域中,经常会出现玻璃制造材料石英颗粒未充分溶解,从而使生产出来的玻璃板面上出现未溶化好的石英颗粒,影响板面质量;也容易在制造的过程中的玻璃溶液中留有细小气泡,进而使玻璃质量降低。
[0003]在玻璃生产的过程中,经常会使用到鼓泡器。鼓泡器可以使气体进入玻璃液中而改变溶窖内玻璃液流动的循环,鼓泡器中吹出的气泡带动玻璃熔液,使玻璃溶液更加充分的溶解。鼓泡器顶端的鼓泡头冒出的旗袍可以带动玻璃溶液中的细小气泡更快的向上方排出,并溢出表面。
[0004]参照授权公告号为CN204737879U的中国技术专利,该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单孔、水冷鼓泡器。一种单孔、水冷鼓泡器包括有鼓泡头、鼓泡器外壁、鼓泡器内管和进气管。鼓泡器内管的内表面套装设置有进气管。鼓泡器外壁顶端一体化设置有鼓泡头。鼓泡头内壁一体化连接有进气管,进气管为一中空的柱状体。在使用时将鼓泡器从熔窖底部插入工作环境在1100℃至1350℃的玻璃溶液底部中,为保证鼓泡器的使用寿命,鼓泡器的设计有水冷的方式使冷却液对鼓泡器进行降温。鼓泡器在玻璃液底部以一定频率产生固定大小的气泡产生的气泡。在玻璃液高温下体积迅速膨胀 ,同时在浮力作用下从玻璃液底部向上浮出,固定大小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吸收玻璃液中的微气泡,将玻璃液里 不能靠自身浮力排出的微小气泡带出达到消泡的目的。
[0005]针对上述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发现鼓泡器在工作时外部温度为1100℃至1350℃,且鼓泡器外壁与玻璃液接触的部分主要有碳钢组成,碳钢在1100℃至1350℃的温度环境下会发生氧化反应,且碳钢的氧化反应会在环境温度处于1100℃至1350℃范围时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而鼓泡器外玻璃液的温度随高度的增加逐渐增高,一方面鼓泡器内管在冷却液的作用下与鼓泡器外壁之间具有温度差,另一方面鼓泡器外壁随高度的增加温度也不一致,并在鼓泡器外壁顶部处达到最高温度,从而使得鼓泡器外壁易发生破裂,这种情况再鼓泡器外壁靠近顶部位置处更易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节能高效的双排鼓泡器结构,具有降低鼓泡器在使用的过程中鼓泡器头部鼓泡头发生形变而使冷却液流出概率的问题。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节能高效的双排鼓泡器结构组件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内部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安装腔;内分水管,沿所述外壳体长度方向的所
述安装腔中,且与所述外壳体底部固定连接;进气管,设置在所述内分水管中,能接收并输送外界输入的气体;鼓泡头,设置在所述外壳体顶部和外壳体连接,所述鼓泡头中央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突出连接在输气管上,所述输气管用于接收所述进气管输出气体;外分水管,滑动套设在内分水管外侧壁上,所述外分水管最顶部在竖直方向上位于所述外壳体中部位置处;其中,所述外分水管外侧壁和所述外壳体内侧壁之间区域为下出水通道,下出水口和外壳体外侧壁连接处设置出水口,使冷却液从出水口流出;所述内分水管外侧壁、所述外壳体内侧壁和所述鼓泡头之间区域为上出水通道,所述进气管外侧壁和所述内分水管内侧壁之间设置有上进水通道和下进水通道,下进水通道连接外壳体外侧壁底部连接处设置有功冷却液流入的进水口;所述上进水通道在竖直方向上位于所述外分水管最顶部上方,所述下进水通道位于所述外分水管最顶部下方的下进水通道;调节组件,设置在所述外分水管顶部位置处,所述调节组件在所述外分水管移动至最高行程位置处时,连通所述上进水通道和所述下进水通道以及连通所述上出水通道和所述下出水通道,同时关闭所述下进水通道和所述下出水通道的连通;所述调节组件在所述外分水管移动至最低行程外置处时,连通所述下进水通道和所述下出水通道,同时关闭所述上进水通道和所述下进水通道之间的连通以及所述上出水通道和所述下出水通道之间的连通;控制组件,设置在所述外壳体上,用于在所述外壳体顶部完好时使所述外分水管保持在最高行程位置处,在所述外壳体顶部产生破裂时控制组件带动所述外分水管移动至最低行程位置处。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外壳体顶部完好时,控制组件使得外分水管处于最高行程位置处,此时调节组件连通上进水通道和下进水通道以及上出水通道和下出水通道,冷却液由下进水口进入下进水通道中,并沿下进水通道依次流过上进水通道、上出水通道和下出水通道,最终由下出水通道排出。在这个过程中,冷却液流通经过下进水通道和上进水通道后,沿上出水通道和下出水通道对外壳体进行冷却,从而降低外壳体由于外部玻璃液高温受到损伤的概率。
[0008]在外壳体顶部破裂时,控制组件使得外分水管处于最低行程处,此时调节组件连通下进水口和下出水口,对上方上进水口和上出水口进行阻断,冷却液由下进水口进入下进水通道中,并沿下进水通道流入下出水通道中,最终由下出水通道排出。在这个过程中,冷却液流通经过下进水通道,从下出水通道流出,使冷却液不在经过外壳体上端破裂位置,降低外壳体头部破裂时发生的冷却液流入玻璃液中的概率。
[0009]通过控制组件和调节组件的设置,可以在外壳体头部发生破裂时调节组件设置,使控制组件带动调节组件向外分水管下方最低行程位置处移动,对外壳体上方上进水口和上出水口进行阻断,使冷却液不再向外壳体上端破裂处移动,从而使冷却液依然可以在外壳体内部进行流动,进而可以继续对外壳体外部进行冷却,在不大范围影响外壳体使用的同时,减少冷却液向外部流出影响玻璃液质量的概率。
[0010]可选地,调节组件包括:第一孔板,固定连接在所述外分水管顶部位置处,所述第一孔板上开设有供所述进气管穿过的第一让位孔,能岁所述外分水管移动,所述内分水管侧壁开设有供所述第一孔板沿竖直方向滑动的滑移槽,其中所述滑移槽的竖直距离外所述外分水管移动行程;第二孔板,固定连接在所述内分水管外侧壁上低于所述第一孔板位置处,所述第一孔板、所述第二孔板、所述进气管和所述内分水管之间区域为内调节腔,所述第一孔板、所述第二孔板、所述内分水管和所述外壳体之间区域为外调节腔;所述第一孔板
上开设有用于连通内调节腔和上进水通道的上进水孔和用于连通上出水通道和外调节腔的上出水孔,所述第二孔板上开设有用于连通下进水通道和内调节腔的下进水孔和用于连通外调节腔和下出水通道的下出水孔,所述上出水孔和所述下出水孔错位设置,所述上进水孔和所述下进水孔错位设置;其中,所述内分水管侧壁开设有位于第二孔板下方的内通水孔,所述外分水管侧壁开设有位于所述第一孔板下方的外通水孔,所述外分水管处于最高行程位置处时,所属内通水孔和所述外通水孔错位设置,所述外分水管处于最低行程位置处时,所述内筒谁孔和外通水孔连通。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外分水管移动至最高行程位置处时,第一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高效的双排鼓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1),所述外壳体(1)内部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安装腔;内分水管(2),沿所述外壳体(1)长度方向的所述安装腔中,且与所述外壳体(1)底部固定连接;进气管(3),设置在所述内分水管(2)中,能接收并输送外界输入的气体;鼓泡头(4),设置在所述外壳体(1)顶部和外壳体(1)连接,所述鼓泡头(4)上开设有第一通孔(41),所述第一通孔(41)处连通有用于接收所述进气管(3)输出气体的输气管(42);外分水管(5),滑动套设在内分水管(2)外侧壁上,所述外分水管(5)最顶部在竖直方向上位于所述外壳体(1)中部位置处;其中,所述外分水管(5)外侧壁和所述外壳体(1)内侧壁之间区域为下出水通道(15),下出水通道(15)和外壳体(1)外侧壁连接处设置出水口(12),使冷却液从出水口(12)流出;所述内分水管(2)外侧壁、所述外壳体(1)内侧壁和所述鼓泡头(4)之间区域为上出水通道(13),所述进气管(3)外侧壁和所述内分水管(2)内侧壁之间设置有上进水通道(14)和下进水通道(11),下进水通道(11)连接外壳体(1)外侧壁底部连接处设置有功冷却液流入的进水口(16);所述上进水通道(14)在竖直方向上位于所述外分水管(5)最顶部上方,所述下进水通道(11)位于所述外分水管(5)最顶部下方;调节组件(6),设置在所述外分水管(5)顶部位置处,所述调节组件(6)在所述外分水管(5)移动至最高行程位置处时,连通所述上进水通道(14)和所述下进水通道(11)以及连通所述上出水通道(13)和所述下出水通道(15),同时关闭所述下进水通道(11)和所述下出水通道(15)的连通;所述调节组件(6)在所述外分水管(5)移动至最低行程外置处时,连通所述下进水通道(11)和所述下出水通道(15),同时关闭所述上进水通道(14)和所述下进水通道(11)之间的连通以及所述上出水通道(13)和所述下出水通道(15)之间的连通;控制组件(7),设置在所述外壳体(1)上,用于在所述外壳体(1)顶部完好时使所述外分水管(5)保持在最高行程位置处,在所述外壳体(1)顶部产生破裂时控制组件(7)带动所述外分水管(5)移动至最低行程位置处。2.根据权利1要求所述一种节能高效的双排鼓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6)包括:第一孔板(61),固定连接在所述外分水管(5)顶部位置处,所述第一孔板(61)上开设有供所述进气管(3)穿过的所述第一让位孔(611),能随所述外分水管(5)移动,所述内分水管(2)侧壁开设有供所述第一孔板(61)沿竖直方向滑动的滑移槽(612),其中所述滑移槽(612)的竖直距离为所述外分水管(5)移动行程;第二孔板(62),固定连接在所述内分水管(2)外侧壁上低于所述第一孔板(61)位置处,所述第一孔板(61)、所述第二孔板(62)、所述进气管(3)和所述内分水管(2)之间区域为内调节腔(63),所述第一孔板(61)、所述第二孔板(62)、所述内分水管(2)和所述外壳体(1)之间区域为外调节腔(64);所述第一孔板(61)上开设有用于连通内调节腔(63)和上进水通道(14)的上进水孔(613)和用于连通上出水通道(13)和外调节腔(64)的上出水孔(621),所述第二孔板(62)上开设有用于连通下进水通道(11)和内调节腔(63)的下进水孔(614)和用于连通外调节腔(64)和下出水通道(15)的下出水孔(622),所述上出水孔(621)和所述下出水孔(622)错位
设置,所述上进水孔(613)和所述下进水孔(614)错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鹏左泽方郑良金刘尧龙谭继珍管青龙张杰朱家华黄艳青于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