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路路通多酚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903917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0 11: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路路通多酚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S1、将麦芽糊精与阿拉伯树胶混合均匀,然后加水溶解,获得壁材溶液;S2、向壁材溶液中加入路路通多酚,再加入单硬脂酸甘油脂,搅拌处理,获得乳液;S3、对乳液进行喷雾干燥处理,即得所述路路通多酚微胶囊。本发明专利技术研究发现路路通醇提物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多酚类成分具抗菌、抑制透明质酸酶、抗炎、抗过敏、抗氧化活性,是治疗感染性荨麻疹主要活性物质;采用路路通醇提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作为活性成分,使制得的微囊具有抗感染性荨麻疹的作用,且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路路通治疗感染性荨麻疹有效部位微囊化方法,使其具较好水溶性,避免遭受胃酸的侵袭,达到定点在小肠内充分释放的效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路路通多酚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路路通多酚微囊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0002]中药路路通是金缕梅科植物枫香树(Liquidambar formosana Hance)的干燥成熟果序,《中华本草》中记载其可用于治疗荨麻疹、风疹、过敏性鼻炎等因为过敏反应而导致的炎症性疾病。
[0003]目前医学界认为控制感染,抑制体内补体和抗体的产生,降低循环免疫复合物水平;抑制组胺、缓激肽、白三烯、花生四烯酸等释放,减少过敏反应介质的生成对治疗感染性荨麻疹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感染引发荨麻疹的发病机制复杂多样,因此针对其治疗的药物本身不但需要同时满足多项治疗指标,而且需要药物剂型在溶解度、生物利用度、细胞毒性、靶向性、生物相容性、缓控释性等各方面达到要求才能更好地发挥药物疗效。
[0004]微囊化技术原理是将目的成分(气态、液态、固态)等包埋在一个微米计量的微型胶囊内,通过一定的条件将目的成分有效精准地释放到特定位置,使其具缓释能力和靶向性,控制物料进出而更高效地发挥功能。微囊制备物理法常见的有喷雾干燥法、乳化剂蒸发法等。乳化溶剂蒸发法是一种目标溶液蒸发冷却,以液滴的形式分散在另一种互不相溶的溶液中所构成的油包水或者水包油型,此方法成本低,包埋率高,但是在蒸发过程中温度过高容易导致药物失活,过低不能很好地蒸发掉有机溶剂,使得包埋率下降。喷雾干燥法是使用最多、最经济的方法,此法将需要被包埋的物料先分散于包敷材料的稀溶液中,使用带泵仪器将混合液送到雾化器中雾化,迅速蒸发溶剂析出所需要的包埋产物,生产出来的药物包埋产品外观质量较优,符合良好的药用要求。
[0005]微胶囊给药的缓释功能有着巨大的优势,安全用药的同时也能给患者服药带来巨大的便利,微囊化可以改变药物本身的极性,使其更易被人体吸收,也可以使药物具缓释功能,能更有效地到达作用位点再进行释放,延长了体内存留时间,可充分发挥其作用。但是,目前还未有见有效提取出路路通中的有效成分并微胶囊化的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将路路通活性成分微囊化的路路通多酚微囊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路路通多酚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
[0008]S1、将麦芽糊精与阿拉伯树胶混合均匀,然后加水溶解,获得壁材溶液;
[0009]S2、向壁材溶液中加入路路通多酚,再加入单硬脂酸甘油脂,搅拌处理,获得乳液;
[0010]S3、对乳液进行喷雾干燥处理,即得所述路路通多酚微胶囊。
[0011]进一步地,步骤S1中,麦芽糊精与阿拉伯树胶的质量比为1:1,壁材溶液的浓度为10~20%。
[0012]进一步地,步骤S2中,单硬脂酸甘油脂的加入量为使单硬脂酸甘油脂的浓度达到
1%。
[0013]进一步地,步骤S2中,路路通多酚为芯材,麦芽糊精和阿拉伯树胶为壁材,芯壁质量比为1:15~1:25,搅拌处理的转速为800rpm,时间为12h。
[0014]进一步地,步骤S2中,喷雾干燥处理的进风温度为180~200℃。
[0015]进一步地,所述路路通多酚是以路路通粉末为原料,先用乙醇提取,再用乙酸乙酯萃取的所得物。
[0016]进一步地,所述路路通多酚的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0017](1)取路路通粉末,加入95%乙醇于水浴锅中加热回流提取,得到乙醇提取液,过滤后减压回收乙醇,得到乙醇粗浸膏;
[0018](2)将乙醇粗浸膏用蒸馏水混悬,然后依次用石油醚、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正丁醇进行萃取,取乙酸乙酯层,然后减压回收乙酸乙酯,得到乙酸乙酯萃取物,即为所述路路通多酚。
[001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路路通多酚微胶囊,按上述制备方法制备而成。
[002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上述路路通多酚微胶囊在制备抑制透明质酸酶药物或抗炎药物或抗过敏药物或抗氧化活性药物或治疗感染性荨麻疹药物中的应用。
[002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0022]本专利技术制备出的路路通多酚微胶囊形态佳,流动性好,无结块,并带有一股特殊的芳香气味。微胶囊在溶解度、生物利用度、靶向性、生物相容性、缓控释性等方面都达到了治疗感染性荨麻疹口服药物的要求。
[0023]本专利技术研究发现路路通醇提物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多酚类成分具抗菌、抑制透明质酸酶、抗炎、抗过敏、抗氧化活性,是治疗感染性荨麻疹主要活性物质。本专利技术采用路路通醇提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作为活性成分,使制得的微囊具有抗感染性荨麻疹的作用,并且通过本专利技术路路通治疗感染性荨麻疹有效部位微囊化方法,使其具较好水溶性,避免遭受胃酸的侵袭,达到定点在小肠内充分释放的效果,同时具缓释稳定性高和有效成分利用率高的优点,可有效降低使用剂量和毒副作用。本专利技术制备工艺简单,自动化程度高,易于扩大生产,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没食子酸标准曲线;
[0025]图2为三氯化铁定性照片;
[0026]图3为路路通多酚微胶囊扫描电镜下的形态结构图;
[0027]图4为路路通多酚微胶囊的红外图谱;
[0028]图5为路路通多酚微胶囊的粒径分布图;
[0029]图6为路路通多酚微胶囊的体外释放状态图;
[0030]图7为路路通多酚微胶囊的DPPH清除率测定结果图;
[0031]图8为路路通多酚微胶囊的OH

清除率测定结果图;
[0032]图9为壁材浓度对包埋率的影响图;
[0033]图10为芯壁比对包埋率的影响图;
[0034]图11为进风温度对包埋率的影响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出进一步清楚详细的描述说明。如无特殊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用原料均为市售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获得的原料;如无特殊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用方法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掌握的方法。
[0036]实施例1
[0037]路路通多酚的制备
[0038](1)取过60目筛的路路通粉末,加入十倍量的95%乙醇于水浴锅中加热回流提取三次(1.5h/次),将3次乙醇提取液合并后过滤,再减压回收乙醇,得到乙醇粗浸膏;
[0039](2)取乙醇粗浸膏,用两倍质量的蒸馏水混悬,然后依次用等体积的石油醚、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正丁醇进行萃取,然后取石油醚层、二氯甲烷层、乙酸乙酯层、正丁醇层、水层,分别减压回收溶剂,得到石油醚萃取物(收率2.39%)、二氯甲烷萃取物(收率2.88%)、乙酸乙酯萃取物(收率
[0040]1.14%)、正丁醇萃取物(收率1.09%)和水萃取物(收率0.37%),其中的乙酸乙酯萃取物,即为所述路路通多酚。
[0041]实施例2
[0042]路路通多酚乙酸乙酯萃取物的酚酸定性实验
[0043]2.1标准曲线制作
[0044]路路通乙酸乙酯部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路路通多酚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将麦芽糊精与阿拉伯树胶混合均匀,然后加水溶解,获得壁材溶液;S2、向壁材溶液中加入路路通多酚,再加入单硬脂酸甘油脂,搅拌处理,获得乳液;S3、对乳液进行喷雾干燥处理,即得所述路路通多酚微胶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路通多酚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麦芽糊精与阿拉伯树胶的质量比为1:1,壁材溶液的浓度为10~20%。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路通多酚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单硬脂酸甘油脂的加入量为使单硬脂酸甘油脂的浓度达到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路通多酚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路路通多酚为芯材,麦芽糊精和阿拉伯树胶为壁材,芯壁质量比为1:15~1:25,搅拌处理的转速为800rpm,时间为12h。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路通多酚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海萍汪维云陈慧龙任凯郭峰杨恩东刘静孙冬冬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