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纱装置及具有其的自动卸筒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03909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0 11: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送纱装置及具有其的自动卸筒系统,送纱装置用于将用于承载原丝筒的运输车运送至卸筒装置上,送纱装置包括:移动机构,移动机构包括移动组件和抓取组件,以通过抓取组件抓取运输车,抓取组件与移动组件连接,移动组件的至少部分可移动地设置,以带动抓取组件运动;输送机构,输送机构的至少部分与卸筒装置相对设置,输送机构包括输送带,抓取组件将运输车转移至输送带上,输送带可运动地设置,以将运输车运输至与卸筒装置相对的待卸筒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玻璃纤维原丝的输送效率低的问题。原丝的输送效率低的问题。原丝的输送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送纱装置及具有其的自动卸筒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玻璃纤维原丝生产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送纱装置及具有其的自动卸筒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玻璃纤维短切原丝毡又简称短切毡,它由玻璃纤维原丝短切成50mm左右长度后,无定向地均匀分布,经聚酯粉末、聚酯乳液粘结剂粘结而成的无碱或中碱玻璃纤维纺织制品,短切毡为一种增强材料。
[0003]在玻璃纤维短切原丝毡的生产过程中,需将玻璃纤维原丝输送至纱架上,目前,玻璃纤维原丝由原丝小车装载,需人工将原丝小车推到卸筒装置处卸筒,员工劳动强度大,且输送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送纱装置及具有其的自动卸筒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玻璃纤维原丝的输送效率低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送纱装置,用于将用于承载原丝筒的运输车运送至卸筒装置上,送纱装置包括:移动机构,移动机构包括移动组件和抓取组件,以通过抓取组件抓取运输车,抓取组件与移动组件连接,移动组件的至少部分可移动地设置,以带动抓取组件运动;输送机构,输送机构的至少部分与卸筒装置相对设置,输送机构包括输送带,抓取组件将运输车转移至输送带上,输送带可运动地设置,以将运输车运输至与卸筒装置相对的待卸筒位置。
[0006]进一步地,送纱装置还包括:转动机构,转动机构包括转动盘,输送机构与转动盘连接,转动盘可转动地设置,以带动输送机构的至少部分转动。
[0007]进一步地,输送机构包括多个输送组件,各个输送组件均包括底托和输送带,输送带可运动地绕设在底托上,输送组件为多个,多个输送组件分为多组输送分组,各组输送分组均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输送组件,多组输送分组沿输送带的输送方向间隔设置;其中,多组输送分组中的至少一组输送分组与转动盘连接。
[0008]进一步地,转动盘为多个,各个转动盘均可转动地设置,多个转动盘与多组输送分组一一对应地设置。
[0009]进一步地,转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组件,第一驱动组件与转动盘驱动连接,以驱动转动盘转动。
[0010]进一步地,第一驱动组件和输送组件的分布方向与各组输送分组的两个输送组件的分布方向相同;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部件和第一驱动轮,第一驱动部件与第一驱动轮驱动连接,第一驱动轮与转动盘传动连接,以使第一驱动轮带动转动盘转动;其中,与转动盘连接的各个输送组件均位于转动盘的外周面所在的环形面的内侧。
[0011]进一步地,输送机构包括:底托,用于安装在支撑基面上,输送带可运动地绕设在
底托上;第一检测部件,第一检测部件设置在底托上,第一检测部件用于检测运输车在输送带上的位置,以根据第一检测部件的检测结果控制输送带的启停。
[0012]进一步地,第一检测部件为多个,多个第一检测部件分为两组第一检测组;沿输送带的输送方向,两组第一检测组分别设置在底托的两端。
[0013]进一步地,底托和输送带均为多个,多个底托和多个输送带一一对应地设置;其中,第一检测部件为多个,各个底托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检测部件。
[0014]进一步地,移动组件包括:支撑架;第一移动导轨,第一移动导轨设置在支撑架的顶部;第二移动组件,第二移动组件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一移动导轨上,第二移动组件包括第二移动导轨,抓取组件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二移动导轨上;抓取组件包括伸缩结构和夹持结构,伸缩结构与夹持结构连接,伸缩结构可伸缩地设置,以带动夹持结构运动;抓取组件还包括第二检测部件,第二检测部件安装在夹持结构上,第二检测部件用于检测夹持结构的位置,第二检测部件与伸缩结构连接,以在夹持结构运动至预定位置处时,根据第二检测部件的检测结果控制伸缩结构的启停。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自动卸筒系统,包括上述的送纱装置,卸筒装置,送纱装置用于将运输车输送至与卸筒装置相对的待卸筒位置,以使卸筒装置对运输车上的原丝筒进行卸筒操作。
[0016]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送纱装置,用于将用于承载原丝筒的运输车运送至卸筒装置上,原丝筒用于缠绕玻璃纤维原丝,送纱装置包括:移动机构,移动机构包括移动组件和抓取组件,以通过抓取组件抓取运输车,抓取组件与移动组件连接,移动组件的至少部分可移动地设置,以带动抓取组件运动;输送机构,输送机构的至少部分与卸筒装置相对设置,输送机构包括输送带,抓取组件将运输车转移至输送带上,输送带可运动地设置,以将运输车运输至与卸筒装置相对的待卸筒位置。通过上述设置,采用移动机构和输送机构即可完成将运输车移动至待卸筒位置处,无需人工将运输车推动至卸筒装置处进行卸筒操作,实现了运输车的自动化运输,提升了玻璃纤维原丝的输送效率。
附图说明
[0017]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8]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送纱装置的实施例的移动机构的安装在支撑架上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示出了根据图1的移动机构的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0020]图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送纱装置的移动机构的正视图;
[0021]图4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送纱装置的移动机构的侧视图;
[0022]图5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送纱装置的移动机构的俯视图;
[0023]图6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送纱装置的移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7示出了根据图6的移动机构的B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0025]图8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送纱装置的第三检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9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送纱装置的控制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10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送纱装置的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8]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0029]100、运输车;10、移动机构;11、移动组件;12、抓取组件;110、支撑架;1101、横梁;111、第一移动导轨;112、第二移动组件;1120、第二移动导轨;1121、安装部件;1122、安装板;120、伸缩结构;1201、第一伸缩部件;1202、第二伸缩部件;121、夹持结构;1210、吊钩;1211、吸盘;1212、连接部件;1220、第一检测安装件;122、第二检测部件;13、第二驱动组件;131、第二驱动部件;132、齿条;133、第一传动轮;134、第一传动杆;14、第三驱动组件;140、第三驱动部件;141、安装箱;142、第二传动杆;143、第二传动带;144、第三传动轮;15、线性轴承;16、报警灯;
[0030]20、输送机构;21、输送带;2、输送组件;22、底托;200、输送分组;23、第一检测部件;201、第一检测组;
[0031]30、转动机构;31、转动盘;32、第一驱动组件;320、第一驱动部件;321、第一驱动轮;40、第三检测组件;41、第二检测安装件;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送纱装置,用于将用于承载原丝筒的运输车(100)运送至卸筒装置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纱装置包括:移动机构(10),所述移动机构(10)包括移动组件(11)和抓取组件(12),以通过所述抓取组件(12)抓取所述运输车(100),所述抓取组件(12)与所述移动组件(11)连接,所述移动组件(11)的至少部分可移动地设置,以带动所述抓取组件(12)运动;输送机构(20),所述输送机构(20)的至少部分与所述卸筒装置相对设置,所述输送机构(20)包括输送带(21),所述抓取组件(12)将所述运输车(100)转移至所述输送带(21)上,所述输送带(21)可运动地设置,以将所述运输车(100)运输至与所述卸筒装置相对的待卸筒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纱装置还包括:转动机构(30),所述转动机构(30)包括转动盘(31),所述输送机构(20)与所述转动盘(31)连接,所述转动盘(31)可转动地设置,以带动所述输送机构(20)的至少部分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送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20)包括多个输送组件(2),各个所述输送组件(2)均包括底托(22)和所述输送带(21),所述输送带(21)可运动地绕设在所述底托(22)上,所述输送组件(2)为多个,多个所述输送组件(2)分为多组输送分组(200),各组所述输送分组(200)均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输送组件(2),多组所述输送分组(200)沿所述输送带(21)的输送方向间隔设置;其中,多组所述输送分组(200)中的至少一组所述输送分组(200)与所述转动盘(31)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送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盘(31)为多个,各个所述转动盘(31)均可转动地设置,多个所述转动盘(31)与多组所述输送分组(200)一一对应地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送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30)包括:第一驱动组件(32),所述第一驱动组件(32)与所述转动盘(31)驱动连接,以驱动所述转动盘(31)转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送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32)和所述输送组件(2)的分布方向与各组所述输送分组(200)的两个所述输送组件(2)的分布方向相同;所述第一驱动组件(32)包括:第一驱动部件(320)和第一驱动轮(321),所述第一驱动部件(320)与所述第一驱动轮(321)驱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轮(321)与所述转动盘(31)传动连接,以使所述第一驱动轮(321)带动所述转动盘(31)转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国明周志靖王旭陆洪良裴梦健沈春飞
申请(专利权)人:巨石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